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新疆信息工程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及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84
- 2013年
-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中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极端环境中进行植物叶片与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变化研究,对于揭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和当地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反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生长良好的25种人工植被及其生境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综合研究植物叶片及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25种人工植被叶片C、N、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6.7±46.6)、(24.7±8.1)和(1.8±0.78)mg/g;叶片C∶N、C∶P及N∶P分别为(17.5±6.7)、(249.2±102.8)、(15.0±5.6)。其中豆科植物N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豆科植物(P<0.001)。不同生活型植物的C、N、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C、N、P含量在3种生活型的大小顺序为草本>灌木>乔木。C∶N和N∶P在不同生活型植物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乔木和灌木的C∶P显著高于草本植物(P<0.05)。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的叶片C∶N、C∶P都与相应的N、P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性(P<0.001),而叶片N含量与P含量的变化并不相关(P>0.05)。土壤C、N、P养分元素含量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N含量(<0.2 mg/g);土壤C与N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C与P、N与P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受极端环境的限制,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工植被植物对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全国陆地植物的平均水平,不同科和不同生活型功能群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养分适应策略差异性。
- 李从娟雷加强徐新文唐清亮高培王永东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活型植物功能群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人工防护林植被的C、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固存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生物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防护林三种主要建林植物不同器官的C、N含量及其生物量,并估算其C、N固存能力及固碳释氧价值。结果显示:沙拐枣每个器官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梭梭和柽柳(P〈0.05),个体的总生物量是梭梭和柽柳的2~3倍。整个防护林在建林8 a后的总生物量达到90 571.3 t。C、N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不尽相同,三种植物均表现为凋落物C含量最低。而植物叶中的N含量均显著高于枝,凋落物和根系(P〈0.05)。建林8 a后梭梭单株及凋落物的固碳量为1 404.6 g,固氮量为201.5 g,柽柳单株及凋落物的固碳量为1 449.7g,固氮量为195.4 g,沙拐枣单株及凋落物的固碳量和固氮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分别为3 979.8 g、520.9 g,(P〈0.05)。建林8 a后整个防护林的总固碳值为35 886.3 t,总固氮值为4 917.7 t。整个防护林的固碳总价值为22 555.3万元,释氧价值为50 320万元,总的固碳释氧价值达72 875.3万元。
- 高培李从娟唐俊妍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工防护林化学计量
- GM(2,1)模型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气温、降水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64~ 2007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5个气象台站运月气温、降水数据,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建立灰色预测GM(2,1)模型预估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未来3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年原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相对误差最小,后验差检验结果显示,温度、降水预测模型的方差比均小于0.35,相对误差概率均大于0.95,表示模型精度好,可用于对气温和降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今后3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到2010年可能达9.34℃,而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将预测值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得的变化倾向率的结果对比后得出,GM(2,1)对气温预测的结果较好,而对与波动较大的降水序列预测还存在一定弊端.
- 杨倩高培
-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GM(2,1)模型气温降水
- 天山季节性积雪稳定期雪密度与积累速率的观测分析被引量:24
- 2011年
-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测量的天山积雪雪崩站2009年2月21-26日及2010年1月26-31日雪特性数据,分析了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垂直剖面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其随降雪沉积时间和雪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剖面密度中部最大,表层和底层密度较低;新雪层密度随时间的推移增加速率逐渐增大,细粒雪层、中粒雪层、粗粒雪层和深霜层密度随时间推移增加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深度雪层密度随深度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建立的雪层密度随降雪沉积时间和积雪深度而变化的经验关系式,可以应用两个极易获取的积雪参数(即降雪沉积时间和积雪深度)来推算不同深度的雪层密度.
- 陆恒魏文寿刘明哲高培韩茜
- 关键词:季节性积雪
- 一种用于信息机房的雷电防护设备检测的实训装置
- 新型涉及雷电防护设备检测教学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用于信息机房的雷电防护设备检测的实训装置,包括讲台、安装在讲台上的机柜以及布置在讲台下方的接地引下线,机柜内装有第一等电位排以及若干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均与第一等电位...
- 高雅洁许圆圆孙英玮玉素甫·木沙张载勇李晗薇周永东赵智鹏高培杨倩王海燕蔡梅
- 新疆西天山积雪稳定期不同下垫面雪物理特性对比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上海精创单双通道温湿度记录仪、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和雪筛等仪器采集的积雪物理特性数据,对比了天山积雪雪崩站积雪稳定期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积雪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实验区内雪层平均温度林地最高,水泥路面最低;雪层剖面最底层的日平均温度草地最高,水泥路面最低;水泥路面温度梯度最大,林地的雪层温度梯度最小,且林地积雪剖面上层的暖中心出现时间滞后于草地和水泥路面1 h;水泥路面、草地、林地的平均含水率依次递增,分别为0.18%,0.19%,0.20%;雪层日平均相对湿度变化与雪层温度和含水率变化大致相同;草地、水泥路面、森林的上覆积雪的平均密度依次递减,分别为0.15,0.14,0.13g/m^3.林地雪层剖面上部的雪密度最小,但中部和底部的都高于草地和水泥路面的;林地的新雪质量分数最小,粗颗粒雪所占比例最大;而草地底部的深霜发育优于水泥路面和林地.
-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
-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与预测被引量:11
- 2011年
- 利用1964~2007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5个气象台站逐月气温、降水数据,建立玛河流域绿洲区年均气温、降水序列,利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研究区44年来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并利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未来5年气温、降水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玛河流域绿洲区近44a来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7℃/10a。年均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缓慢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3mm/10a。2)研究区显著偏暖和偏暖集中出现在1989年以后,降水异常偏多和显著偏多集中出现在1987年以后。说明玛河流域绿洲区气候自1987年以来呈暖湿化趋势。3)气温、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从60年代至今持续升温,且秋季温度升高对于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最大。冬季降水量持续增多,降水距平百分率最大值出现在21世纪初,为48.57%。4)研究区年均气温在1990年发生了从低到高的突变,降水没有发生显著突变。5)均生函数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很好,可用于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的预测。
-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
- 关键词:气温降水MANN-KENDALL均生函数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水分与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被引量:26
- 2014年
- 区域尺度上,气象和水文状况是影响植被分布格局和土壤性状的主要因子,当然,局部的地貌特征及植被分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对象,对其南缘至腹地约25 km的土壤水分与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水平方向上,从沙漠南缘至腹地,土壤水分在丘底呈减小趋势,尤其是距边缘10 km以外,且在距边缘6—7 km出现1个峰值。同时土壤pH值和电导率的大小以及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土壤水分的变化状况相似,在丘底呈减小趋势,而在丘坡和丘顶上均呈波动分布。这说明丘底土壤性质的空间格局受到气象和水文状况的显著影响,而丘坡和丘顶土壤性质并没有受到气象和水文状况的显著影响,这种波动分布主要由采样点的设置及植物的分布状况所引起。丘底土壤水分及化学性质均显著高于丘坡和丘顶,这说明地貌特征对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垂直方向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性质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水分,pH值和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仅4、5月份的土壤含水量及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与丘底土壤化学性质显著正相关,这可能由于冬季积雪的融化导致了土壤水分在4、5月份的聚集比较明显,使土壤水分对土壤化学性质发挥作用。总之,土壤空间异质性是由气象和水文以及地貌特征共同影响的,而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变异进而影响到植被的分布,植被的分布反过来又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因此土壤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的空间分布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
- 李从娟雷加强徐新文高培邱永志许波钟显彬王永东闫健王桂芬
- 关键词:沙丘土壤水分土壤化学性质
- 中国天山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多通径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基于天山山区1961—2013年60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等气候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全面精确地获取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积雪的通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气候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整体增暖、局部变湿与黯化;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山区固态降水(降雪)保证率明显降低,尤其是低海拔区域。各气象要素对积雪不仅存在直接的单因素影响而且各气象要素之间还存在间接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结的多因素影响。单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积雪深度的3条直接影响通径;多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通过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积雪深度产生的6条间接影响通径。最终结果表明气温是积雪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远远大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 李雪梅高培李倩唐宏
- 关键词:气候变化积雪
- 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密度及含水率的特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0年
-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积雪物理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体积含水率)数据,分析了天山积雪雪崩站稳定积雪期和非稳定积雪期雪物理特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垂直剖面上的廓线分布.结果表明:1)稳定期积雪深度随时间缓慢减小,体积含水率垂直廓线随积雪深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距雪表面约33cm,雪密度垂直廓线为中部大、积雪表层和底部较小;2)非稳定积雪期积雪迅速沉陷,体积含水率相对于雪层温度的变化有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约为2h,雪密度垂直廓线与稳定期相同.整个非稳定积雪期的日平均雪密度与日平均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 高培魏文寿刘明哲陈霞韩茜
- 关键词:积雪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