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绪元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颅脑
  • 6篇血肿
  • 5篇脑损伤
  • 5篇开颅
  • 5篇出血
  • 4篇术后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外伤
  • 4篇颅脑损伤
  • 4篇颅内
  • 3篇动脉
  • 3篇血肿清除
  • 3篇引流
  • 3篇引流术
  • 3篇手术
  • 3篇内血肿
  • 3篇内压
  • 3篇疗效
  • 3篇颅脑外伤

机构

  • 14篇泰州市第二人...
  • 13篇姜堰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市第一人...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27篇丁绪元
  • 16篇李粉根
  • 12篇钱中琪
  • 7篇王树林
  • 6篇杨少峰
  • 6篇邓华
  • 5篇刘大军
  • 4篇申杰
  • 4篇杨少峰
  • 3篇刘大军
  • 2篇高博
  • 2篇邓华
  • 2篇王树林
  • 1篇付文举
  • 1篇姚昱
  • 1篇顾懿宁
  • 1篇刘玉林
  • 1篇王宝华
  • 1篇王国喜
  • 1篇李花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0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观察组NIHSS评分及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能缩短血肿引流时间,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对其预后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作用。
孙卫荣丁绪元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清除率
开颅术后迟发性多发颅内血肿7例报道
2009年
2004至2007年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957例,发生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59例(6.2%),开颅术后迟发性多发颅内血肿7例,占颅内迟发性血肿11.9%。发现后均立即采取二次手术充分减压,清除血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大军丁绪元周岱王树林杨少峰邓华钱中琪
关键词:颅内血肿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后
妇科急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6例分析
2001年
丁绪元
关键词:误诊急性阑尾炎
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外伤(S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SCT病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标准SLTC手术,研究组35例实施改良标准SLTC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结局,术后1 d和5 d颅内压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GOS良好率71.43%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92,P<0.05)。研究组术后1、5 d颅内压水平分别为(24.10±2.45)mmHg、(11.25±1.34)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46±2.58)mmHg、(14.03±1.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8、8.208,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6,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的情况紧急,可采取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有效降低颅内压水平,减少多种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钱中琪丁绪元杨少峰刘大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并发症
早期小骨窗开颅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碎吸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80例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入院后 2~ 6小时内经小骨窗行血肿碎吸术 ,残余血块以尿激酶溶解 ,冲洗引流。结果 :术后近期复查头颅CT ,血块基本清除 ,恢复快。结论 :早期小骨窗开颅碎吸血肿辅以尿激酶溶解血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满意。
李粉根丁绪元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小骨窗开颅
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询其意愿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28天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巴氏指数(BI)和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28天,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巴氏指数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2.22%,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申杰李粉根丁绪元王树林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相关问题的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所遇的问题。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200例应用经皮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过程中所遇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置管顺利,无任何并发症172例,置管失败4例,其中误入动脉2例,穿刺部位渗血、渗液15例,留置导管阻塞8例,导管脱落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结论: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首选方式早已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置管失败、血气胸、留置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风险。熟练掌握该技术,熟悉各种并发症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将此技术运用于广大患者。
李国胜李粉根钱中琪丁绪元杨少峰沈锦明陈建行王鸿吉范崇晔
关键词:血气胸导管相关性感染
立芷雪联合洛赛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立芷雪联合洛赛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立芷雪联合洛赛克治疗,对照组单用洛赛克治疗,均连用3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55%、84·62%,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立芷雪联合洛赛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
丁绪元王树林李粉根杨少峰邓华姚昱
关键词:立芷雪洛赛克重型颅脑外伤上消化道出血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骨缺损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颅骨修补术的实施时间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实施3个月后待患者病情稳定进行颅骨修补,早期组则在去骨瓣减压术实施3个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比较两组神经功能、MCA血液流速、生存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缺损侧MCA血液流速、KPS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ZP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2.68%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4.88%vs 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骨缺损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疗效较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侧动脉血液循环,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江夕庆丁绪元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骨缺损神经功能
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干预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50例,6~8h内及时行冠状切口双额骨瓣或扩大翼点额颞顶开颅,清除血块及碎裂失活脑组织,去除骨瓣减压。结果治愈40例,好转5例,死亡5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应早期手术干预,行双侧冠状开颅或双额颞大骨瓣开颅充分减压,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李粉根王树林杨少峰丁绪元邓华钱中琪刘大军
关键词:脑挫裂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