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物
  • 1篇导数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亚群
  • 1篇亚群检测
  • 1篇药浓度
  • 1篇乙酰水杨酸
  • 1篇死因
  • 1篇退热灵
  • 1篇普萘洛尔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小鼠
  • 1篇小鼠体内
  • 1篇粒度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侯准
  • 3篇庞华
  • 3篇张君仁
  • 2篇王唯红
  • 1篇程秀民
  • 1篇王克淳
  • 1篇姜维林
  • 1篇侯晓彤
  • 1篇刘美琴
  • 1篇宋现让
  • 1篇马志芳
  • 1篇梁焕玲

传媒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宫颈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96年
采用抗CD_3^+、CD_4^+、CD_8^+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羊红细胞花环形成法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genic Factor,TNF)检测药盒,检测了42例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NF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LPS诱导产生TNF的能力。结果表明:1.宫颈癌患者CD_3^+、CD_4^+、CD_8^+的百分率及CD_4/CD_8的比值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有明显提高。2.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由于受到肿瘤抗原的不断刺激,TNF水平较高,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但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血浆中TNF的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的能力不一致。
侯晓彤宋现让梁焕玲马志芳王克淳刘美琴侯准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坏死因子T淋巴细胞肝素
CPA分光计算法测定小儿退热灵片中两组分含量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采用CPA分光计算法对小儿退热灵片中的乙酰水杨酸和苯巴比妥同时测定,不需提取分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乙酰水杨酸是100.3%,RSD(%)为0.3;苯巴比妥是100.2%,RSD(%)为0.7(n=6)。此法简便、快速、准确,且适合对多组分制剂的测定。
张君仁庞华程秀民侯准白若琬
关键词:乙酰水杨酸苯巴比妥退热灵
盐酸普萘洛尔片的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测定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片的含量。线性范围为8~28μg/ml,平均回收率在98%以上,RSD为0.95%。方法简单,结果准确。
张君仁庞华王唯红侯准张青
关键词:普萘洛尔分光光度法
阿托氟尿嘧啶的粒度对小鼠体内代谢物血药浓度的影响
1991年
本文研究了A-OT-Fu与1.5%淀粉液研磨成胶状及混合成颗粒状的两种不同粒度的制剂均,按290mg/kg剂量分别给小鼠灌胃后,对其代谢物血药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T-Fu的胶体状制剂吸收快,血药浓度高,达峰时间旱。其颗粒状的制剂吸收慢,血药浓度低,达峰时间晚。
张君仁王唯红庞华姜维林侯准
关键词:血药浓度抗癌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