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明 作品数:72 被引量:744 H指数:17 供职机构: 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水中平衡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响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水中平衡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仅限陆地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水中平衡训练联合陆地的康复治疗。每周5次,每次60min,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Berg平衡量表测试、起立步行测试、2min步行测试和步态分析以评定患者的平衡能力和下肢步行功能。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尽最大努力进行患侧踝背伸动作时胫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45.10±9.30)分]、起立步行测试[(27.17±6.69)秒]、2min步行测试[(94.00±17.39)m],步态分析中健侧步长[(39.34±15.46)cm]、患侧步长[(38.38±12.58)cm]、步速[(78.17±17.19)cm/s]、步宽[(9.76±2.54)cm]、步频[(80.31±19.29)步/min]和积分肌电值[(61.31±12.80)μV·s]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水中平衡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平衡功能。 曾明 王月丽 崔尧 顾旭东 傅建明 李岩 沈芳 王中莉 陆茹关键词:脑梗死 康复 早期诱发躯干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诱发躯干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诱发躯干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其TCT、BBS、MBI评分及FAC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诱发躯干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辉 李岩 顾旭东 傅建明 吴华 陈迎春 陈晓军关键词:脑卒中 头皮针刺结合安理申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3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据国际老年痴呆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已达600多万,并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 尹汉逵 沈小琴 傅建明 任芸 李亮 施明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疗效观察 安理申 神经退行性疾病 老年痴呆病 定点旋转复位结合Mckenzie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Mckenzie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60例,均在接受康复常规治疗外,A组接受Mckenzie手法治疗,B组接受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结合Mckenzie手法,在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个疗程后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A组疗程(7.95±5.15)d,B组疗程(7.15±3.65)d,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组总有效率67%,B组总有效率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点旋转复位结合Mckenzie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武建福 顾旭东 姚云海 傅建明 顾敏 任芸 张雄伟 尹汉逵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采用体重分布指数、一般稳定性评估站立平衡功能,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步频、步速、步长等参数评估步行功能。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体重分布指数、稳定性系数、步频、步速及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及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柏京 吴华 李亮 任芸 尹汉逵 傅建明 姚云海 顾旭东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步态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及头眼运动,rTMS治疗每日1次,共20 d,头眼运动每次每个动作1 min,每日2次,每周5 d,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LE、BBS、TUG、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LE、BBS、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TUG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LE[(27.05±4.06)分]、BBS[(39.00±5.85)分]、TUG[(18.15±3.22)s]、MBI[(66.55±8.67)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头眼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 刘佳 李岩 葛品 顾旭东 姚云海 傅建明 时美芳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眼球运动 下肢运动功能 老年脑卒中步态训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据报道约有65%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如何提高患者瘫痪下肢的步行能力一直是康复治疗中较为复杂的难题。据统计,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月内仍不能独立行走,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就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顾旭东 吴华 姚云海 傅建明 陈迎春 王伟国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步态训练 老年脑卒中 康复目标 运动功能恢复 异常运动模式 指导性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指导性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1例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进行指导性家庭康复,包括综合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指导前及指导后6个月均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atherine Bergego Scale,CB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抑郁自评量表(SDS指数)分别对患者的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指导后患者的忽略程度、Barthel指数、SDS指数得分与指导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忽略程度明显改善(χ2=4.795,P<0.05);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t=10.21,P<0.01);SDS指数明显下降(t=3.67,P<0.05)。结论指导性家庭康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忽略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减轻抑郁。 吴彩虹 时美芳 邹卫英 武建福 傅建明 王晶关键词: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护理 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6 2017年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肢上举训练等,治疗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COPD评估测试(CAT)、BODE指数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及表面肌电图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 高景蓬 曾明 莫伟 强施明 傅建明 李亮 朱美红 顾旭东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脑卒中后患肢痉挛的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7年 傅建明关键词:脑卒中 痉挛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