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海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颞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并发症被引量:2
- 1995年
- 颞叶切除术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但作为一破坏性手术,也可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认知及精神等方面的副作用。本文就该手术并发症加以综述。
- 高翔仝海波
- 关键词:颞叶切除术癫痫并发症
- 脊髓背根神经入口处损毁术的临床应用
- 1996年
- 采用脊髓背根神经入口处(dorsal root entry zone, DREZ)损毁术治疗臂丛神经根55性撕脱伤后疼痛2例。手术先切除C4-7椎板,剪开硬膜暴露已撕脱C4-7节段后根神经及确定中间外侧沟后,将射频针与垂直方向呈25°夹角插入该段脊髓左侧的中间外侧沟2mm深,损毁温度为75℃,时间15秒,每间隔1mm行一损毁灶,共计行15个损毁灶。术后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但对侧肢体感觉轻度减退,2个月后恢复。DREZ损毁术的镇痛机制与破坏DREZ区过度活跃的神经元细胞,改变Lissauer束在此区域的调节作用,破坏脊髓丘脑柬和脊髓网状束的细胞起源有关。DREZ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减少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高翔江澄川顾玉东仝海波
- 全文增补中
- 星形胶质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 1995年
- 星形胶质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仝海波,刘健,许凯黎,周范民随着现代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已从细胞学水平进入到了分子水平,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的异常增多,缺失,转位及癌基因的激活、抗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
- 仝海波刘健许凯黎周范民
- 关键词:星形胶质瘤分子生物学
- 脑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进展
- 1993年
-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主要是由于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震颤、僵直、少动及姿态和平衡反射的丧失为主要表现。抗胆碱能药及多巴胺类药物能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 仝海波江澄川唐镇生
-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脑移植
- 脑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
- 周范民刘健史眩泉许凯黎施达仁张荣仝海波周良辅唐镇
- 该研究分析脑瘤中基因的扩增,mRnA的表达,17P片段的丢失与P53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国外Bernstein1993年首次报道在人星形胶质瘤中C-erbB2蛋白增强表达。Poreter的瘤基因与抑瘤基因尚无报道。该...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肿瘤DNA探针基因诊断探针诊断神经胶质瘤
- 胚脑组织的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
- 1994年
- 本实验对胚脑组织进行了冷冻保存、培养和移植,以观察冻存后的胚脑组织在体外及宿主脑内继续生长、分化的情况。结果显示:培养4~5小时后细胞贴壁,1天后开始有轴突长出,在所有贴壁细胞中,有50%~58%能继续经培养后存活。把经冻存的胚脑细胞移植到幼鼠脑内,40~45天后尼氏染色切片观察,细胞形态正常,与周围宿主脑区有明显的界限。本实验证实冻存的胚脑组织复苏后仍保持继续生长、分化和建立突触联系的特性。
- 应其龙唐镇生江澄川仝海波
- 关键词:冷冻保存
- 丘脑胶质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1994年
- 1983年至1993年,作者等收治经病理证实的丘脑胶质瘤30例,其中活检8例,常规开颅手术切除肿瘤15例,CT定位开颅显微激光切除肿瘤7例,无手术死亡,2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5年),15例生存,平均生存2.8年,10例死亡,平均生存0.9年。作者认为无颅内压增高、占位效应不明显的丘脑胶质瘤首选活检加放疗;颅内压增高严重,占位效应明显者宜开颅切除肿瘤。肿瘤较小者选择立体定向显微激光技术切除可获得较高的术后生存质量;肿瘤较大者以常规开颅手术切除为佳。
- 万经海江澄川仝海波
- 关键词:胶质瘤外科手术丘脑胶质瘤脑肿瘤
- 丘脑基底节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1995年
- 作者自1983年至1993年共手术治疗丘脑基底节肿瘤46例。其中,姑息性手术2例,活检12例,常规开颅切除肿瘤20例,立体定向手术切除12例,术后症状改善25例,无变化12例,恶化8例,死亡1例。主张无颅高压的丘脑基底节肿瘤首选定向活检与放射治疗;有颅高压者须切除肿瘤,其中立体定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生存质量。
- 江澄川万经海潘力仝海波
- 关键词:脑肿瘤外科手术
- 丁胱亚磺酰亚胺对胶质瘤细胞GSH修饰作用的实验研究
- 1997年
- 利用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株及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了巯基修饰剂丁胱亚磺酰亚胺(BSO)对其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离体还是整体用药,BSO均能降低胶质瘤细胞的GSH含量。
- 江澄川仝海波高翔金一尊唐镇生田新华
- 关键词:丁胱亚磺酰亚胺谷胱甘肽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