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心肌
  • 6篇动脉
  • 6篇细胞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梗死
  • 3篇代谢
  • 3篇动脉疾病
  • 3篇血小板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充血性
  • 2篇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功能

机构

  • 16篇西安市中心医...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精神卫...

作者

  • 19篇龚敏
  • 6篇辛渭川
  • 6篇马爱群
  • 5篇李涛
  • 4篇张勇
  • 3篇丁辉
  • 3篇卓小桢
  • 3篇马文英
  • 3篇卢群
  • 3篇常海霞
  • 2篇尚磊
  • 2篇白引珠
  • 2篇巩晓宏
  • 2篇廖菽丹
  • 2篇马锋
  • 2篇张环
  • 2篇雷靖祎
  • 2篇马前锋
  • 2篇王磊
  • 2篇田刚

传媒

  • 8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第七届全国老...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代谢异常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的临床特征及左室收缩功能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的临床特征及对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以急性心肌梗死首次住院的患者147例,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征,检测各组患者BNP及LVEF值评价左室功能。结果:77.5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患者入院第2日BNP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各组患者LVE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比例较高;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比糖代谢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
李涛常海霞白净龚敏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心肌梗塞
脐血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诱导下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向心肌样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功能、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产妇脐血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MSCs;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制备成AMI大鼠模型后分为2组,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移植GFP标记的UCBMSCs;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并取心脏组织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CBMSCs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的表达;并进行抗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myocardial capillary density,MC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移植的UCB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对照组无心肌特异蛋白表达;移植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LVFS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梗死周边区MC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移植组为(4.16±0.2)个/HP(×400),对照组为(2.29±0.3)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CBMSCs移植可在大鼠AMI部位存活,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UCBMSCs移植后明显改善AMI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龚敏李涛雷靖祎辛渭川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心肌样细胞血管新生
冠心病230例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肥胖症及非肥胖症血小板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3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28.0kg/m2,或者腰臀比男>0.9,女>0.85为肥胖标准;BMI≤23.9kg/m2为非肥胖标准分为冠心病肥胖症组(n=115)和冠心病非肥胖症组(n=115),并将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冠心病肥胖症组、非肥胖症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变化,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计数对于冠心病的危险性。结果:冠心病肥胖症组血小板计数为[(206.87±52.42)×109/L],高于非肥胖症组[(178.03±60.76)×109/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肥胖症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构成比较非肥胖症组高(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肥胖症组冠状动脉斑块较非肥胖症组更加不稳定。
张勇杨晓强卢群龚敏鲁敏宋艳田刚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梗死(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院的疑诊10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ECG。UCG、CAG检查比较,结果:以CAG手术结果为标准,在101例疑诊心肌梗死患者中ECG异常者占62.3%,诊断率为80%。UCG异常者占60.6%,诊断率为78%。CAG异常者占80.2%(确诊MI患者78例)。结论:证实ECG、UCG、CAG对M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各有特点,对诊断各具有互补之处,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鞠雪涛马文英龚敏朱亚莉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不同阶段巨噬细胞表型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脂质条纹)和发展(进展的复合斑块)不同阶段巨噬细胞不同表型(Phenotype)的变化及表达。方法:将SD小鼠20只喂以高脂饮食,每隔2周分别处死10只,取全部主动脉观察斑块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斑块的稳定性,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用免疫组化法(Immunochemistry)重点观察斑块内巨噬细胞的分型情况。结果:1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斑块面积明显增加。2CD_4^+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明显增加;而CD_8^+无明显变化;3巨噬细胞M1表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明显增加,M_2表型在不同阶段变化不明显。结论:M_1/M_2比例失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相关。
龚敏卓小祯马爱群
关键词:巨噬细胞表型小鼠
两类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比较两类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提供依据。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 A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 B组)、常规治疗+卡维的洛( C组) ,第1 4天均做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 B组、C组HR明显低于A组( P<0 .0 5 ) ,B组、C组HR无明显差异( P>0 .0 5 ) ;2 B组、C组PNN5 0、SDNN、RMSSD均明显高于A组( P<0 .0 5 ) ;C组PNN5 0、SDNN、RMSSD明显高于B组( P<0 .0 5 ) ;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增大HRV,HRV的参数指标均有改善。卡维的洛增大HRV的作用较美托洛尔明显。
龚敏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检查Β受体阻滞剂SDNNHRV
C-反应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8例心绞痛的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时测定血浆hs-CRP水平,然后行单支血管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随访1年,观察早期并发症及晚期再狭窄发生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血浆hs-CRP升高者52人(76%),早期并发症均发生在高hs-CRP水平者。再狭窄发生率为24%,其中血浆hs-CRP正常者4例,占22%;血浆hs-CRP升高者13例,占76%(P<0.01)。结论血浆hs-CRP水平作为炎症标志物反映冠状动脉炎症情况,对PTCA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龚敏杨进锋马文英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再狭窄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3
2005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杏叶制荆治疗CHD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脂、PAF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银杏叶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PAF及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D)水平;结论:银杏叶制剂有利于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斑块的稳定。
龚敏张卫萍白延
关键词:银杏叶制剂冠心病患者血脂
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慢性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50例,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和空腹血糖。IR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表示,IAI=I/空腹血浆胰岛素(FIS)×空腹血糖(FBG)。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观察(对照组)。结果:①基础状态下心衰患者组较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不同心功能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AI)有显著性差异(P<0.05),IAI随心衰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减低。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重。
龚敏李涛马爱群
关键词: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2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及入院时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与严重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 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P<0.01)水平较高,且短期死亡的风险也增加(P<0.01).严重心律失常多出现于发病早期(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发病时间≤12 h(OR=0.50,95%CI:0.10~1.45,P=0.04)、短期死亡(OR=6.45,95%CI:3.21~13.73,P<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阳性(OR=2.65,95%CI:0.84~4.56,P=0.02)密切相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时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
常海霞巩晓宏尚磊辛渭川马锋丁辉龚敏张环雷靖祎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马东侠何琳张军科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