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鳌

作品数:407 被引量:1,582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45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8篇烧伤
  • 89篇吸入
  • 87篇细胞
  • 78篇烟雾吸入
  • 70篇烧伤后
  • 62篇吸入性
  • 50篇吸入性损伤
  • 46篇氧化氮
  • 46篇一氧化氮
  • 43篇严重烧伤
  • 43篇吸入伤
  • 40篇烟雾吸入伤
  • 36篇烧伤早期
  • 34篇内皮
  • 33篇肠道营养
  • 32篇烟雾吸入性损...
  • 30篇蛋白
  • 29篇代谢
  • 26篇心肌
  • 24篇肠道

机构

  • 3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9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解放军总医院...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重庆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德克萨斯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07篇黎鳌
  • 185篇杨宗城
  • 103篇汪仕良
  • 69篇尤忠义
  • 35篇余斌
  • 32篇何保斌
  • 30篇赵云
  • 29篇刘志远
  • 29篇黄跃生
  • 28篇黄文华
  • 28篇肖光夏
  • 27篇齐顺贞
  • 25篇罗向东
  • 23篇杨宗诚
  • 22篇王凤君
  • 22篇彭代智
  • 22篇谢尔凡
  • 20篇傅琼芳
  • 18篇邵洪
  • 17篇吴雄飞

传媒

  • 6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8篇中华整形烧伤...
  • 3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8篇解放军医学杂...
  • 16篇中华外科杂志
  • 16篇中华烧伤杂志
  • 16篇中华医学会第...
  • 15篇中国危重病急...
  • 9篇全国第三届烧...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重庆医学
  • 4篇国外医学(创...
  • 4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全国外科学术...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18篇2001
  • 25篇2000
  • 46篇1999
  • 48篇1998
  • 79篇1997
  • 36篇1996
  • 16篇1995
  • 22篇1994
  • 12篇1993
  • 18篇1992
  • 33篇1991
  • 12篇1990
  • 9篇1989
4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烧伤早期内皮素的变化及其在肺脏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3
1997年
大鼠烧伤早期内皮素的变化及其在肺脏损害中的作用高建川吴雄飞杨宗城黎鳌罗勤罗向东郭振荣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单位:100037北京,解放军三○四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高建川,郭振荣);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吴雄飞,杨宗城,黎鳌...
高建川吴雄飞吴雄飞黎鳌杨宗城罗向东黎鳌
关键词:烧伤内皮素肺损害
烧伤后不同类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观察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不同时期的瘢痕组织进行Ⅰ、Ⅲ型胶原纤维观察,RIA法对瘢痕组织中的Ⅰ、Ⅲ型前胶原进行检测。结果偏光观察正常皮肤中以Ⅲ型纤维为主,1月以后Ⅰ型纤维明显增加,1年以后的瘢痕组织中几乎全部为粗大的Ⅰ型纤维,极少Ⅲ型纤维。放免结果:Ⅰ/Ⅲ型前胶原比例逐渐增加,但Ⅲ型前胶原的含量仍然较高;晚期瘢痕中Ⅰ、Ⅲ型前胶原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型胶原逐渐增加,Ⅲ型胶原逐渐减少,后期几乎完全为Ⅰ型胶原纤维取代,前胶原的变化与胶原纤维的变化不吻合,不能反映胶原纤维的实际情况。
刘策励赵雄飞黎鳌李世荣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前胶原
G蛋白不同亚型对严重烫伤后活化的补体调控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拟观察烫伤后活化的补体对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调控,特别是信号传递途径中G蛋白的作用。以近交系昆明小鼠18%Ⅲ度蒸汽烫伤为模型,测定不同补体活性血浆培养正常小鼠PMφ...
胡远兵彭代智黄文华黎鳌周新
关键词:分泌功能严重烫伤巨噬细胞
烧伤后血、尿Tamm-Horsfall蛋白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用放免法测定59例严重烧伤病人血尿THP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发现血、尿THP含量明显降低,降低的程度与烧伤严重程度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与BUN、Cr呈显著负相关,与Ccr呈显著正相关。血、尿THP具有变化幅度大,发生早,组织学分型的血、尿THP对严重烧伤后肾脏髓袢及远曲小管损害具有预警意义。
刘德贵杨宗城黎鳌
关键词:烧伤蛋白病理生理学THP
NO在小鼠烧伤后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1999年
目的探讨NO在烧伤后小鼠巨噬细胞(MΦ)功能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MMA等的应用,观察体外培养烧伤后腹腔MΦ(PMΦ)产生NO、PGE2和TNFα的变化,以及对烧伤后PMΦ抑制脾淋巴细胞(SL)增殖的影响。结果烧伤早期MΦ就能产生大量NO,NO能促进烧伤后PMΦ产生PGE2及TNFα,且烧伤后24小时(24PBH)PMΦ可通过产生的NO显著抑制ConA刺激的SL增殖。结论NO在烧伤后MΦ功能变化乃至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
罗高兴涂秋萍彭代智黄文华黎鳌刘敬周新
关键词:烧伤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小鼠
聚合酶链反应与培养表皮细胞异体移植结果的判定被引量:5
1995年
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异体移植后究竟能否长期存活,因无客观的方法证实,目前争议较大。作者采用三种聚合酶链反应体外DNA扩增技术(PCR),对培养表皮细胞异体移植于不同创面的存活情况进行了判定。结果在16例、27个活检标本中均查到了供者细胞的遗传标记,其中最长一例为移植后92天。这表明人培养表皮异体移植后可长期存活。作者认为三种PCR扩增技术各有其优点及不足,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可对人培养表皮细胞异体移植后的转归做出明确的判定。
赵阳兵王旭路淑珍赵雄飞黎鳌
关键词:表皮异体移植皮肤移植
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研究发现,烧(创)伤以后除了机体的代谢变化以外,肠道的结构与功能亦有明显变化,以致影响全身。因而,长期被“冷落”的肠道营养重又被人们重视起来,特别是早期肠道营养。自1985年以来,我们对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作了一系列...
尤忠义汪仕良邵洪余斌余静波朱云王凤君赵云李超志阮仕荣任建安黎鳌
关键词:早期肠道营养肠粘膜
烧伤后血清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995年
烧伤后血清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ChangesofcirculatingN-Acetyl-β-Hexosaminidaseinburnedpatients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刘德贵,杨宗城,黎鳌(第三...
刘德贵杨宗城黎鳌
关键词:烧伤血清肝疾病
大鼠烧伤早期各内脏内皮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为进一步阐明烧伤后内皮素的变化及其在内脏损害中的作用,动态观察了大鼠30%Ⅲ度烧伤血浆、心、肝、肺、肾脏内皮素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PD145065对烧伤大鼠内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大鼠四种脏器每克组...
高建川郭振荣吴雄飞杨宗城黎鳌罗勤罗向东
关键词:内皮素
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膜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膜损伤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在体致伤模型,采用生化法、荧光偏振法分别测定伤后24小时心肌细胞膜磷脂含量、膜脂流动性、膜酶活性及膜脂质过氧化的变化。结果伤后1小时,膜酶活力降低;伤后3小时,心肌细胞膜磷脂含量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加强;伤后6小时,膜荧光偏振度升高,流动性降低。结论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膜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膜磷脂降解,膜流动性降低。这一系列变化互为因果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损害,膜完整性破坏。
迟路湘杨宗城黎鳌
关键词:烧伤细胞膜心肌损伤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