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艳梅

作品数:40 被引量:72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耕地
  • 7篇产权
  • 6篇耕地保护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农地
  • 4篇农村
  • 4篇建设用地
  • 3篇地产权
  • 3篇意愿
  • 3篇土地流转
  • 3篇区域补偿机制
  • 3篇集体建设用地
  • 3篇城市
  • 2篇地产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征地
  • 2篇征地补偿
  • 2篇征用
  • 2篇政府

机构

  • 3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鞍山市农机监...
  • 1篇中国(海南)...

作者

  • 38篇高艳梅
  • 18篇李景刚
  • 15篇张效军
  • 8篇臧俊梅
  • 6篇汤惠君
  • 5篇欧名豪
  • 4篇刘小玲
  • 3篇张全景
  • 3篇马晓茗
  • 3篇曲福田
  • 2篇刘海英
  • 2篇王岚
  • 1篇叶依广
  • 1篇庞英
  • 1篇袁兰
  • 1篇陈志刚
  • 1篇张安录
  • 1篇朱一中
  • 1篇韩立
  • 1篇欧阳静华

传媒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生态经济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规划师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农村经济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北京测绘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地保护制约条件下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途径选择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从1996-2004年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现状和非农建设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出发,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的耕地非农建设占用严重,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现象严重,认为建设用地供给没能充分反映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主要途径。
高艳梅曲福田
关键词:耕地保护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2024年
基于2014—2021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以期优化土地利用现状,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运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转移矩阵,从数量、速度、转移、空间方面总结变化特征,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定性方法探究驱动因素。研究期内,各地类呈交替扩张和缩减特点。耕地减少1 308.42 km^(2),年变化率-8.55%,大部分变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1 016.38 km^(2),年变化率8.29%,主要从耕地、林地转变而来。林地增加313.22 km^(2),年变化率1.46%,多数由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转变而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21.18 km^(2),年变化率-0.75%,主要变为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政策环境是引起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经济驱动力的影响最显著,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和城市化因素。相关部门应控制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强度,减少非农业用地对耕地的占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
邹湛露高艳梅
关键词:土地利用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规划理论探析及其指导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文章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新形势、新特征,指出传统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亟待"变革求新"。在借鉴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有限性理论、弹性规划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博弈论以及反规划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根据上述理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应做出既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又要满足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承受性等多重要求。
李景刚臧俊梅张效军袁兰高艳梅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博弈反规划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探索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最突出的问题是供给严重不足和供给制度不合理;并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了其成因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途径,最后提出必须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创新。
刘小玲高艳梅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公共财政制度
农户风险意识对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3
2014年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传统的"问题—对策"研究引申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意识和偏好视角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并以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显著地抑制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而明晰农户预期收益和锁定风险的土地流转合同显著地促进其土地流转意愿,但关联分析表明,大部分地区农户并非将土地流转合同作为首要避险工具;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其土地流转意愿有正向作用。因此,为农户提供正规的避险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合同以及提供非农就业培训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李景刚高艳梅臧俊梅
关键词:农户风险偏好土地流转意愿
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中产权政策焦点、困境与对策被引量:7
2017年
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对解决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处理好产权问题是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核心,也是矛盾焦点。本文重点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中土地产权政策的焦点与困境,探寻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中土地产权政策的症结所在,提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中土地产权政策的建议,以期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再开发中土地产权问题的破解提供启示。
高艳梅田光明李景刚
关键词:产权政策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一体化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8
2011年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过多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自新中国至今,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历了固化、减弱、波动中加强和迅速强化4个演化阶段。这期间的二元土地制度对经济二元起到了固化、暂缓、重新强化和加剧的作用。改革当前二元土地市场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制度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1)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微观基础;(2)加强政府对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规制和宏观调控。本文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和完善城乡协调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等。
李景刚张效军高艳梅刘小玲
关键词:城乡统筹一体化
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和茂名市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以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的广东省为例,探讨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并以广州市和茂名市为例进行了区域经济补偿的实证测算,最后探讨了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配套制度建设。研究表明,2008年广州市的耕地赤字为193250.71hm2,而茂名市的耕地盈余为103372.27hm2;广州市对茂名市的耕地保护的价值补偿标准为50.99万元/hm2,广州市与茂名市的耕地面积折算系数为0.859;假设茂名市所有盈余的耕地都拿来填补广州市的耕地赤字,则广州市需要向茂名市支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共计6136148.84万元,以年租制形式的补偿则为349515.04万元/年。
高艳梅
关键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留用地产业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留用地政策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但由于对"小而散"的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缺乏足够认知,因而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用地政策效用的发挥。据此,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鉴产业布局理论,探索了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留用地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白云区留用地产业布局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态势,沿交通要道呈轴线布局形式,说明留用地产业发展对交通条件依赖性较强;此外,交通因素、到镇中心距离因素及地块形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在未来产业规划中应加以重视;同时,留用地产业特征明显,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交通条件要求极高,且距镇中心相对较远,商业金融业则距离镇中心较近,批发零售业特征不明显。因此,留用地产业引入及规划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应以交通及距离为引导,商业金融业则应关注产业地块到镇中心的距离。
王岚李景刚田光明高艳梅
关键词:留用地影响因素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工作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试点为例,分析其在大类招生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大类招生的政策建议。
高艳梅张效军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类招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