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品种茶叶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试验研究了平阳特早、毛蟹、鸠坑、龙井43四种茶树品种的鲜叶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做青,香气物质中醇类、酮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醛类、酯类物质含量明显降低。平阳特早、毛蟹、鸠坑、龙井43四个品种香气物质中的醇类、酮类物质增加量以鸠坑种最为显著,醛类、酯类物质减少量以平阳特早最为显著。四个品种特征性香气成分橙花叔醇的含量,三摇叶比鲜叶分别增加1000.5%、555.6%、959.3%、211%,含量以鸠坑种为最高。
- 毛志方刘宗岸李强涂云飞黄皓宿迷菊李大伟
- 关键词:茶叶做青香气物质
- 不同分离膜在茶多酚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本文以茶多酚为对象,研究了5μm微滤膜的除杂效果,PP-100超滤膜的澄清效果,NF-500纳滤膜与反渗透膜的浓缩效果并进行比较;考察了各种分离膜的基本操作性能及清洗方法。结果表明:微滤膜除杂效果不明显;超滤膜澄清效果显著;反渗透浓缩对茶多酚的截留率较纳滤浓缩高10%左右,但对其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 孙艳娟毛志方沈瑞敏黄皓
- 关键词:茶多酚膜技术
- 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的研究
- 采用云南大叶种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茶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和B5培养基只在愈伤组织形成前期有差异,B5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但一周后无明显差异;外植体中,以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
- 黄皓夏涛高丽萍
- 关键词:茶叶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
- 文献传递
- 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进料斗与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进料输送带的输出端通过立式提升机与贮青机的贮青机进料斗相配合连接,贮青机的连接斗与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配合连接,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一路通过...
- 郑国建陈积霞黄皓李小娟
- 文献传递
- 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的研究
- 采用云南大叶种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茶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和B5培养基只在愈伤组织形成前期有差异,B5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但一周后无明显差异;外植体中,以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
- 黄皓夏涛高丽萍
- 关键词:茶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 文献传递
- 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初报被引量:8
- 2008年
- 试验研究了鸠坑种茶鲜叶做青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共检出134种化合物,经摇青后未检出的有4种,新检出的有45种。香气总量随做青进程而逐渐增加,第二次摇青至第三次摇青大幅度增加;摇青结束主要香气成分橙花叔醇手摇和机摇分别增加了689.7%、1605.9%,"-法尼烯增加了350%;并探讨了做青工艺过程中香气物质形成的可能机理及对提高绿茶香气品质的作用。
- 毛志方涂云飞施海根李强黄皓宿迷菊刘宗岸李大伟
- 关键词:茶鲜叶做青气质联用
- 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测定茶抗氧化性能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对DPPH法测定茶提取液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用DPPH乙醇溶液(5.0×10-5mol·L-1)6mL与1:2000(W/V)茶提取液溶液200μL混匀后,25℃恒温下反应120min后测定,结果稳定。
- 涂云飞毛志方周卫龙黄皓
- 关键词:DPPH抗氧化性
- 不同光源照射与碰青处理对摊青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对茶鲜叶采用阳光、紫外灯、近红外灯三种不同光源照射,处理后的摊青叶紫外组的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甲基~苯甲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棕榈酸甲酯、柠檬醛等有鲜爽花香和甜浓花香的精油成分显著多于其他组,百分含量为0.60%-5.27%。不同光源照射同时进行碰青处理,发现阳光组精油含量多,且芳樟醇、顺/反式氧化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2,4-二叔丁基-苯酚、十六炕酰胺、n-棕桐酸等有鲜爽花香和甜浓花香的精油成分显著多于其他组.百分含量分别为1.18%-5.68%。研究还发现,光源照射有利于具有花香或者清香的芳香化合物的转化与积累,碰青处理有利于糖苷类酶水解产生醇系化合物,但是碰青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抵消光源照射处理的效果。
- 李小娟郑国建陈积霞黄皓
- 关键词:茶鲜叶香气摊青
-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的茶鲜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茶叶原料,在普通的加工工艺前对其进行反复振动处理,经过以上处理的茶鲜叶,再按照各类茶叶通常的加工工艺将其加工为成品茶。本发明所述的这...
- 郑国建陈积霞李小娟黄皓
- 文献传递
- 做青过程中重要品质关联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以鸠坑种的夏茶对夹二、三叶新梢为原料,研究了两种做青方法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做青方法PPO的活性在摇青阶段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且在第三次摇青后活性达到最高;而POD以鲜叶中的活性为最高,整个做青过程中略有下降但不明显。丙酮粉法比匀浆法测定酶活性更为稳定。
- 黄皓毛志方涂云飞施海根李大伟
-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