雍茂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进展的研究
- 该文研究了荣昌猪瘦肉型品系0-5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进展,具体包括繁殖性状(N=270)、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N=220)、肥育性状(N=192)、胴体性状(N=190)及肉质性状(N=170)等五个方面.将各性状资料...
- 雍茂龙
- 关键词: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进展
- 文献传递
- 现代农场的古老食品——奶
- 2000年
- 雍茂龙
- 关键词:食品乳制品营养作用综合利用
- 烟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
- 1993年
- 以熏材和熏制时间为二因素进行三次重复试验.熏材包括玉米芯(Zea Mays L.)、榕树(Ficus microcarpal)、杉木锯末(Sawdust)三个水平.熏制时间包括4小时、10小时、16小时三个水平,以烘烤作对照组.据感官评定、细菌总数、过氧化物值的测定综合表明:熏烟组优于烘烤组,玉米芯、榕树组优于锯末组;玉米芯和榕树组效果基本一致;熏烟时间10小时优于4小时,16小量.
- 雍茂龙
- 关键词:烟熏抗氧化效果脂肪氧化熏制品蛋白质分解
- 荣Ⅲ系猪肥育性能的选育研究
- 1995年
- 荣昌猪导入丹系长白猪(Iandrace)血缘后,经过四个世代的继代选育,使荣Ⅲ系猪的肥育性能得到显著地提高。日增重由零世代450克/日增加到587克,增加23.34%;肥育结束日龄由234.9天减少到190天,减少16.56%;料肉比由1:4.17下降到1:3.41,下降18.33%;胴体瘦肉率由51.73%,提高到54.42%,提高4.94%,眼肌面积由21.89cm^2增加到24.65cm^2,增加11.20%;后腿比例由30.04%增加到31.54%,增长4.70%;三点均膘由2.64cm,下降到2.20cm,下降16.67%。各项肉质指标与原种荣昌猪相比,差异不照著,表明导血选育保持了荣昌猪肉质优良的特点。
- 蒋必光龙世发雍茂龙郭忠义
- 关键词:荣昌猪杂交导入杂交选择育种育肥性能
- 猪的选种方法概述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种选种方法的产生及其应用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猪的自然选择逐步为人工选择所替代。而数学、统计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 ,带动了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猪的表型选择、遗传参数的应用、指数选择、BLUP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选种方法相继问世 ,并在猪育种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中 ,各种选育方法各有特点 ,但其本质是一致的 ,即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基本个体。因此 ,选种方法的发展趋势将由表观转向微观 ,由间接选择转向直接选择 。
- 雍茂龙
- 关键词:选种方法表型选择BLUP法
- 全文增补中
- 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测被引量:1
- 1997年
-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G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数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产仔数与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仔数问的遗传相关分别是0.77、0.74、0.67、0.48、0.44;断奶窝重与所有繁殖性状间都存在着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 王金勇龙世发郭宗义雍茂龙李学伟蒋必光
- 关键词:遗传力繁殖性状
- 猪的基因定位与转移
- 1996年
- 自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来,人们已逐步揭开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在于控制性状的DNA片段的多态性。要对DNA片段加以识别和利用,必须进行基因定位和转移。本文就近年来猪基因定位与转移的方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1 猪的基因定位 1.1 方法 1.1.1 家系分析法:此法是为了确定两个基因座位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通过鉴定子代中出现的重组和非重组类型,并用优势对数法检测两个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便可将某一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上。如Fries(1983)利用此法成功地将猪的G血型基因定位于15号染色体上,利用氟烷敏感性位点(Hal)定位A—O抑制基因(S)等已取得一定进展(Archibad,1985)。 1.1.2 体细胞杂种定位法:此法的基本条件是要获得核型相对稳定和一致的体细胞杂种克隆。用此法可进行同线性测定和基因的区域定位。
- 雍茂龙徐顺来
- 关键词:基因定位基因转移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