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内镜
  • 8篇显微内镜
  • 8篇共聚焦
  • 5篇上皮
  • 5篇食管
  • 4篇图像
  • 4篇图像处理
  • 4篇激光
  • 4篇共聚焦激光显...
  • 4篇共聚焦显微内...
  • 3篇电气
  • 3篇电气连接
  • 3篇电子内镜
  • 3篇医用
  • 3篇医用电子
  • 3篇图像处理器
  • 3篇内瘤
  • 3篇供电模块
  • 3篇ESD
  • 3篇病变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黄锦
  • 17篇杨云生
  • 10篇卢忠生
  • 8篇令狐恩强
  • 7篇彭丽华
  • 7篇王淑芳
  • 7篇孙刚
  • 3篇张晓梅
  • 3篇陈俊
  • 3篇韦立新
  • 3篇郭明洲
  • 3篇闫斌
  • 3篇张修礼
  • 3篇袁静
  • 3篇韩璐
  • 3篇栾哲
  • 3篇陈晓冬
  • 3篇汪毅
  • 2篇孟江云
  • 2篇李明阳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一术者内镜粘膜下剥离切除胃上皮内瘤变手术耗时多因素分析
目的 ESD已经成为切除胃上皮内瘤变的成熟技术,但操作过程比EMR繁复,手术耗时较长。耗时长短是反映手术难度最直接的指标,分析哪些因素与手术耗时相关对预估手术难度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分析单一术者前瞻性记录的ESD手术资料...
卢忠生杨云生冯丹王淑芳袁静黄锦
文献传递
便携式医用电子内镜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医用电子内镜系统,包括设备箱、供电模块(31)、内镜镜体、光源装置(4)、按键电路板(14)、图像处理板(21)和显示模块(11);所述光源装置(4),位于设备箱内部;所述设备箱的上层包括固定架,...
杨云生孙刚陈晓冬黄锦张修礼韩璐汪毅彭丽华闫斌张晓梅齐诗蕊陈俊栾哲
文献传递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通过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分析结直肠息肉的镜下组织学特点,制定相应的诊断依据,探讨CLE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12月间共计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已被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的40例患者(48个结直肠息肉)和前瞻性研究的50例患者(106个结直肠息肉).同时选取10处正常黏膜作为对比.首先对48个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的病变(腺瘤性息肉22个,非腺瘤性息肉26个)进行CLE图像分析,制定CLE下鉴别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依据.然后应用该依据对106个结直肠息肉进行前瞻性CLE诊断,最终将CLE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作比较,评价CLE的诊断效率.结果 在48个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22个,非腺瘤性息肉26个.CLE诊断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94.0%、特异度92.9%、准确率93.4%、阳性预测值92.2%,阴性预测值94.5%;CLE诊断非腺瘤性息肉的敏感度92.9%、特异度94%、准确率93.4%、阳性预测值94.5%,阴性预测值92.2%.CLE与组织病理在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3).结论 CLE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中精度较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及时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提供了经验基础.
李明阳朱敏王志强黄锦卢忠生
关键词:肠息肉
便携式医用电子内镜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医用电子内镜系统,包括设备箱、供电模块(31)、内镜镜体、光源装置(4)、按键电路板(14)、图像处理板(21)和显示模块(11);所述光源装置(4),位于设备箱内部;所述设备箱的上层包括固定架,显示...
杨云生孙刚陈晓冬黄锦张修礼韩璐汪毅彭丽华闫斌张晓梅齐诗蕊陈俊栾哲
文献传递
共聚焦显微内镜对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共聚焦内镜(CLE)下胃黏膜萎缩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伴有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CLE对42例既往患有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对黏膜可疑病变处行CLE扫描,分别给出内镜诊断和共聚焦活体组织学诊断。对扫描部位进行黏膜活检,分别对内镜诊断、共聚焦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LE扫描42例患者获得7200帧图像,清晰显示胃小凹结构、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周围结缔组织和微血管网图像。胃黏膜萎缩表现为单位视野内腺体数目减少、胃小凹间隙增宽;肠化腺体中的杯状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易于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显示:普通内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44%、16%和28%;共聚焦内镜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87%和88%。结论: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全新的诊断工具,可以在内镜检查同时进行活体的虚拟组织学诊断,是诊断胃黏膜萎缩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
王淑芳杨云生韦立新黄锦孟江云彭丽华孙刚卢忠生李明阳令狐恩强郭明洲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共聚焦显微内镜肠上皮化生
犬腹腔主要脏器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查
目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是一项新型的内镜技术,可以在消化内镜检查的同时对消化道粘膜进行活体组织学检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CLE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有利工具。目前有微探头共聚焦(pCLE)和整合共聚焦(iCL...
黄锦杨竞杨云生唐平张修礼王向东李杰
文献传递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应用与研究
本文分析了共聚焦内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并对共聚焦显微内镜的应用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简述,共聚焦内镜作为一种目前最新开发的诊断工具,使内镜检查与在体组织学检查同步。标志着内镜检查从表层走向深层,从形态学到机能组织学的质的飞跃。...
杨云生黄锦令狐恩强
关键词:共聚焦内镜显微内镜图像处理肿瘤细胞
文献传递
表浅食管鳞状上皮瘤变不同诊断方法的评估
目的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内镜,窄带成像内镜(NBI)、放大内镜、自体荧光内镜(AFI)、色素内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等,在疾病的诊断中均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本研究旨在评估表浅食管鳞状上皮瘤变不...
黄锦杨云生卢忠生孙刚王淑芳令狐恩强韦立新
文献传递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器械和配合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器械的选择和配合技术。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389例次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根据异物种类、性质选择不同的医疗器械,采用不同的内镜治疗配合技术,对异物直接取出或使异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结果389例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中,12例为长形异物,主要使用圈套器取出;68例为锐利异物,主要使用鼠齿钳、圈套器等取出;20例为边缘光滑异物,主要使用鼠齿钳、自制兜篮等取出;42例为食团类异物,主要使用鼠齿钳、爪形异物钳等取出或夹碎;130例为食管金属支架,主要使用支架取出器取出;101例为胃结石,主要使用微爆破技术进行碎石;16例为食管黏膜损伤未见异物。结论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成功率高达95%以上。常用器械有圈套器、鼠齿钳、支架取出器和激光光纤等。主要的方法是直接取出或内镜下治疗后使异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孟江云黄锦彭丽华杜红王向东王红斌卢忠生令狐恩强杨云生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器械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研究进展
一、共聚焦内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共聚焦内镜是在标准电子内镜的头端整合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其头端和插入镜管直径为12.8 mm。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时,发射至组织表面的氩离子激光激发波长为488 nm,最大激光输出功率≤1mW。...
黄锦杨云生
关键词:共聚焦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早期胃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