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电解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药
  • 1篇血管活性药物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液动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魏志义
  • 5篇熊君宇
  • 3篇田嘉欣
  • 3篇周峰
  • 2篇柴玫
  • 2篇张延钧
  • 1篇孙庆祥
  • 1篇蔡秋萍
  • 1篇蔡晓

传媒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6年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心肌保护及体外循环的注意事项。[结果]供心热缺血3min,冷缺血129 min,转机135 min,后并行54 min,受体主动脉阻断64 min,自动复跳,供心术后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正常,安全度过围术期,出院至今情况稳定。[结论]良好的供心心肌保护,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内环境调整和多项监测指标正常范围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魏志义田嘉欣熊君宇
关键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8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经验。[方法]对8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资料进行分析。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采用单纯全麻5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3例。全麻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铵及气管内表麻,术中根据PETCO2和PaCO2调节呼吸参数,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微量泵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者,给硬膜外试验剂量后全麻诱导,术中间断经硬膜外导管给予局麻药。肿瘤切除前,使用酚妥拉明降压,必要时加用硝普钠,肿瘤切除后,减浅麻醉,加快输液,使用多巴胺或复合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结果]在探察、分离肿瘤过程,血压均有升高,尤以单纯全麻更为明显。肿瘤切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给予多巴胺或复合去氧肾上腺素很快可以恢复血压在安全范围,8例术终均清醒拔管。[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恰当的麻醉选择和管理,严密的监测是可以保证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顺利完成。
魏志义柴玫熊君宇
关键词: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麻醉血管活性药物
确炎舒松复合不同局麻药行痛点封闭治疗网球肘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复合确炎舒松和利多卡因复合确炎舒松进行网球肘痛点封闭治疗时对注射痛的预防效果和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单侧网球肘初诊病人 2 0 0例 ,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 ,每组各 1 0 0例。两组配方为 :利多卡因组 ,2 0 %利多卡因 1 .0mL +确炎舒松 0 .5mL(含确炎舒松 5 .0mg) ;布比卡因组 ,0 .75 %布比卡因 1 .0mL +确炎舒松0 .5mL(含确炎舒松 5 .0mg)。均在痛点行注射封闭治疗。病人均未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只进行局封治疗。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分别记录局封前 ,局封后 1 2、2 4h和 1周后第 2次就诊时的VAS评分。 [结果 ]在局封后 1 2和 2 4h ,布比卡因组病人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 ,二者差异明显 (P <0 .0 1 ) ,而在局封前和局封后 1周 ,两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确炎舒松行痛点封闭治疗网球肘 ,可以更好的预防注射痛 ,并不影响确炎舒松的治疗效果 ,可以取代利多卡因的使用。
魏志义周峰张延钧熊君宇
关键词: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确炎舒松网球肘
直入结合穿透法用于桡动脉穿刺测压被引量:4
2006年
魏志义张延钧田嘉欣周峰熊君宇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测压透法动脉血压数据准确危重患者
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蔡晓孙庆祥蔡秋萍魏志义柴玫
关键词:琥珀酰明胶血液流变学麻醉
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及处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原发肝脏疾病患者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将择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按原发疾病分组:原发肝癌肝移植组(A组,29例),平均年龄(49±7)岁,体重(60±12)kg,ASAⅡ-Ⅲ级;肝硬化肝移植组(B组,26例),平均年龄(56±9)岁,体重(58±15)kg,ASAⅢ-Ⅳ。两组患者心、肺、肾功能术前检查正常,两组术式均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式。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变化及处理结果。[结果]诱导期肝硬化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插管后SBP、DBP、HR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发肝癌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肝癌肝移植组无肝期、门静脉开放即刻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MAP、CVP、PAWP、CO、CI下降与肝硬化肝移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肝癌肝移植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在新肝期变化明显,钾离子升高与肝硬化肝移植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原发肝癌肝移植组较肝硬化肝移植组的血液动力学调整略复杂。[结论]开放前预处理和静脉交通支的扩张开放可能是肝硬化移植组在无肝期和新肝期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较小的原因。
周峰熊君宇田嘉欣魏志义
关键词:肝移植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电解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