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彬
-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沉默EZH2诱导舌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对舌鳞癌细胞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舌鳞癌Tca-8113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EZH2小干扰RNA(EZH2 siRNA1、EZH2 siRNA2)及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A-N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H2表达水平,筛选干扰效果较好的EZH2 siRNA2继续研究。将转染EZH2 siRNA2后的Tca-8113记为EZH2 siRNA2组,同时以不做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用8 Gy剂量照射转染siRNA对照组和EZH2 siRNA2细胞,并依次命名为照射组和联合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活性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siRNA-NC组和EZH2 siRNA2组细胞用0、2、4、6、8 Gy剂量照射处理后,细胞克隆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结果 EZH2 siRNA1、EZH2 siRNA2均能够干扰舌鳞癌细胞中EZH2的表达,且EZH2 siRNA2干扰效果最好(tmRNA=8.660,PmRNA〈0.01;t蛋白=2.883,P蛋白〈0.05)。下调EZH2 siRNA2组细胞凋亡率为(29.90±1.64)%,联合组凋亡率为(38.17±1.5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5),同时下调EZH2还可以降低p-STAT3水平,促进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干扰EZH2表达后Tca-8113细胞辐射增敏比为1.668。结论 干扰EZH2表达能够协同放疗促进舌鳞癌细胞凋亡,抑制舌鳞癌细胞增殖,增加舌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 方政袁惠芳赵军方孙明磊乔彬吴大鹏李新明孙强
- 关键词:舌鳞癌放疗凋亡EZH2
- Kappa-肌动蛋白与细胞核增殖抗原在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 探讨Kappa-肌动蛋白(Kappa-actin)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80例舌癌组织中Kappa-actin与Ki-67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分析Kappa-act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appa-actin及Ki-67在舌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5%、78.8%,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同时,Kappa-actin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P>0.05).结论 Kappa-actin参与舌癌进展过程,其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
- 乔彬谢卫红高宁付坤方政
- 关键词:舌癌细胞核增殖抗原
-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状态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CanPatrolTM CTC-二代捕获技术联合RNA多重原位杂交分析(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ISH),检测32例OSCC患者术前1 d外周循环血中的肿瘤细胞。CTCs将根据EMT的相关标志物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根据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检测出的CTCs分为上皮型CTCs(epithelial CTCs,e-CTCs),混合型CTCs(epithelial-mesenchymal-mixed CTCs,mix-CTCs)及间质型CTCs(mesenchymal CTCs,m-CTCs)。CTCs总数为198,其中e-CTCs为56(28.3%),mix-CTCs为128(64.6%),m-CTCs为14(7.1%)。每位患者的CTCs平均数值为(6.19±6.07),其中包括e-CTCs为(1.75±1.91),mix-CTCs为(4.00±5.77)和m-CTCs为(0.44±0.63)。CTCs总体数值与mix-CTCs数值相关(r^(2)=0.908,P<0.001)。e-CTCs数值与淋巴结有无转移(r^(2)=0.278,P<0.05)和TNM分期(r^(2)=0.278,P<0.05)相关。CTCs总体数值与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r^(2)=0.252,P<0.05)相关。结论:mix-CTCs和e-CTCs数值可能对OSCC的进展其重要作用,CTCs可能作为OSCC预测预后的潜在指标。
- 李杨李雯陈茁李帅泽乔彬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脂多糖结合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别检测LBP在48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130名OSCC患者和9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LBP质量浓度,分析LBP与OSCC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LBP质量浓度在OSC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BP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P<0.001),并且LBP与OSCC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未发现LBP与OSCC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有关(P>0.1)。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发现CD204在OSCC中有类似的结果。与正常人相比,OSCC患者血清中LBP质量浓度升高(P<0.001),并与OSCC的肿瘤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关(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P<0.001),LBP血清质量浓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733μg·mL^-1,特异性93.3%,敏感性80.0%。结论LBP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其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提示LBP在OSCC的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黄俊文乔洁梅子陈茁李杨乔彬
- 关键词:脂多糖结合蛋白口腔鳞状细胞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康复新液对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预防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饭后含漱康复新液,每天3次,连续7 d。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口腔感染发生率、口腔清洁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分别为(16.48±2.93)ng/L、(141.82±42.21)μg/L、(11.51±2.9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8±3.33)ng/L、(162.70±38.09)μg/L、(13.30±2.7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01;t=2.891,P=0.005;t=3.549,P<0.001)。观察组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28)。观察组术后口腔清洁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9,P=0.03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49)。结论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使用康复新液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口腔感染风险,改善口腔清洁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董雪红乔彬
- 关键词:口腔颌面肿瘤康复新液口腔感染口腔护理
- 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侵袭、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因的表达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OSCC中Galectin-3 m RNA和蛋白表达;人OSCC Tca8113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Galectin-3转染组,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OSCC中Galectin-3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RNA干扰Galectin-3表达后Tca8113细胞中Galectin-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alectin-3转染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能力及MMP-2、MMP-9、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结论抑制OSCC中Galectin-3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方政邱峰赵军方孙强乔彬李光辉李新明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凋亡
- 复合人工骨在上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型(EH)人工骨材料在个性化重建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入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例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使用EH复合型人工骨接受上颌骨重建的患者,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7~66岁,中位年龄49岁。术后随访时间为5~22个月。结果 6例患者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对外观和功能结果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第7个月时因为人工骨的暴露并反复感染而最终选择取出该植入物。结论 EH复合型人工骨可以修复上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重建上颌骨的形状。
- 朱清李帅泽李杨陈茁乔彬
- 关键词:上颌骨重建数字化技术人工骨个性化设计
- 协同护理模式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口腔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在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66.71±7.85)分、(48.61±6.14)分、(63.75±8.74)分、(63.29±8.50)分、(65.76±9.48)分、(55.34±8.12)分、(57.34±9.04)分、(54.07±8.6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4±8.09)分、(43.97±5.72)分、(58.64±8.34)分、(55.86±8.34)分、(64.83±9.89)分、(46.05±8.21)分、(53.49±8.96)分、(45.80±7.61)分(t=2.159,P=0.033;t=4.251,P=0.001;t=3.245,P=0.002;t=4.788,P=0.001;t=0.523,P=0.602;t=6.181,P=0.001;t=2.322,P=0.022;t=5.521,P=0.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0.08±9.69)分、(49.76±8.0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05±9.72)分、(52.88±8.41)分(t=2.780,P=0.006;t=2.057,P=0.04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32.59±3.67)分、(25.97±3.86)分、(33.49±3.91)分、(24.15±3.2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0±3.32)分、(21.02±3.79)分、(28.05±3.87)分、(20.14±3.57)分(t=8.630,P=0.001;t=7.028,P=0.001;t=7.592,P=0.001;t=6.385,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4±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1±7.75)分(t=4.877,P=0.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董雪红乔彬
- 关键词:口腔癌协同护理模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 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评估及再次气管插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气囊漏气试验联合呼吸训练器试验在评估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中的作用,分析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依据其在拔管前是否进行气囊漏气试验及应用简易呼吸训练器评估分为试验组(226例)和对照组(242例)。结果试验组自主呼吸试验次数为(1.50±0.53)次,对照组为(1.40±0.8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7,P=0.116)。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31%、再次气管插管率为1.77%、气管切开率为0.88%、ICU入住时间为(4.10±1.35)d、死亡率为0.44%,均低于对照组的15.70%、10.74%、9.50%、(7.42±5.31)d、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3,P<0.001;χ^2=15.687,P<0.001;χ^2=17.170,P<0.001;t=9.406,P<0.001;χ^2=5.080,P=0.024)。气囊漏气试验联合呼吸训练器试验在评估试验组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54%、62.50%。手术时间≥5 h、出血、大块皮瓣重建、气道周围水肿、术前行放疗导致周围局部解剖学变化或纤维化、肺部误吸是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χ^2=166.992,P<0.001;χ^2=50.074,P<0.001;χ^2=75.447,P<0.001;χ^2=115.354,P<0.001;χ^2=22.127,P<0.001;χ^2=24.193,P<0.001)。再次气管插管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4.09±27.10)h、ICU入住时间为(11.59±5.60)d、死亡率为20.00%,均显著高于未再次气管插管组的(5.22±1.32)h、(5.00±1.73)d、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5,P<0.001;t=6.425,P<0.001;χ^2=55.537,P<0.001)。结论对于口腔癌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可采用气囊漏气试验及呼吸训练器试验评估患者气道梗阻情况及呼吸肌力量,准确掌握拔管时机。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再次气管插管高风险患者,降低再次气管插管的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徐震亚徐娜郭铁乔彬冯敏李月霞孙荣青
- 关键词:口腔癌气管插管
-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共识被引量:28
- 2020年
-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行之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减少术后复发,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等优点;但临床上由于适应证把握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开窗治疗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文献报道的最高失败率为32.6%。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开窗术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总结国内外文献和汇集部分国内著名专家的诊治经验,形成“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共识”。此共识提出开窗术的3个要素为开窗口的建立、囊肿塞维持开窗口以及定期冲洗;开窗术的适用范围包括颌骨囊肿和囊性成釉细胞瘤等;需要规范开窗位置、开窗口大小以及囊肿塞制作与放置等重要操作步骤;对疗效评判采用全景片或锥形束CT观察术前、术后囊腔的变化较为客观;二期手术宜在病灶显著缩小>50%,或远离累及的重要结构5mm左右时实施;对于病灶牙,应根据病灶与牙的关系以及牙的类型,分别予以处理。
- 陶谦何悦刘冰侯劲松南欣荣张彬张磊涛乔彬
- 关键词: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疗效判定二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