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有群

作品数:19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9篇肠癌
  • 7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结直肠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食管

机构

  • 18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黄有群
  • 10篇周卫平
  • 8篇蔡国豪
  • 8篇方壮伟
  • 6篇李仁峰
  • 5篇王清华
  • 5篇袁波
  • 5篇符勇
  • 4篇王国雄
  • 4篇叶木林
  • 4篇汤鹏
  • 4篇潘和
  • 3篇喻学桥
  • 3篇杨作衡
  • 3篇王平
  • 2篇黄平
  • 2篇钟晓捷
  • 2篇彭永红
  • 2篇王德伟
  • 1篇戴家训

传媒

  • 3篇海南省第二届...
  • 2篇中国基层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海南卫生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切除术后肝内播散与多中心发生的复发时间及预后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11万人死于此病。列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虽然现代诊断学和肝外科技术的进步已使肝癌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着较高的复发率,成为影响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肝癌...
方壮伟周卫平汤鹏李仁峰蔡国豪符勇黄有群王平王国雄杨作衡
文献传递
创伤性闭合性膈肌裂伤并膈疝(附18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黄有群潘和
关键词:闭合性膈肌裂伤膈疝并发症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2例应用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均顺利实施手术,仅1例转为传统Miles手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3例;患者对手术的总体满意度为83.33%。治疗后在患者SCL-90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有群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吻合术保肛手术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160例Ⅳ期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完成一线联合化疗后,80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维持组),另80例无后续治疗(对照组)。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联合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Kaplan-Meier曲线提示,维持组中位PFS高于对照组(P<0.05)。(2)维持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⑶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化疗期间相比均较低(P<0.05)。⑷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联合化疗后采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较无维持患者具有较长的中位PFS和相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方壮伟袁波黄平周卫平蔡国豪符勇王清华黄有群邹科见叶木林李仁峰
关键词:大肠癌卡培他滨疗效安全性
24例损伤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1998年
食管破裂是普胸外科威胁生命的急重危病症。据文献统计,死亡率高达30%以上。近年研究外科治疗有很大改进,迅速作出明确诊断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能提高治愈率。我们总结1982年~1997年24例损伤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潘和王德伟钟晓捷黄有群
关键词:食管破裂
食管镜检查术并发食管穿孔的防治
2001年
食管镜检查术发生穿孔者,不是手术粗暴,就是强行将巨大异物取出或推入胃内而引起。我院1998年3月和8月先后收治2例食管镜检查术并发食管穿孔,报告如下。
黄振东董玉英潘和黄有群戴家训
关键词:食管穿孔食管异物手术并发症剖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术食管下段
结直肠漏评分系统预测左侧结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评价结直肠漏评分(Colon Leakage Score,CLS)系统对左侧结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海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二科接受左侧结直肠切除术的30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将患者分为有吻合口漏和无吻合口漏两组,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价CLS评分系统对吻合口漏发生的预测价值并确定预测临界值.结果 有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的CL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23,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65(CI:0.913~1.00),OR值为2.9(CI:1.59 ~4.83,P<0.001),最佳临界值为“11”,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87.2%.结论 CLS评分系统对左侧结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CLS分值“11”可作为划分高低风险的最佳预测临界值.
喻学桥周卫平蔡国豪方壮伟王清华黄有群彭永红袁波叶木林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来源的诊断
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可能源自肝内癌细胞播散(转移癌)和多中心发生(多中心发癌)。文献报告多中心发癌的治疗效果比转移癌好。因此,及早确定复发癌的来源能够指导制订合理的治疗策略。本研究对20例切除术后复发的HC...
方壮伟周卫平汤鹏李仁峰蔡国豪符勇黄有群王平王国雄杨作衡
文献传递
结直肠漏评分系统在指导直肠癌术后行预防性造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评价结直肠漏评分系统(colon leakage score,CLS)在指导直肠低位前切术(Dixon手术)术后是否行预防性造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科接受Di xon手术的73例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CLS评分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造瘘,观察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情况.结果 通过CLS评分决定行预防性造瘘术病人15例,术后仅有1例病人发生吻合口漏.结论 CLS评分系统对直肠癌Dixon手术术后是否需行预防性造瘘具有良好的判断价值.
喻学桥周卫平蔡国豪方壮伟王清华黄有群彭永红袁波
关键词:直肠癌DIXON手术吻合口漏
大肠癌DNA倍体和指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Dukes’B、C期大肠癌DNA倍体及DNA指数 (D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前瞻性研究 ,应用FCM分析新鲜肿瘤的DNA含量 ,分析DNA倍体及DI ,并比较DNA倍体类型与肿瘤的解剖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同时 ,在异倍体肿瘤中 ,我们又按DI的大小分成DI≤ 1 4及DI >1 4两级 ,分别比较异倍体肿瘤的解剖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在这两级中的差异。 结果 在Dukes’B、C期单发性大肠癌中 ,相对于分化程度高、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近端大肠癌 ,分化程度差、有淋巴结转移的远端大肠癌异倍体更为常见 (P =0 0 3 3 ,0 0 44 ,0 0 0 1)。在异倍体肿瘤中 ,分化程度高、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近端肿瘤DI相对较小 ,分化程度差、有淋巴结转移的远端肿瘤DI相对较大。但是 ,发现DNA倍体及DI的大小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性不大。 结论 DNA倍体类型及DI可作为Dukes’B、C期大肠癌的预后因子 ,特别是对于Dukes’B期病人 ,其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静脉辅助化疗 ,DI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有群汤鹏
关键词:DNA倍体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I临床病理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