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麒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农耕
  • 3篇农耕文化
  • 3篇花鼓
  • 3篇花鼓舞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意蕴
  • 2篇舞蹈
  • 2篇课堂
  • 1篇鼎立
  • 1篇形式主义
  • 1篇意味
  • 1篇中国古典舞
  • 1篇中国舞
  • 1篇中国舞蹈
  • 1篇三足鼎立
  • 1篇身韵
  • 1篇数学
  • 1篇破茧

机构

  • 5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魏麒
  • 1篇王聚丰
  • 1篇方国娟
  • 1篇涂黎晖

传媒

  • 2篇戏剧之家
  • 1篇北方音乐
  • 1篇音乐时空
  • 1篇音乐大观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浅谈芭蕾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的联系与区别
2014年
芭蕾有着不可摧毁的审美定势、有着严格的舞蹈规范以及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然而在舞台表演中,芭蕾不仅要有规范体系下形成的外部动作的基础,还要始终贯穿着演员的情感意识。
魏麒
关键词:舞台表演
试论舞蹈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
2015年
"有意味的形式"原是克里夫贝尔在美术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其他姊妹艺术引用来阐述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用此概念来解析舞蹈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并且在舞蹈中升华得到"意境"说。
魏麒
关键词:舞蹈作品意味
花鼓文化
“花鼓”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综合性歌舞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时间的酝酿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形态和丰厚的舞蹈文化内涵,可谓是中华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花鼓艺术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
魏麒
关键词: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献传递
花鼓文化——豫东(商丘)“庆丰花鼓舞”剖析
“花鼓”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综合性歌舞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时间的酝酿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形态和丰厚的舞蹈文化内涵,可谓是中华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花鼓艺术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
魏麒
关键词: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花鼓文化
“花鼓”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综合性歌舞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时间的酝酿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形态和丰厚的舞蹈文化内涵,可谓是中华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花鼓艺术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
魏麒
关键词: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西方舞蹈“三足鼎立”局面与中国舞蹈“形式主义”的缺席
2014年
西方现代舞蹈曾以自然主义模仿派,表现主义表现派和形式主义形式派争相开放。较西方的舞蹈而言,中国舞蹈缺失了形式化,更注重气与神韵,对世界舞蹈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魏麒
关键词:表现主义形式主义西方舞蹈中国舞蹈
浅析中国古典舞的美学意蕴
2014年
中国古典舞的美学基本形式"形、神、劲、律",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全部内涵。劲律的结合最终体现形神的兼备,表里如一,其规律总结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表现在高度统一、协调的元素性动作,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进而来探寻中国古典舞的美学意蕴,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魏麒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美学
破茧成蝶——《雷雨》中走出的《雷和雨》
2015年
《雷和雨》从《雷雨》中走出,其意义建立在《雷雨》的叙事层面上;《雷雨》中走出了《雷和雨》,其意义借助于《雷和雨》的拓宽延展。编导王玫创作的舞剧《雷和雨》在形式上超脱了原著《雷雨》,而在内容与意蕴上则更深刻、更成熟、更发人深省。《雷和雨》借助舞蹈,以其肢体充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超越了原文学文本,并成功的赋予其现实意义。
魏麒
关键词:《雷雨》意蕴
MOOC平台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非重点本科院校公共数学课为例被引量:23
2014年
分析非重点本科院校学生使用MOOC学习公共数学课存在的利与弊,提出了结合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手段的教学改革设想;设计了利用MOOC资源、发挥课堂优势的公共数学"MOOC—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在实践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
魏麒方国娟涂黎晖王聚丰
关键词:公共数学教学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