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鳞片状锌粉防腐涂料的研制
- 本文主要研究了针对海洋大气环境的重防腐涂料的研制与表征。以鳞片状锌粉为牺牲阳极材料、环氧树脂以及正硅酸乙酯为成膜物质,制备鳞片状锌粉防腐涂料,采用渗透率法测定了涂层的临界颜料体积,并通过对硬度、耐磨性、附着力、抗冲击性、...
- 韩凤俊
- 关键词:环氧树脂正硅酸乙酯防腐涂料
- 文献传递
- 超细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骨折内固定器的加工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制备分散性良好的超细 β 磷酸三钙 ( β TCP) 聚 L 乳酸 (PLLA)复合材料及新型可吸收骨折内固定器。 方法 :通过研磨方法制备 β TCP超细粒子 ,用一缩二乙二醇作分散剂研磨 β TCP后 ,再将 β TCP与PLLA超声混合 ,制得复合材料 ,经注塑加工制成可吸收骨钉 ,并采用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与结论 :用一缩二乙二醇作分散剂研磨 β TCP后再经超声混合 ,可以使 β TCP超细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 ,粒子大小仅为 3 0 0nm左右 ,β TCP与PLLA基体之间结合良好。超细 β TCP PLLA复合材料可加工成可吸收骨钉 ,弯曲强度达到 10 0MPa左右 。
- 邹俊李新松哈涌泉韩凤俊
- 关键词:复合材料骨折内固定器
- 红外隐身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红外隐身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在工业中使用,能有效避免传统的先刷防腐漆后刷红外隐身漆的二次涂刷工艺,省时省力,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该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铟锡氧化物10~25%,鳞片状锌粉20~40%,滑石粉3~...
- 周钰明韩凤俊汪小舟
- 文献传递
- 鳞片状锌粉防腐蚀涂料的研制被引量:19
- 2006年
- 以鳞片状锌粉为牺牲阳极材料,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鳞片状锌粉防腐蚀涂料。采用渗透率法测定了涂层的临界颜料体积,通过对硬度、耐磨性、附着力、抗冲击性、柔韧性以及耐盐雾性能的测试,表征了涂层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阐述了鳞片状锌粉填料与涂层腐蚀性能优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鳞片状锌粉为填料的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颜料体积浓度(PVC)在30%~35%之间时,制得的涂层综合性能较好,防腐蚀性能最佳。
- 韩凤俊周钰明汪小舟
- 关键词: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
- 胶原-In2O3纳米复合红外低发射率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本文用液-液分散法制备胶原-In2O3纳米粒子复合物.以胶原-In2O3纳米粒子复合物为颜料,环氧树脂为粘合剂,加入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等助剂,制得胶原-In2O3纳米复合红外低发射率涂料,并将涂料制成涂层.实验结果表...
- 江小舟周钰明韩凤俊薛学佳
- 关键词:隐身涂料红外探测
- 文献传递
- 纳米β-磷酸三钙在聚乳酸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β 磷酸三钙(β TCP),通过研磨获得纳米级粒子。采用机械搅拌混合、超声振荡混合、分散剂研磨后超声混合等3种方法,将纳米β TCP与聚乳酸混合制得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用一缩二乙二醇作分散剂研磨后,再经超声混合,可以使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纳米β TCP与聚乳酸基体之间结合良好,粒子大小仅为300nm左右。
- 邹俊李新松韩凤俊
- 关键词: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
- 胶原-In_2O_3纳米复合低红外发射率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用液一液分散法制备胶原-In2O3纳米粒子复合物。以胶原-In2O3纳米粒子复合物为颜料,环氧树脂为粘合剂,加入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等助剂,制得胶原-In2O3纳米复合红外低发射率涂料,并将涂料制成涂层。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临界颜料体积CPVC为0.473,涂层的红外发射率(1~22μm,8~14μm,3~5μm)为0.658~0.671,涂层耐温性为348℃,硬度、耐磨性、附着力等机械性能良好。
- 汪小舟周钰明韩凤俊薛学佳
- 关键词:胶原红外发射率涂料
- 红外隐身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红外隐身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在工业中使用,能有效避免传统的先刷防腐漆后刷红外隐身漆的二次涂刷工艺,省时省力,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该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铟锡氧化物10~25%,鳞片状锌粉20~40%,滑石粉3~...
- 周钰明韩凤俊汪小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