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世亭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推拿
  • 6篇中医
  • 5篇亚健康
  • 5篇亚健康状态
  • 5篇健康
  • 4篇小儿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治疗小儿
  • 2篇特定穴
  • 2篇推拿疗法
  • 2篇推拿治疗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医治疗
  • 2篇西医
  • 2篇疗效
  • 2篇技法
  • 2篇技法研究
  • 2篇便秘

机构

  • 17篇黑龙江中医药...
  • 12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9篇于世亭
  • 11篇王军
  • 9篇尹航
  • 6篇谭曾德
  • 5篇高利权
  • 5篇潘军英
  • 5篇刘艳
  • 4篇宋仲涛
  • 4篇张可心
  • 3篇丁玉鑫
  • 3篇王先滨
  • 2篇肖卫
  • 2篇秦克力
  • 2篇徐志昌
  • 1篇于致顺
  • 1篇冯铁为
  • 1篇客蕊
  • 1篇吴建丽
  • 1篇谭增德
  • 1篇陈寿龙

传媒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七届国学国...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痰湿与妇科疾病的关系探讨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防治被引量:17
2020年
在中医理论中,痰湿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痰湿病理因素又与痰湿体质关系密切,素体为痰湿体质的女性更易受到痰湿病邪的侵袭而患有相关的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疾病,依据其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典型症状可将其与中医妇科疾病中月经病、妇科杂病等联系起来。而PCOS的发病因素复杂多变,治疗过程漫长缠绵,这些又与痰湿的病理特性吻合。该文以论述痰湿因素、痰湿体质与妇科疾病三者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痰湿型PCOS的发生发展与临床表现,并针对痰湿因素或痰湿体质来阐述相关的中医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证实中医治疗方法在PCOS的临床施治中切实可行提供有力支持。
彭艳原颖史蓓蓓王婷于世亭尹艳冯铁为孙志新
关键词:痰湿体质中医治疗
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以及治疗20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锌浓度水平、胃动素、胃泌素、食欲调节因子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食后腹胀、纳呆食少、大便异常和面色萎黄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食后腹胀、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和大便异常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Ghrelin、NPY和Lep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NPY、Ghrelin浓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而Leptin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40/53)](χ^(2)=4.283,P=0.039)。观察组复发率为3.77%(2/53)(40/53)略低于对照组9.43%(5/53),但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7,P=0.241)。结论“以脉调气”理论指导下的脏腑推拿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食欲、调节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胃动素、血锌含量、胃泌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于世亭王先滨张明明张可心吕娜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干预的比较研究与评价
随着社会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WHO最新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球亚健康人口总比例达75%,真正健康的只有5%。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在研究和采取很多干预手段,很多方式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然...
王军于世亭刘艳高利权谭增德潘军英宋仲涛尹航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发病机制治未病思想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干预的比较研究与评价
本文综述了随着社会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WHO最新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球亚健康人口总比例达75%,真正健康的只有5%.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在研究和采取很多干预手段,很多方式也取得较好...
王军于世亭刘艳高利权谭增德潘军英宋仲涛尹航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干预效果
文献传递
循证推拿学与《按摩与导引》临床研究报导的质量评价
2012年
目的:从循证推拿学的角度评价《按摩与导引》杂志刊载文章所反映出的推拿临床研究质量,并向国内推拿临床研究工作者介绍循证医学及其意义。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1999年和2000年~2009年两时期《按摩与导引》刊载的所有临床研究性的文章,并就其中标明采取了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的文章,按照RCT、CCT纳入标准,统计RCT及CCT文章的数量,比较两时期临床研究性文章的质量。结果:发现1990年~1999年RCT(40篇)仅占临床研究性文章(87篇)的45.97%,CCT(6篇)占6.89%;2000年~2009年RCT(227篇)占临床研究性文章(458篇)的49.56%,CCT(34篇)占7.42%。比较两时期临床研究性文章,RCT提高了3.59%,CCT提高了0.53%。结论:提示改进推拿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对提高推拿临床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王军刘艳谭曾德高利权于世亭宋仲涛潘军英尹航
关键词:RCTCCT
现代小儿推拿名家技法研究分析与总结
目的:通过对现代小儿推拿名家特色技法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现代小儿推拿名家的学术思想、技法特点及临床应用,发展和完善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使理、法、术完美结合,明确小儿推拿临床治疗小儿疾病时的实用性。 方法:应用文献学方法,...
于世亭
关键词:小儿推拿临床文献研究
文献传递
推拿特定穴治疗便秘疗效及对患儿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推拿特定穴治疗便秘疗效及对患儿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便秘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清大肠组(n=30),下推七节骨组(n=30)以及联合组(n=20),给予清大肠组患儿清大肠推拿,下推七节骨组给予患儿下推七节骨治疗,联合组则予以清大肠联合下推七节骨进行推拿治疗。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儿胃肠电图仪检查指标以及胃肠激素[P物质、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清大肠组与下推七节骨组(P<0.05);粪便性状分级均增加,且联合组>下推七节骨组>清大肠组(P<0.0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90.00%)>下推七节骨组(83.33%)>清大肠组(60.00%)。治疗后三组患儿降结肠与乙状结肠的波幅及频率均增加,且联合组最高,下推七节骨组次之,清大肠组最低(P<0.05)。另外治疗后三组患儿的MTL与P物质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水平高于清大肠组与下推七节骨组(P<0.05);三组患儿的NO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水平低于清大肠组与下推七节骨组(P<0.05)。结论:清大肠推拿联合下推七节骨治疗小儿便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同时有利于改善肠动力及胃肠激素水平。
于世亭王先滨张可心秦克力崔永会丁玉鑫
关键词:小儿便秘推拿特定穴P物质胃动素
基于中医保健推拿提高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研究与评价
:研究中医保健推拿对提高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保健推拿前后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改善程度,探索以生存质量评价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途径. 方法: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为测评工具.应用方便...
王军刘艳谭曾德于世亭尹航
关键词:老年人亚健康状态中医保健推拿疗法
推拿特定穴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推拿特定穴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2021年2月-2022年4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实证便秘患儿分为清大肠组(40例)和下推七节骨组(40例),另选取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40例)。清大肠组给予清大肠推拿方法治疗,下推七节骨组给予下推七节骨推拿方法治疗,均共治疗5 d,健康对照组推拿方法同清大肠组,共治疗1 d,并随访至第5 d。结果下推七节骨组治疗5 d后的总有效率高于清大肠组(95.00%vs 80.00%,P<0.05)。与清大肠组比较,下推七节骨组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腹痛、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较短,每周排便次数较多(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 d后,2组Wexner便秘积分、Bristol粪便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下推七节骨组低于清大肠组(P<0.05)。治疗前,下推七节骨组、清大肠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频率及波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3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频率及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健康对照组降结肠、直肠频率及波幅高于下推七节骨组、清大肠组,下推七节骨组降结肠、直肠频率及波幅高于清大肠组(P<0.05)。治疗前,下推七节骨组、清大肠组血清胃泌素(GAS)、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下推七节骨组、清大肠组血清GA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SP、VI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清大肠和下推七节骨推拿方法均可调节实证便秘患儿胃肠激素,缓解炎症反应,但相比清大肠推拿方法,下推七节骨可更好地改善患儿胃肠电图,进而可促进患儿便秘症状的改善。
于世亭王先滨张可心杜晔王婷客蕊张明明
关键词:实证大肠胃肠电图胃肠激素
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治疗效果,并采用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评价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5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门德尔松手法训练,两组均治疗14 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和14 d分别采用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评价,同时在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23/25),对照组80.0%(20/25)。两组患者治疗后床边吞咽量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前与疗后1 d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前与疗后1 d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均有效,同时体现了浮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起效快、疗效持久的特点。
朱世婷陈静付豪于世亭
关键词:吞咽障碍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