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有祥

作品数:6 被引量:21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窥镜
  • 5篇窥镜
  • 5篇鼻内
  • 5篇鼻内窥镜
  • 3篇手术
  • 3篇鼻内窥镜下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1篇治疗鼻衄
  • 1篇中隔成形术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病变
  • 1篇数据收集
  • 1篇双径路
  • 1篇微波
  • 1篇微波凝固
  • 1篇息肉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马有祥
  • 5篇于德林
  • 1篇申燕
  • 1篇蓝志杰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耳鼻喉学报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治疗鼻衄
1996年
马有祥申燕
关键词:鼻衄内窥镜微波鼻部外科手术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0例体会被引量:14
1998年
马有祥于德林蓝志杰
关键词:鼻中隔成形术鼻内窥镜
鼻内窥镜双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被引量:18
1998年
于德林马有祥
关键词:上颌窦病变鼻内窥镜
鼻内窥镜下经鼻手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被引量:17
1998年
报告2例鼻内窥镜下经鼻手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结果表明鼻内窥镜检查结合轴位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经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切除闭锁组织彻底、鼻咽侧粘膜易于完整保留和利用、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并指出术后定期鼻内窥镜检查可及时去除创面肉芽和粘连,以保持后鼻孔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马有祥于德林
关键词:后鼻孔闭锁鼻内窥镜外科手术
内窥镜鼻窦手术12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4
2000年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 989~ 1 997年完成随访的 1 2 6 8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 1 2 6 8例中 1型 36 6例 (2 8 9% ) ,2型为 6 46例 (5 0 9% ) ,3型为 2 5 6例 (2 0 2 % )。其中 1 2 6 2例在局部麻醉辅以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 1 82例。术后随访 9~ 42个月 ,平均 1 5个月。结果  1型治愈率为93 7% ,2型治愈率为 81 6 % ,3型治愈率为 6 8 4 %。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 3%。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马有祥于德林邢志敏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
健康成人鼻声测量结果被引量:12
1997年
为探讨鼻限流节段即鼻瓣的部位,提供健康成人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和鼻腔容积(NCV)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应用丹麦产RH-2000型鼻声测量计对176名健康成人进行了测试。NMCA为0.55±0.13cm2(x±s,下同),距前鼻孔6.0cm处的NCV为7.16±1.82cm3,NMCA有82.7%位于下鼻甲前端,距前鼻孔的距离为2.22±0.35cm,17.3%位于鼻内孔,距前鼻孔的距离为0.79±0.25cm,表明鼻限流节段即鼻瓣位于鼻腔前部即鼻内孔至下鼻甲前端之间。男性NMCA和NCV均大于女性(P<0.05),两侧鼻腔间NMCA和NCV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60岁以上者NMCA和NCV显著增大(P<0.01,P<0.05)。鼻声测量法(AR)是一种利用声反射原理对鼻腔几何学进行测量的新方法,本文所提供的NMCA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应用AR客观评价鼻腔开放程度提供参考。
马有祥于德林
关键词:鼻腔数据收集测量法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