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佳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多态
  • 4篇微卫星
  • 3篇动物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
  • 3篇致衰老
  • 3篇实验动物
  • 3篇衰老
  • 3篇微卫星标记
  • 3篇半乳糖
  • 3篇D-半乳糖
  • 2篇新西兰兔
  • 2篇引物
  • 2篇引物筛选
  • 2篇日本大耳白兔
  • 2篇衰老大鼠
  • 2篇中药
  • 2篇自由基
  • 2篇微卫星DNA
  • 2篇近交

机构

  • 1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余佳
  • 13篇陈民利
  • 12篇肖慧
  • 10篇潘永明
  • 9篇蔡月琴
  • 7篇陶涛
  • 4篇谢日青
  • 4篇屠珏
  • 4篇朱科燕
  • 4篇冷晓霞
  • 3篇朱亮
  • 3篇鲁挺
  • 3篇应华忠
  • 3篇艾秀峰
  • 2篇徐孝平
  • 2篇王德军
  • 1篇徐剑钦
  • 1篇周卫民
  • 1篇林琳

传媒

  • 4篇中国比较医学...
  • 4篇第五届中国中...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Zoolog...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PD标记技术用于WHBE兔近交系培育中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大耳白黑眼兔近交系培育中的遗传监测作用。方法选用F4、F5、F6和F7代共70只WHBE兔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其中25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 3.2统计软件对共检测到的584个扩增片段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①F4代扩增得到124条片段,F5代扩增得到150条片段,F6扩增得到152条片段,F7代扩增得到158条条带;其中F4代与F5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05,F5代与F6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19,F6代与F7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25。②F4代与F5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7674,F5代与F6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7984,F6代与F7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8092。结论随着WHBE兔近交培育代数的增加,遗传相似度呈上升趋势,说明RAPD技术可以用于WHBE兔近交系培育的遗传检测。
蔡月琴屠珏余佳肖慧潘永明鲁挺陈民利
实验免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实验兔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并对RAPD引物进行筛选优化。方法以白毛黑眼(WHBE)兔,日本大耳白(JW)兔,新西兰(NZW)兔为实验材料,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摸索出最佳的Mg^2+,dNTP,Taq酶,引物和DNA模板的浓度,并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合实验兔RAPD反应的引物。结果最优RAPD—PCR反应体系为:在20山的反应体系中,Mg^2+1.5mmol/L,dNTP0.25mmol/L,Taq酶1.25U,引物5μmol/L,模板DNA40ng。60个RAPD引物中剔除了重复性差,条带模糊的引物后,有25个引物稳定,扩增出来的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25个引物和建立的PCR体系可应用于实验兔的RAPD反应。
余佳蔡月琴肖慧陈民利
关键词:实验兔RAPD引物筛选
微卫星标记对封闭群和近交第五代WHBE兔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分析比较封闭群白毛黑眼(WHBE)兔和近交第五代(F5)WHBE兔的微卫星结构的变化,寻找针对WHBE兔品系的遗传监测基因位点并应用于实际监测。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封闭群和近交F5代WHBE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对比。结果在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微卫星引物。封闭群WHBE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344个,平均杂合度为0.495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30,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683,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为0.9980;近交F5代WHBE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132个,平均杂合度为0.38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241,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264,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为0.9933。在10个封闭群WHBE特有的等位基因中(与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DNA多态性比较),其中7个微卫星位点的8个等位基因为封闭群与近交F5代WHBE兔所共同特有。近交F5代WHBE兔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均比封闭群低,说明经过5代培育,近交F5代的基因纯合度高于封闭群,具有更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本研究选取的21个微卫星位点中的11个适用于WHBE兔近交系培育的遗传监测。
朱亮应华忠陈民利蔡月琴余佳肖慧陶涛潘永明
关键词: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
微卫星标记对封闭群和近交第五代WHBE免的遗传分析
分析比较封闭群白毛黑眼(WHBE)兔和近交第五代(F5)WHBE兔的微卫星结构的变化,寻找针对WHBE兔品系的遗传监测基因位点并应用于实际监测。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封闭群和F5代WHBE兔进行遗...
朱亮应华忠陈民利蔡月琴余佳肖慧陶涛潘永明
关键词:实验动物封闭群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态性
文献传递
微卫星标记对WHBE兔封闭群、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封闭群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新西兰兔(NZW兔)基因组存在的微卫星结构,研究WHBE兔封闭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WHBE兔封闭群、Jw兔和NZW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对比。结果根据初步结果,在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引物。WHBE兔封闭群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402个,平均杂合度为0.4810;J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6077个,平均杂合度为0.5039;NZ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537个,平均杂合度为0.5334。WHBE兔封闭群在11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05,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613,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高达0.9973。在11个微卫星座位中,9个位点上出现了WHBE兔封闭群特有等位基因,其中在Sat2、Sat5、Sat7、Sat12、Sat13、Sat16、S0144和INRACCDDV0003八个位点上WHBE兔封闭群的特有等位基因为一个,在sat8位点上为两个。结论WHBE兔8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均比JW兔及NZW兔低,说明WHBE兔群体的基因纯合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系,具有更优的遗传稳定性。9个WHBE兔特有的等位基因可作为区分WHBE兔封闭群和其它两个品系实验兔的分子标记。
陈民利蔡月琴陶涛余佳肖慧朱亮徐孝平王德军应华忠
关键词: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微卫星DNA多态性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行为学观察及中药干预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行为学情况,并探讨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每日一次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100 mg/kg。诱导大鼠衰老模型,连续7周,观察衰老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空间记忆能力、主动回避遭受电击能力、探究活动等行为学表现和学习记忆能力,并用抗衰老片与首乌延寿片进行干预,观察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模后,衰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P<0.01),水迷宫试验探索路径长度和搜台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旷场试验移动路程长度和直立次数显著减少(P<0.01),穿梭回避试验平均潜伏期、进入错误区时间显著增加(P<0.05,P<0.01)。给予抗衰老片与首乌延寿片干预后,衰老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P<0.01),水迷宫试验探索路径长度和搜台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旷场试验移动路程长度和直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穿梭回避试验平均潜伏期、进入错误区时间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对新环境探索能力下降,学习记忆力下降;抗衰老片与首乌延寿片等中药可有效增强衰老模型大鼠的行为活动,提高衰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谢日青陶涛陈民利朱科燕潘永明周卫民冷晓霞肖慧艾秀峰余佳
关键词:D-半乳糖记忆能力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体征和骨髓DNA含量的改变与中药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皮肤状况、饮食嗜好及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中药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7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观察衰老大鼠的一般症状和体重变化,测定其皮肤含水量、糖水消耗量和骨髓细胞DNA含量,并用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进行干预,观察中药对衰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结果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后,逐渐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精神不振、嗜睡、被毛卷曲枯黄、光泽欠佳、尾部出现色素斑点等衰老症状,并在造模第5周出现体重下降,造模7周后,衰老大鼠的皮肤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骨髓细胞的DNA含量亦明显减少(P<0.01);给予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衰老症状,缓解体重的下降,显著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P<0.01),同时,明显提高骨髓细胞DNA含量(P<0.05)。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衰老体征明显,机体抗DNA损伤的能力下降,而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等中药可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大鼠的衰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有关。
肖慧陶涛陈民利冷晓霞潘永明朱科燕谢日青艾秀峰余佳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大鼠中药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肝肾功能和自由基代谢与中药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探讨中药的干预作用及其抗衰老的机制。方法大鼠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造模7周,建立大鼠衰老模型,造模同时,用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进行干预,测定试验大鼠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SOD、MDA、Na+-K+-ATPase和Ca++-Mg++-ATPase等自由基代谢指标。结果造模7周后,模型对照组衰老大鼠TG、BUN明显升高(P<0.05,P<0.01),AST、ALP、CREA呈上升趋势(P>0.05),肝、肾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Na+-K+-ATPase和Ca++-Mg++-ATPase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给予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后,衰老大鼠TG、AST、BUN、CREA和UA均显著降低(P<0.05,P<0.01),肝、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肝组织Na+-K+-ATPase和Ca++-Mg++-ATPase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血脂上升、肝肾功能异常和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下降;给予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后,可有效改善衰老大鼠的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提高肝肾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提示中药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艾秀峰陈民利潘永明朱科燕肖慧余佳谢日青冷晓霞陶涛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大鼠肝肾功能自由基中药
实验免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目的:建立实验兔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并对RAPD引物进行筛选优化。方法:以白毛黑眼(WHBE)兔,日本大耳白(JW)兔,新西兰(NZ)兔为实验材料,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摸索出最佳...
余佳蔡月琴肖慧陈民利
关键词:实验动物RAPD反应引物筛选
文献传递
RAPD标记技术在WHBE兔近交系培育中的遗传分析
目的:本文选用大耳白黑眼兔(White Hair Black EyesRabbit,WHBE rabbit)近交系培育中的F4、F5、F6和F7代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并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d...
蔡月琴屠珏余佳肖慧潘永明鲁挺陈民利
关键词:实验动物PCR扩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