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病毒
  • 2篇毒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炎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肌炎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心肌炎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保护
  • 1篇血管内皮
  • 1篇养心
  • 1篇养心胶囊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原花青素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雷雪明
  • 4篇周亚滨
  • 3篇董波
  • 3篇于晗
  • 3篇彭莹
  • 2篇孙允东
  • 2篇王凤
  • 2篇于庆涛
  • 2篇刘娟
  • 2篇齐眉
  • 2篇唐伟
  • 1篇宋莉莉
  • 1篇张月辉
  • 1篇钟丽红
  • 1篇张晓梅
  • 1篇程轶喆
  • 1篇傅增泮
  • 1篇李树英
  • 1篇王晓燕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宋莉莉雷雪明王凤张月辉于庆涛周亚滨傅增泮董波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原花青素对脂多糖引起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AS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雷雪明
关键词:原花青素类脂多糖类血管保护
文献传递
祛毒养心冲剂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祛毒养心冲剂对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组、药物组,每组20只。后两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CVB3)液,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液。药物组于接种病毒后24 h灌胃给予祛毒养心冲剂。21 d后,处死所有小鼠并取其心脏。进行心肌病理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mRAN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病毒组相比,应用祛毒养心冲剂治疗后,小鼠心肌组织病变积分显著下降(P<0.05),心肌组织中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毒养心冲剂对VMC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IL-6在心脏中的表达而实现的。
王凤钟丽红周亚滨于庆涛唐伟雷雪明彭莹于晗董波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白细胞介素-6
人巨细胞病毒对兔平滑肌细胞LOX-1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了解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兔平滑肌细胞(SMC)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HCMV ADl69株感染的兔SMC中LOX-1的表达。结果HCMV感染兔SMC后,LOX-1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HCMV可引起兔SMC中LOX-1的表达上调,这可能是HCMV参与AS的机制之一。
雷雪明李树英董波彭莹唐伟齐眉刘娟孙允东于晗周亚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受体脂蛋白平滑肌细胞
荧光巨细胞病毒的构建及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巨细胞病毒Towne株,检测其活性,研究其在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PHM673质粒扩增纯化,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原代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获得重组病毒GFP-HCMV,采用空斑法纯化重组病毒,采用PCR法鉴定,获得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巨细胞病毒。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进行干预,检测重组病毒荧光表达强度与药物浓度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巨细胞病毒,荧光病毒的活性与原始病毒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繁殖并没有受到影响。重组病毒的荧光表达强度与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抑制病毒的效价有关。结论该荧光病毒可以作为研究病毒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筛选的新型工具。
彭莹张晓梅雷雪明程轶喆孙允东刘娟于晗齐眉王晓燕周亚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