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康明

作品数:35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5篇地震
  • 9篇断层
  • 8篇发震
  • 7篇裂带
  • 6篇地质
  • 6篇断裂带
  • 5篇发震断裂
  • 5篇8级大震
  • 4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破裂
  • 3篇粘滑
  • 3篇震害
  • 3篇蠕滑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发震构造
  • 2篇地震活动
  • 2篇第四纪
  • 2篇新构造
  • 2篇释光测年

机构

  • 13篇国家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0篇江苏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江苏省地震工...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35篇侯康明
  • 7篇李丽梅
  • 5篇熊振
  • 3篇陈杰
  • 3篇杜学彬
  • 3篇张忻
  • 2篇康云生
  • 2篇周彩霞
  • 2篇邓起东
  • 2篇刘百篪
  • 2篇陈有发
  • 2篇李清河
  • 2篇雷生学
  • 2篇刘进峰
  • 2篇袁道阳
  • 2篇陈宝智
  • 2篇熊振
  • 1篇戴华光
  • 1篇毕雪梅
  • 1篇蒋波

传媒

  • 7篇西北地震学报
  • 6篇地震地质
  • 3篇内陆地震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华南地震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高原地震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0
  • 1篇198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丰城堡—老军地区偶极电测深法的连续观测试验
<正>祁连山北缘的民乐盆地及其周围地区是我国重点监视的地震危险区之一。从1979年起先后在该区的山丹军马场,张掖大满等地进行地震危险区偶极电测深法的试验观测工作;1985 年在山丹县大黄山北麓丰城堡—老军地区作定点长期测...
陈有发康云生杜学彬侯康明梁戈漱陈宝智董永德梁戈沐
文献传递
走滑断裂粘滑、蠕滑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被引量:7
1995年
在室内航片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野外现场实测资料,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对走滑断裂上由蠕滑作用形成的弧形,“正”、“逆”牵引变形山脊及断错变形冲沟的4种地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这些蠕滑标志,测量了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蠕滑量。给出了粘滑与蠕滑量的比值及蠕滑量占总走滑量的比例在断裂带上的分布情况。
侯康明袁道阳孟万辉
关键词:走滑断层断层运动断距地质地貌特征粘滑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种异常波形的记录特征及其在大震短临预报中的意义被引量:9
1994年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大;临震前10天波形密集,呈现明显的突跳变化。根据异常波形的特征,本文还对异常波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是地震前孕震区岩石产生微破裂的结果。
姚同福付印发侯康明王先
关键词:地震短临预报
1879年武都南8级大地震及其同震破裂研究被引量:52
2005年
近年来,通过艰苦的野外现场考察和室内相关资料的系统调研,对1879年武都南8级大震的震级、震害、烈度分布、同震破裂及其形成该事件的发震构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武都南8级大震的宏观震中位置、震级及同震破裂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该历史事件同震破裂的分布范围、破裂类型、规模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武都南地震的极震区主体位于甘肃东南部的武都与文县之间,且靠近武都南,为一呈北东东向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70km,短轴长约30km,宏观震中位于极震区东部的堡子坝附近。(2)极震区内分布有3条向北东撒开,向南西收敛的同震破裂带。(3)主破裂带西起哈南白水江,东至固水子、透坊、稻畦子一带的白龙江沿岸。(4)同震破裂主要由地震裂缝、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震滑坡、堰塞湖等构造类型组成,其中以滑坡现象最为突出,保存也最为完整。(5)根据同震破裂的产生部位、几何结构和形成机制,可认为武都南地震的同震破裂带是在哈南-稻畦子-毛坡拉断裂带左旋走滑兼倾滑活动作用下形成的。(6)根据同震破裂的规模及发震断裂运动量实测数据,可以确定武都南地震震级已达8级。
侯康明雷中生万夫岭李丽梅熊振
关键词:发震断裂地震滑坡
利用滑动速率、古地震资料估算走滑断裂的粘滑及蠕滑量的方法被引量:4
1999年
断层走滑包括粘滑和蠕滑,前者是伴有强震发生的快速运动,后者则是一种缓慢的无震稳滑运动。这2 种运动常随时间交替出现,共同构成了断层的基本运动方式。在利用断层滑动速率讨论大震重复率的问题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则是如何从总滑动量中分辨和划分出其中所包含的粘滑和蠕滑量,特别是对蠕滑量的划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大震重复率的正确性。笔者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昌马活动断裂的位移量进行了分级,确定出昌马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量大致可划分为5个级别:31~41 m ;25~31 m ; 15~22 m ; 8~13 m ;1~5.5 m ,同时依据古地震学方法并结合14C断代法及断层崖形成年代的数学模拟计算,求得全新世以来在昌马断裂带上共发生5 次古地震事件。在上述2 项资料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昌马断裂带的粘滑及蠕滑量进行了划分。
侯康明
关键词:粘滑蠕滑走滑断裂
江西瑞昌5.7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华东区地震趋势研究
本文阐述了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九江至瑞昌间的5.7级地震的震害、地面烈度分布,余震分布特征,确定了主震的宏观震中、发震断裂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地震成因进行了探讨。在对发震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据郯庐断裂带的...
侯康明熊振卢福水王吉夫李丽梅王铮铮
关键词:地震
文献传递
皇城-双塔断裂带的几何分段及运动学特征被引量:14
1998年
在室内航、卫片解释及野外1:5万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等专项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主发震断裂皇城-双塔断裂带的几何分段及运动学特征。依据断层的几何特征,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可将该断裂带分为3段,分别为皇城盆地段(西段)、上寺段(中段)和冬青顶段(东段)。其中东段是古浪地震的发震段,与西段和中段相比,它具有活动时代新、活动强度大等特点,属全新世活动段。1927年古浪地震的发生与其特定的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侯康明
关键词:断裂带发震断裂活断层运动学地震
昌马断裂带断层岩研究及其粘滑、蠕滑特征被引量:8
1995年
在对断层岩的分布、内部结构、宏观变形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昌马断裂带粘滑、蠕滑特征。同时指出,昌马断裂带虽以粘滑运动为主,但仍伴有一定量的蠕滑活动。
吕德徽侯康明
关键词:北祁连山断裂带断层岩断层滑动
南京市区埋藏古河道沉积物的年代被引量:10
2009年
埋藏古河道沉积物年代学框架的建立对于探讨当地水系演变过程、重建气候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光释光(OSL)测年中的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和单片再生法(SAR)对南京市区汉府街埋藏古河道堆积物钻孔样品进行了光释光测年,对岩芯中含有的植物碎片进行了AMS1C测年。光释光等效剂量(D_e)的预热坪实验表明,在200~260℃的预热温度范围内均能获得基本一致的D_e值,并得到了剂量恢复实验支持。样品的光释光年龄和树轮校正的AMS ^(14)C年龄吻合,结果显示N06S6孔秦淮河古河道沉积是不连续的,主要堆积于6.6 ka至7.9ka期间和14ka至15ka期间。末次冰盛期期间,秦淮河下切形成深达至少42m的古河谷。
刘进峰陈杰雷生学侯康明
关键词:古河道光释光测年AMS
郯庐断裂带鲁苏晥段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地段初探被引量:10
2016年
郯庐断裂带穿越中国东部鲁、苏、皖等3省,文中称此段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通过地震地质、深地震勘探、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地貌和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等方面资料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根据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和地质构造类比原则,对郯庐断裂带鲁苏晥段未来强震的可能发生地段进行了探讨。泗洪南(王集)—嘉山一带与1668年郯城8级地震震中地区对比分析发现,两处在深、浅部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结合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7级及以上强震的分布及其重现周期等方面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在泗洪南(王集)—嘉山一带存在发生7级或7级以上强地震的可能性。
熊振李清河张元生侯康明金淑梅周彩霞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强震地震预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