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云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牙周
  • 11篇牙周炎
  • 7篇多态
  • 7篇慢性
  • 7篇慢性牙周炎
  • 6篇多态性
  • 6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动工
  • 4篇手动工具
  • 4篇细胞
  • 4篇拔牙
  • 4篇白细胞介素1
  • 4篇病患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3篇IL-1基因...
  • 2篇牙周袋
  • 2篇牙周附着丧失
  • 2篇牙周炎患者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5篇广东省口腔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中西医...

作者

  • 16篇黄海云
  • 7篇黄萍
  • 7篇章锦才
  • 4篇张蕴惠
  • 4篇张雪峰
  • 4篇张静
  • 2篇庞若愚
  • 2篇戚刚刚
  • 1篇庞如愚
  • 1篇张帆
  • 1篇吴亚菲
  • 1篇周学东
  • 1篇王松灵
  • 1篇丁一
  • 1篇刘怡
  • 1篇宋琳
  • 1篇杨霞
  • 1篇赵美林
  • 1篇杨爱玲
  • 1篇侯海娟

传媒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拔牙系统工具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牙系统工具,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被固定于牙齿中;手动工具,所述手动工具用于向所述固定部件施力,以便固定所述固定部件和/或连同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牙齿拔出。利用该拔牙系统工具,能够在尽量不伤害病患的同...
张雪峰黄海云张静徐庆鸿
文献传递
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与口臭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口臭与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组成的关系。方法 用H2 S测定仪Halimeter与专业医师鼻测两种方法对 2 1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口气测定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2 0例口臭患者作为实验组 ,另随机选取 10例无口臭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和龈下菌斑行刚果红负性染色及厌氧培养 ,对培养出的主要细菌作分离及鉴定。所有实验结果采用SPSS 10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无显著性差异。②两组患者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和龈下菌斑中螺旋体所占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两组患者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及龈下菌斑中的细菌检出量均无显著性差异。④两组患者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及龈下菌斑中主要细菌的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 ;与口臭相关的细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韦荣菌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的构成比在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中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在龈下菌斑中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并非所有的牙周炎患者均有口臭 ;牙周炎患者邻面间隙的颈缘菌斑中细菌的构成比与口臭的关系更密切。
刘怡黄海云章锦才王松灵
关键词:牙周炎口臭菌斑细菌
层粘连蛋白-5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层粘连蛋白-5是基底膜的主要组成蛋白之一,对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的稳定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层粘连蛋白-5通过受体介导,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粘附、迁移和扩散的功能。层粘连蛋白-5与结合上皮和种植体上皮的关系密切,在牙周炎性疾病中有异常表达。本文就层粘连蛋白-5的结构及功能等作一综述。
陈东晖黄海云丁一
关键词:结合上皮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群体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 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居民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 4 1例重度 CP患者、4 3例中度 CP患者、4 9例轻度 CP患者和 92名健康对照者的颊粘膜拭子 ,提取 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 PCR)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 RFL P)方法对其进行 IL - 1A -889/ Nco 和 IL - 1B+395 4 / Taq 位点的基因型测定 ,分析各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IL - 1A- 889/ Nco 基因型在重度 CP、中度 CP、轻度 CP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IL- 1B+395 4 / Taq 等位基因 2在重度 CP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在中度 CP、轻度 CP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L-1B+395 4 / Taq 等位基因 2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重度
钟良军张蕴惠章锦才杨爱玲黄海云
关键词:易感性慢性牙周炎维吾尔族白细胞介素1遗传多态性
一种用于拔牙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拔牙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被固定于牙齿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操作部、螺纹部以及直柄部。利用手动工具向所述固定装置施力,以便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和/或连同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牙齿拔出。利用该固定装置能够在尽量不...
张雪峰黄海云张静徐庆鸿
文献传递
202例牙周炎患者患病情况的调查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调查和分析202例牙周炎患者全口余留牙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从成都地区630名人群 中按要求选取202例牙周炎患者,年龄25~60岁,男65例,女137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周探诊 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探诊出血(BOP)、牙龈退缩(GR)的情况。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近颊、正中颊、 远颊、近舌、正中舌、远舌)。结果 202例患者平均PD为(3.20±0.31)mm,平均CAL为(3.50±0.10)mm,平均GR 为(0.30±0.02)mm,BOP阳性位点占全部检测位点的21.16%,有59%的患者至少有1颗牙脱落。轻、中度牙周炎 129例,占63.9%,重度牙周炎73例,占36.1%。受检患者中接受过高中和中专教育者86例,占43%;初中文化程 度者55例,占27%;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者40例,占19.8%;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者21例,占10%。患者受教育程度与 牙周破坏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202例患者中142例从未接受过治疗,占66%;曾洁牙者60例,占30%,接 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者仅8例,占4%。在近2个月内,66例患者有较重的精神压力,占33%。202例中吸烟者36 例,占18%;饮茶或咖啡者135例。结论 成都地区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应加强。
黄萍章锦才黄海云庞若愚戚刚刚杨霞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探诊深度
IL-1B+3953/Taq I基因型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通过检测IL-1B+3953等位基因在不同牙周健康状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分析IL-1B+3953等位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汉族:①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85例;②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 97例,①②组患者检查全口临床牙周附着丧失量、牙周袋深度;③牙周健康对照者89例。棉拭子刮取颊粘膜脱落细胞,用PCR-RFLP法检测IL-1+ 3953基因型分布。结果:在①组中,I/I、Ⅱ/I、Ⅱ/Ⅱ基因型分布(%)分别为80、20和0,在②组中为85.57、14.43和0,在③组中为95.51、4.49和0。在①组中1和Ⅱ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和0.10,在②组中为0.93和0.07,在③组中为0.98和0.02。经统计学分析重度慢性牙周炎组和轻、中度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有相关关系,IL-1B+3953等位基因Ⅱ可能是部分慢性牙周炎患者易感性的遗传标志。
黄海云庞如愚章锦才黄萍张蕴惠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慢性牙周炎
龈乳头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
2009年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由黏膜复层鳞状上皮发生而来的良性肿瘤,常见于颊、腭、唇和舌部。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乳头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叶畅畅黄海云高原黄萍吴亚菲
关键词:龈乳头复层鳞状上皮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eNOS Glu298Asp的基因型分布。结果慢性牙周炎组、Ⅱ型糖尿病组、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组、正常组eNOS Glu298Asp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18.503,P=0.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掊2=8.243,P=0.041)。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T基因型的OR值为0.962,95%可信区间为0.737~1.256,说明T基因型可能为糖尿病和牙周炎的保护因素;G基因型的OR值为1.043,95%可信区间为0.781~1.391,说明G基因型可能为二者的危险因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易感性可能与eNOS Glu298Asp多态性有关。
侯海娟张帆赵美林曹桂芬黄海云黄萍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慢性牙周炎自然病程1年观察及其与IL-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病程的自然发展及其与IL-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166位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自然病程观察,分别在基线、12个月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量(AL)、探诊出血(B0P),每个牙检查6个位点,对其中的111例牙周炎患者,分析其IL-1A-889、IL-1B+3954的基因多态性。结果:166人平均牙周袋深度增加1.12 mm,平均附着丧失量增加1.628 mm;有94位患者249个牙位出现了AL≥2 mm。没有发现IL-1A-889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快速进展组(至少1个部位AL增加≥2 mm)和非快速进展组间有显著性差异;IL-1B+3954基因型1/2的分布和等位基因2的频率在快速进展组高于非快速进展组(P<0.05)。1年后PD的改变和AL的改变在IL-1A-889和IL-1B+395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个体其牙周病变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虽然IL-1B+3954等位基因2的频率在快速进展组高于非快速进展组,但分布频率很低,实际意义可能不大;没有发现PD和AL的改变与IL-1基因多态性有相关性。
黄萍章锦才黄海云张蕴惠庞若愚戚刚刚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IL-1基因多态性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