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慧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水稻
  • 7篇杂交
  • 5篇稻瘟
  • 5篇稻瘟病
  • 5篇杂交水稻
  • 5篇瘟病
  • 5篇抗稻瘟病
  • 5篇基因
  • 4篇诱变
  • 3篇玉米
  • 3篇杂交稻
  • 3篇高产
  • 2篇育种
  • 2篇糯稻
  • 2篇配合力
  • 2篇主栽品种
  • 2篇抗稻瘟病基因
  • 2篇分子标记
  • 1篇单基因
  • 1篇单基因系

机构

  • 13篇四川省原子能...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5篇冯慧
  • 12篇吴孝波
  • 10篇刘育生
  • 10篇黄强
  • 9篇杨成明
  • 7篇刘勇强
  • 5篇董绍斌
  • 4篇彭云良
  • 2篇黄富
  • 2篇张雪梅
  • 2篇潘琳
  • 2篇向芮琪
  • 1篇白玉连
  • 1篇王波
  • 1篇姬红丽
  • 1篇陈浩
  • 1篇苏鹏
  • 1篇白玉莲
  • 1篇杨芳

传媒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种子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杂交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对包括131个杂交稻品种在内的134个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接种了21个对已知抗稻瘟基因具鉴别力稻瘟病菌株,根据比较各品种和含已知抗瘟单基因系对鉴别菌株的抗谱对各主栽品种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134个参试品种中,仅红优44和泸优1号对全部21个鉴别菌株的抗感反应完全一致;通过DPS统计软件对各品种的抗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距离为0.8时可将这些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划分为7个类群;应用基因型推导软件分析,推导出D香287可能携带Pi-km、Pi-zt和Pi-7等3个抗性基因,Q优2号则可能携带Pi-k、Pi-I、Pi-t和Pi-19等4个抗性基因,其余品种则均可能携带未知抗病基因。各品种在病圃中的最高叶瘟级别和平均颈瘟率与其对21个鉴别菌株的抗病频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张雪梅冯慧白玉连向芮琪黄富彭云良
关键词:稻瘟病杂交水稻
水稻两系窄叶突变体Fz1S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水稻窄叶性状的研究,使水稻株型更加接近理想株型获得更高产量。【方法】本研究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变深08S,获得了水稻窄叶突变体,经多代自交,其窄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命名为辐窄1S(Fz1S),对其进行了表型鉴定、细胞学观察、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与野生型深08S相比,该突变体剑叶、倒2叶叶片变窄、变短,植株变矮,穗子变短,千粒重降低,粒长、粒宽无显著变化。细胞学观察表明:叶片变窄主要是由于大、小维管束数量变少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辐窄1S(Fz1S)的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Mutmap测序定位突变基因,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可能位于8号染色体,大致在4.9~5.3 Mb的区域。【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窄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水稻株型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育种材料。
冯慧吴孝波黄强肖梅刘育生杨成明
关键词:水稻
四川省杂交稻亲本及32份抗源抗稻瘟病基因的检测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kh和Pi-k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52份(23份恢复系和29份不育系)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结果表明:52份亲本材料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和Pi-2(Pi-Z5),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5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32份抗源的检测结果表明:32份抗源中都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12份含有Pi-2(Pi-Z5),3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m,6份可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kh。
冯慧杨成明吴孝波刘育生彭云良
关键词:杂交水稻亲本抗源抗稻瘟病基因
优质高配合力糯稻恢复系糯恢556的选育与应用
2024年
糯稻是粘性栽培稻的变种,最主要的特点是胚乳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糯稻品种选育和推广仍然以常规糯稻为主,杂交糯稻的选育显得尤为重要。杂交糯稻恢复系“糯恢556”是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利用辐射诱变与常规育种选育而成的高配合力三系糯稻恢复系,2023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糯恢556”与“N28A”“N2A”等糯稻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优势强、产量高,其中“糯优556”参加了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文总结“糯恢55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组应用情况,为后续该恢复系的广泛利用提供借鉴。
吴孝波刘育生冯慧刘勇强陈芳董绍斌杨成明黄强
关键词:杂交水稻糯稻
电子束辐照降解普洱茶黄曲霉毒素B1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报道了采用电子加速器电子束辐照降解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可行性研究。实验设计采用两因素两重复,普洱茶(因素A)为高、中、低档次以及低档次普洱茶模拟生长黄曲霉素处理(外源混合黄曲霉毒素)4个水平,辐照剂量(因素B)为0kgy、4.5kgy、6.0kgy、7.5kgy、9.0kgy、10.5kgy、12kgy7个水平,辐照普洱茶后分析茶多酚、咖啡碱、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0~12kgy的辐照剂量处理,对普洱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辐照能有效降解普洱茶中外源混合的黄曲霉毒素B1,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降解效果越明显,当辐照剂量为12kgy时,降解率约49.2%。
肖梅冯慧陈礼怡董绍斌潘琳潘维茜黄强
关键词:普洱茶茶多酚咖啡碱黄曲霉素B1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泰丰优10350的选育
2025年
高产、优质中籼中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泰丰优10350是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通过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的优质恢复系辐恢10350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的优质籼稻不育系泰丰A组配而成。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米质优,2019-2021年参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种联合体试验,202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222062,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介绍了泰丰优10350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冯慧刘育生杨成明魏守余黄强刘勇强潘琳吴孝波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2024年
诱变育种作为一种快速创新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新方法,经过诱变获得变异的材料不仅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还可为研究生理生化过程、挖掘新基因以及解析代谢合成通路提供宝贵的材料。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诱变育种在药用植物种质创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陈芳黄强董好胜刘勇强冯慧吴孝波
关键词: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种质创新
川西平原稻-蔬-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介绍了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内容,以期为稻-蔬-菌高产高效轮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应用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冯慧董绍斌王波刘勇强黄强吴孝波刘育生杨成明
关键词:鲜食玉米羊肚菌栽培模式
耐高温抗稻瘟病水稻新材料14-4606与14-4625的创制被引量:3
2015年
稻瘟病是威胁四川乃至全国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高温热害是影响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气象因素,因此,选育耐高温、抗稻瘟病水稻新材料对水稻持续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辐射诱变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相结合的方法创制含2个抗稻瘟病基因Pi-d(t)1、Pi-d2的水稻抗稻瘟病新材料(14-4606,14-4625),这2个抗病新材料经过自然病圃鉴定,叶瘟1~3级,穗颈瘟3级,而亲本辐恢838叶瘟和穗颈瘟均为9级;在恢复力、耐高温能力上与亲本辐恢838相当。这两个抗病新材料的创制成功,为进一步改良抗稻瘟病恢复系和选育抗稻瘟病、耐高温的优良杂交稻组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慧吴孝波刘育生魏守余杨成明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耐高温
一种适用于玉米种子重离子束辐照的载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玉米种子重离子束辐照的载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放置孔,若干放置孔阵列分布,放置孔内设...
黄强冯慧吴孝波刘勇强刘育生陈芳高花雨董绍斌廖增强邓丽娟王峰董好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