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欢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异化
  • 1篇召唤
  • 1篇召唤结构
  • 1篇人物刻画
  • 1篇生平
  • 1篇诗文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能力
  • 1篇思维培养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义
  • 1篇主题分析
  • 1篇小说
  • 1篇理工
  • 1篇理工科
  • 1篇理工科大学生
  • 1篇理科

机构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任欢
  • 1篇袁庆玲

传媒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英美文学素养与高校理科生创新思维培养被引量:1
2012年
以广西桂林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为样本,对英美文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证分析表明:理工科大学生英美文学水平总体不高,创新思维能力呈中等水平;选(必)修英美文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英美文学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呈中度正相关。因此,理工科院校应倡导学生重视自身英美文学素养的提高,并积极开设英美文学选(必)修课程,努力推进专业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
任欢袁庆玲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从人物刻画看豪威尔斯否定的女性主义观——浅析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伊蒂萨》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主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坛领军人物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伊蒂萨》中的人物描写。小说通过对传统人物的嘲讽描写,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心理情态和行为动机,体现了豪威尔斯对当时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萌芽的敏锐洞悉,以及他对此所持的否定态度。
任欢
《纽约三部曲》中的异化主题分析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奥斯特在作品中对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的揭露以及对其出路的思考和探求,赋予了他当代美国小说家所罕有的哲学深度,被称为“美国当代最能给人们以智...
任欢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异化
文献传递
傅亮研究
文章试图对傅亮及其诗文作品做一个全面的整体研究。联系傅亮家世、刘宋时期士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当时的文艺创作之风研究傅亮其人及作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前言回顾傅亮基本情况及前人研究状况综述,并说明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任欢
关键词:家世生平诗文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裂缝》的两性关系建构被引量:2
2011年
多丽斯·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备受中西方学者关注,特别是她的新作《裂缝》出版以来,评论界众说纷纭。然而,就这部小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并不见多,观点集中在女性主义和两性关系和谐的主题上。本文通过对《裂缝》的文本细读,试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揭示莱辛对男主女从关系的意义建构,进一步丰富对作品的解读。
任欢
关键词:《裂缝》召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