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瑾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阳市肺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刺烧针治疗寻常疣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寻常疣为临床常见皮肤疾患。多发于青少年。常见于手,足,指,(趾),头部和面部。皮损为针头至豆大灰色或正常肤色角质突起,表面粗糙或刺状,孤立,散在。部份病人有搔痒或压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围刺并烧针的方法治疗寻常疣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隆长泉马嘉瑾
- 关键词:围刺烧针寻常疣
- 拔罐后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拔罐后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取穴肺俞、天突、定喘、膻中穴,拔罐后穴位注射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本病22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能调节全身气血,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又有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 马嘉瑾隆长泉
- 针刺后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被引量:3
- 2006年
- 马嘉瑾隆长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针刺拔罐TDP照射
- 晚期癌症应慎用温热之剂——附145例晚期癌症舌象、脉象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中医药治疗晚期癌症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具有独特的疗效。从舌脉象和临床症状分析,气阴两虚是其正虚的根本。气虚是由阴精受损、化生不足所致。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内结是其邪实的主体。共为虚实挟杂之证。临床上对具有虚寒表象的患者用温热之剂后出现热象显现、病情加重是由于阴虚和邪实均易化热,温热之剂易伤阴助邪。现代研究具有抗癌作用的多非温热药,温热药可兴奋中枢,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从而提高癌痛患者对痛刺激的敏感性。
- 韩新平马嘉瑾
- 关键词:癌症舌象脉象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发作期,予以吸入沙关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同时内服补肾助阳平喘中药;缓解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调整减量吸入舒利迭TM维持治疗并按季节服中药。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近期疗效:31例中临床控制20例,显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远期疗效: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 马嘉瑾林艳华曹飞燕易丹
- 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温补肾阳平喘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2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患者给予口服扑尔敏,每次4mg,每天3次,连续2~3周;口服强的松片,每次20~30mg,每天1次,连续3~5天;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次250μg,每天2次,连续4周以上疗效显著者减量为每次125μg,每天1~2次,继续治疗,总疗程不少于3月。同期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次1mL,左右侧穴位交替,每周5次,疗程与西药疗程相同。通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 马嘉瑾孟学文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表面激素卡介菌多糖核酸
- 有关结核病中医文献回顾
- 2009年
- 笔者在学习中医文献过程中结合临床将有关结核病的论述按"病名"、"释名"、"病因病机"、"症候及辨证"、"治则"、"治法"、"方药"摘要回顾。
- 马嘉瑾吴曦
- 关键词:结核病中医文献
- 丹参红花浸液外搽配合TDP照射治疗肌内注射后硬结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浸液外搽配合TDP照射治疗肌内注射(肌注)后硬节的效果。方法对34例肌注后硬结患者采用中药丹参红花乙醇浸液局部外搽配合TDP照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局部肌注硬结完全消除,治愈率100.0%。结论该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结止痛功效,可消除肌注后硬结,
- 隆长泉马嘉瑾
- 关键词:硬结丹参红花
- 针灸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和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甚至经久不愈。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
- 马嘉瑾韩新平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疗效
- 针刺治疗链霉素毒副反应67例临床观察
- 1998年
- 马嘉瑾
- 关键词:针灸疗法链霉素副作用听力障碍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