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兵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原发性
  • 2篇低剂量
  • 2篇低剂量CT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术前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CT诊断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旋转轴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原发性腹膜
  • 1篇原发性腹膜后...

机构

  • 7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高兵
  • 4篇杨志勇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7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7例均发生于肾周间隙,肿瘤体积均较大,其中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粘液型脂肪肉瘤2例,多形型脂肪肉瘤1例,混合型脂肪肉瘤3例。结论:CT检查对腹膜后脂肪肉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杨志勇高兵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脂肪肉瘤螺旋CT
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13年
小肠原发性肿瘤少见,在胃肠道肿瘤中〈5%,占胃肠道恶性肿瘤〈2%。近十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作者对54例小肠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MSCTE)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旨在探讨MSCTE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高兵杨志勇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肿瘤多层螺旋CT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肿瘤术前诊断小肠肿瘤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的分析
2021年
分析在CT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有效性,同时对比分析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肺癌患者,分组方式为数字抽签法,分别为实验组(24例,低剂量CT检查)与参照组(24例,常规剂量CT检查),总结患者的图像质量与放射剂量状况、肺癌检出率。结果:在图像质量评分上,两组患者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从放射剂量状况上看,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互相之间的差值有意义(P<0.05);就肺癌检出率上,从检出率上分析,两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当中采用CT诊断的有效性显著,不同剂量诊断都可获得较高诊断价值,但低剂量CT诊断对患者机体损伤比较小,安全性更高,可考虑在临床推广。
高兵
关键词:低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
低剂量CT在头部外伤CT检查中的运用分析
2021年
探究在头部外伤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CT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4例头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之间,选用就诊时间分组方式分为试验组及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行常规剂量CT对患者进行扫描,试验组使用低剂量CT进行扫描,对比两组患者在行不同剂量扫描后诊断有效率、CT图像质量。结果:(1)参照组CT图像质量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2)参照组诊断效能明显差于试验组,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头部外伤患者,有效改善CT图像质量,进而提升影像科医生诊断水平。
高兵
关键词:低剂量CT头部外伤CT检查
放射科医生影像诊断阅片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诊断阅片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放射科医生影像诊断阅片设备,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横杆同轴设置,且连接杆的外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
高兵
文献传递
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2022年
探讨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6例并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常规MRI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结果:本组共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术后病理显示高分化肝癌11例,中分化肝癌27例,低分化肝癌18例;共31例患者肿瘤周围存在微血管侵犯,占55.4%,25例患者肿瘤不存在周围微血管侵犯;有微血管侵犯组肿瘤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无微血管侵犯组(P=0.000)。常规MRI检查的Kappa值为0.464(<0.75),常规MRI联合DWI检查的Kappa值为0.819(>0.75)。结论: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HCC术前评估微血管侵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志勇高兵严循成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价值
2022年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微血管浸润(MVI)的重要MRI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在我院就诊并手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影像特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本组共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病理显示高分化肝癌11例,中分化肝癌27例,低分化肝癌18例。其中共31例患者存在微血管浸润病灶,占55.4%。有6种影像学特征与HCC的微血管浸润显著相关,即子灶的形成(P=0.027)、肿瘤最大径≥5cm(P=0.008)、肿瘤边缘(P=0.001)、T1WI病灶边缘低信号(P=0.000)、动脉期强化(P=0.000)、瘤周动脉强化(P=0.029)。有微血管浸润组病灶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无微血管浸润组,与HCC的微血管浸润显著相关。结论:子灶的形成、肿瘤最大径≥5cm、肿瘤边缘、T1WI病灶边缘低信号、动脉期强化、瘤周动脉强化及平均ADC值与HCC的微血管浸润显著相关,对HCC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价值。
杨志勇高兵严循成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