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宜茗

作品数:24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化疗
  • 4篇急性
  • 4篇骨髓
  • 4篇干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骨髓瘤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建设
  • 2篇血液
  • 2篇医院发展
  • 2篇通路

机构

  • 19篇厦门大学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厦门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龙岩市第一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骆宜茗
  • 8篇方志鸿
  • 7篇樊亚群
  • 6篇骆锦忠
  • 5篇徐兵
  • 4篇赵金涛
  • 4篇林刚曦
  • 4篇苏蕊
  • 4篇王思力
  • 4篇林志娟
  • 4篇周勇
  • 3篇谢泗停
  • 3篇陈玲
  • 3篇查洁
  • 2篇李志峰
  • 2篇吴谨准
  • 2篇黄耘
  • 2篇丁双凤
  • 2篇蔡成福
  • 2篇林涟凤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预防淋巴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预防淋巴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 36例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拉米夫定组)化疗同时及化疗期间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并持续至化疗结束后半年;对照组42例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未接受预防性拉米夫定治疗.对2组患者HBV病毒激活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组36例,病毒再激活5例(13.9%),无一例死亡;对照组42例,病毒再激活19例(45.2%),死亡2例(4.8%),2组病毒再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43,P=0.003),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9,P=0.497).对照组使用CEOP方案24例,7例(29.2%)病毒再激活;使用R-CEOP方案18例,12例(66.7%)病毒再激活,CEOP和R-CEOP方案病毒再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3,P=0.01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利妥昔单抗与对照组HBV再激活相关(P=0.042,OR=4.139,95%CI为1.052~15.207).结论 对于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同时应使用拉米夫定预防HBV再激活,特别是使用含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患者.
骆锦忠樊亚群骆宜茗苏蕊吴晓鹭
关键词:拉米夫定化疗乙型肝炎病毒
多发性骨髓瘤67例生存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异质性的浆细胞肿瘤,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MM患者的预后因素和临床适用的分期。方法收集1998年12月至2010年5月67例确诊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并将患者分别按照Bataille分期、Durie-Salmon(DS)分期和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法进行分期,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价MM预后因素,比较三种分期法的生存情况。结果 67例患者男41例,女26例,中位年龄62岁,中位生存期33个月,2年生存率74.1%,5年生存率25.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骨髓浆细胞总数、白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乳酸脱氢酶、血钙、尿酸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β2-MG、白蛋白、肌酐和年龄为独立预后因素。DS分期中三期间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ISS分期和Bataille分期中,Ⅱ期和Ⅲ期的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而Ⅰ期和Ⅱ期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患者高β2-MG、低白蛋白、高肌酐、高龄者预后较差。DS分期对我国患者比较适合。
骆宜茗王思力樊亚群骆锦忠骆锦忠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预后
miR-150通过调控多种细胞代谢途径和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目的 miR-150是造血调控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有关,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但它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miR-150在白血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
方志鸿林志娟赵金涛骆宜茗李志峰查洁邓漫漫周勇徐兵
关键词:白血病靶基因信号通路抑癌基因
引进外国专家促进医院发展的实践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通过引进国外专家促进医院发展的可行性。方法:针对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联系相应的外国专家来华协助医院发展。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分析成功案例的经验。结果:引进外国专家成功地协助医院部分学科的建设,但由于是跨国协作项目,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有一些学科的引智工作并不理想。结论:引进外国专家促进医院发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需要在引智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项目,得到领导的支持,找到合适的专家,合理设计项目的流程,并且在外国专家在华工作期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回国后要保持必要的联系。
骆宜茗姜杰林涟凤郭佩钗蔡成福谷薇吴谨准丁玉兰陈玲林刚曦丁双凤
关键词:医院发展学科建设
含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含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和揭阳市人民医院4家血液诊疗中心接受含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的50例成年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应用不同剂量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或小剂量化疗方案,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AML患者复合完全缓解(CR)率62.0%(31/50),总有效率(ORR)76.0%(38/50);28例患者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达有效[CR+部分缓解(PR)],最迟在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达有效;初治组28例,复合CR率60.8%(17/28),ORR 78.6%(22/28);复发难治组(RR组)22例,复合CR率63.6%(14/22),ORR 72.7%(16/22),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74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治疗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8.451,95%CI 1.306~54.697,P=0.025)。维奈克拉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4.5个月(1.1~15.0个月),治疗有效患者16例复发,维持有效的中位时间5个月(1.1~11.0个月)。全部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治疗后骨髓抑制,其次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全部患者均无因发生骨髓抑制相关并发症而停药>1周。结论含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AML具有较好疗效,对老年患者减低剂量治疗亦疗效佳,耐受性好。
黄月婷刘龙蓝天碧陈爱珍吴桂香李志峰骆宜茗赵金涛周勇林云方志鸿夏维林余莲姜义容徐兵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TX或E-CHOP化疗联合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环磷酰胺(CTX)或E-CHOP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7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均行CTX或E-CHOP化疗联合G-CSF动员采集HSC,对其成功率(CD34^+细胞≥2×10~6/kg)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全组75例患者共行86次动员采集,平均采集CD34^+细胞数为3.22(0.12-22.28)×10~6/kg,采集成功率为70.67%(53/75)。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采集前化疗疗程数和疾病状态与HSC采集成功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不同性别、年龄、疾病分型、ISS分期和动员方案均无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采集前化疗疗程数与HSC采集成功率呈正相关(OR=2.95,95%CI:1.60-5.41,P<0.01),而与采集前疾病状态并无显著关系(OR=1.01,95%CI:0.88-1.16,P=0.8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性别、疾病分型、ISS分期和动员方案对HSC采集成功率均无明显影响,并且采集前化疗疗程数较少(<5)的患者HSC采集成功率较高。
陈富臻骆宜茗洪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双硫仑联合Cu抑制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动物实验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双硫仑(DS)联合铜(Cu)对人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每只裸鼠给予全身2GyX线照射2 min,于背部近腋下处皮下接种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1×10^7个,建立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18只造模成功的裸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DS组、DS/Cu组;观察不同用药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情况,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三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用药组处理后移植瘤组织中p-JNK、c-jun蛋白表达.结果 DS组、DS/Cu组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67.71±2.15) mm3、(33.35±7.74) mm3、(246.40±42.88) mm3,肿瘤质量分别为(43.35±4.22)mg、(18.05±2.88)mg、(91.30±27.27)mg,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579,P=0.000;F=16.369,P=0.000).多重比较结果显示,DS组、DS/Cu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DS/Cu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均低于DS组(均P< 0.05).DS组和DS/Cu组抑瘤率分别为63.48%和80.24%.DS和DS/Cu处理后移植瘤细胞出现了凋亡的改变,DS/Cu组更加明显.DS和DS/Cu处理后p-JNK、c-jun蛋白表达均上调,其中DS/Cu组上调更加明显.结论 DS/Cu可抑制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活化JNK通路有关.
查洁周勇邓漫漫骆宜茗谢泗停徐兵
关键词:双硫仑伯基特淋巴瘤JNK信号通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免疫相关性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32例急性期IM患儿的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的比值。结果急性期IM患儿的CD8+较健康儿童高(P<0.01),CD4+较健康儿童低(P<0.01)。急性期IM患儿的CD4+、CD8+,及CD4+/CD8+的比值与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及病程的发热时间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急性期IM患儿的CD8+明显增高,表明细胞毒作用在急性期IM中占主要作用。
林刚曦骆宜茗陈玲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T细胞亚群EB病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miRNA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骨髓干细胞移植后GVHD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模型,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a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其预防效应。同时通过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观察外泌体对aGVHD小鼠的预防效应。通过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外泌体进行miRNA测序、分析和验证,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分子机制。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模型。与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模型小鼠相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降低移植小鼠aGVHD评分,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注射同样具有降低aGVHD评分,延长移植小鼠生存时间的疗效。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富含miR-21等miRNA分子,主要影响细胞粘附、细胞RNA降解等信号通路。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发生,该效应可能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miRNA所介导。
骆宜茗骆宜茗简欣怡张礼翼张黎丁毅丁毅陈映宇林清如齐忠权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CS214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抗肿瘤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邓漫漫查杰陈凯骆宜茗方志鸿徐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