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焕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取样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取样器,包括针筒,针筒内滑动连接有橡胶活塞,橡胶活塞连接有推杆,针筒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台,推杆的侧面设置有与限位台相配合的限位片。针筒的底部连通有注射管,注射管连...
- 贾筠江冠铭吴依芬陈镜塘谭庆麟刘克军郑锐年李壮华李丽萍谭钦全潘学兵蔡彦敏林钦雄黎焕君廖景升赖庆君刘淳何宇郝艳艳卢志斌袁志鹏张汉文叶兆康邵俊伟李浩曾溢蕻张曼曼樊秀杨晓君余雯文陈诗园林顺欢刘琦
-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应用安慰剂及最佳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期为(7.2±1.6)个月,长于对照组的(4.4±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7%,其中3、4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0.0%,其中3、4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有利于强化临床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廖景升刘琦黎焕君贾筠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晚期疗效
- 不同病理类型的左右半结肠癌预后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6例结肠癌患者按照肿瘤病理分型分为A组(低/未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152例、B组(高/中分化腺癌)234例;同时按肿瘤部位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分析肿瘤不同临床病理分型及部位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肿瘤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右半结肠癌患者T分期及N分期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P<0.05);A组病理类型在右结肠癌中更常见(P<0.05)。A组患者5年生存率52.43%低于B组55.77%(P<0.05);右半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53.66%也低于左半结肠癌患者55.24%(P<0.05)。在A组患者中,右半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高于左半结肠癌(52.82%vs 50.71%,P<0.05);而在B组患者中,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4%vs 54.27%,P>0.05)。结论在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中,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好于左半结肠癌;而在高/中分化的腺癌中,右半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左半结肠癌呈降低趋势。
- 黎焕君贾筠刘琦陈志良
- 关键词:结肠癌病理类型预后
- DG方案与D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DG)、多西他赛与顺铂(DP)、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DG组: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g/m2,d1,8。DP组:多西他赛用法同上,顺铂75mg/m2,d1-3;GP组:吉西他滨和顺铂用法同上。化疗每三周重复,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生存期。结果:DG组有效率为45.8%,1年生存率45%,3年生存率9.6%;DP组组有效率为46.2%,1年生存率47%,3年生存率9.9%;GP组组有效率为42%,1年生存率47.5%,3年生存率9.6%(P>0.05)。三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结论:DP与GP方案仍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 莫汉文李丽萍黄梨花林钦雄黎焕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顺铂
- 一线GP与一线特罗凯对晚期肺腺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与一线使用特罗凯靶向治疗对晚期肺腺癌(EGRF突变型)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57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32例选择一线GP化疗,25例选择一线特罗凯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患者的PFS、OS。结果:一线使用GP方案的中位PFS为11个月,一线使用特罗凯的中位PFS为12个月(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线使用GP的中位OS为35个月,一线使用特罗凯的中位OS为34个月(P=0.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一线选择特罗凯治疗在PFS上优于一线选择GP化疗,但总生存时间无优势。
- 黎焕君刘琦贾筠
- 关键词:特罗凯肺腺癌一线治疗
-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比例(MLR)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2胃癌根治术89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以MLR>20%为界,分为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比较这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差别。并从准确性、均一性2个方面分别比较MLR分期与pN分期的预后价值。[结果]MLR低比率组患者较高比率组患者的组织分化好且T分期、N分期、TNM分期早。MLR低比率组术后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2%、68.6%,高比率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5.6%、20.4%(P<0.001)。不同pN分期及不同MLR分期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3-YCS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N分期和MLR分期均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P均<0.001)。ROC曲线显示,MLR分期预测结果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N分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pN分期中不同MLR组间3-YC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MLR受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影响,MLR高比率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MLR与pN是预测胃癌生存的独立因素,MLR分期评估胃癌预后的准确性、均一性与pN分期相当。
- 黎焕君刘琦陈志良赖庆君贾筠
- 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