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病
  • 3篇注射液
  • 2篇血管通路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原发性
  • 2篇肾病患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肾康
  • 2篇肾康注射液
  • 2篇受体
  • 2篇皮肤
  • 2篇人工肾
  • 2篇人工肾治疗
  • 2篇综合征
  • 2篇维持性
  • 2篇膜性
  • 2篇膜性肾病
  • 2篇膜性肾病患者
  • 2篇贝那普利

机构

  • 14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冯珍
  • 9篇牛凯
  • 9篇刘冰
  • 5篇董春霞
  • 5篇史亚男
  • 5篇郭岚
  • 3篇王利军
  • 2篇焦荣红
  • 2篇胡志娟
  • 1篇于明月
  • 1篇牛慧敏
  • 1篇张立欣
  • 1篇王涛
  • 1篇张燕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7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降压、调脂、双嘧达莫片抗凝治疗。贝那普利片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治疗;肾康注射液组1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2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4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肾康注射液组、贝那普利片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血肌酐未见明显变化(P>0.05)。肾康注射液组24h尿蛋白定量较贝那普利片组下降明显(P<0.05),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其余3组显著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较其余3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有明显疗效,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冯珍牛凯刘冰董春霞郭岚
关键词:膜性肾病肾康注射液贝那普利蛋白尿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透析相关性胸腔积液方法观察
刘冰冯珍牛凯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nephrin和WT1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及二者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阿霉素肾病(B组)、贝那普利干预(C组)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贝那普利干预(D组)各15只,实验开始后6 w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改变,采用RT-PCR方法对肾组织nephrin和WT1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D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5),D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1);C、D组与同时期B组比较病理变化明显减轻。C、D组肾脏nephrin、WT1表达较B组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变化与肾组织nephrin和WT1的表达改变有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贝那普利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WT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小球足细胞功能。
史亚男王利军胡志娟冯珍牛凯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NEPHRINWT1贝那普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肾病综合征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发肺及皮肤隐球菌感染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免疫宿主,确诊困难,病死率高,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导致其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免疫宿主。隐球菌感染是由隐球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真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肾病综合征隐球菌感染相对少见,特别是经血液播散至皮肤更少见,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发肺及皮肤隐球菌感染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冯珍董春霞郭岚史亚男牛凯刘冰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隐球菌历史文献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刘冰冯珍牛凯
不同血管通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透析相关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瘘、深静脉导管长期留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透析相关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由于血管条件异常,不能耐受内瘘手术或内瘘失败36例行深静脉导管留置(深静脉导管组),余84患者行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组)。观察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TH)、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左心房室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心功能评价(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病率)、透析相关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实验室观察指标(血清肌酐、血钙、血磷、清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结果动静脉内瘘组通路建立后LVDd、IVSTd、LVPWTd水平明显高于通路建立前(P<0.05),而EF、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导管组通路建立后上述指标水平与通路建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导管组通路建立后LVDd、IVSTd、LVPWTd水平明显低于动静脉内瘘组(P<0.05)。深静脉导管组血管通路建立1年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病率显著低于动静脉内瘘组(P<0.05)。深静脉导管组Kt/V、尿素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均低于动静脉内瘘组(P<0.05)。动静脉内瘘组通路建立后前肌酐、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低于通路建立前,血钙、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通路建立前(P<0.05)。深静脉导管组通路建立前肌酐、血磷均低于通路建立前,血钙、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通路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低于通路建立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导管组栓塞、感染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焦荣红于明月牛慧敏冯珍
关键词:动静脉瘘深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心功能
来氟米特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1
2019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0年,加重伴颜面水肿20 d”于2016年7月26日入我院。患者2006年妊娠5个月时因血压升高、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妊高症、肾病综合征”,行引产,后给予甲泼尼龙片剂48mg口服,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20d前患者因水肿再次加重就诊于我院。
张立欣郭岚冯珍牛凯
关键词:来氟米特皮肤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假性动脉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穿刺血管通路所致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探讨临床如何预防并及时诊治此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导致假性动脉瘤可能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假性动脉瘤的特征及处理方法。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相关假性动脉瘤可能与直接穿刺动脉、穿刺不顺利、动静脉内瘘使用不规范、透析过程中肝素的应用及患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关,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患者不选择直接穿刺动脉作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医务人员应掌握其使用时机及穿刺方法,定期的血管通路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应早期手术治疗。
冯珍郭岚董春霞史亚男焦荣红
关键词:肾透析血管
交感神经受体基因及NADPH氧化酶基因中的多态性对国人肾功能的共同影响
王涛张燕刘冰牛凯冯珍
该研究以慢性肾脏病患者为对象,从交感神经系统及氧化应激反应入手,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了存在于交感神经β-2受体基因中的多态性和NADPH氧化酶p22phox基因中的多态性对国人肾功能(GFR)的协同影响,使从精准...
关键词:
关键词:肾脏病
Ghrelin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研究Ghrelin与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炎症关系。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式,高脂饲料喂养建立DN大鼠模型,将54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模型组(DN组)、DN+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组:氯沙坦30 mg/kg灌胃每日1次),每组18只。日常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对照组和DN组予以等量缓冲液灌胃。于第12周采集尿液,测量尿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纤维化指标表达和血清Ghrelin,生化检测法观测空腹血糖(FPG)、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24 h尿量、尿蛋白、FPG、血肌酐、尿素氮、TNF-α、IL-1β、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体重、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N组比较,氯沙坦组24 h尿量、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TNF-α、IL-1β、IL-6、TGF-β1、FN、NF-κB水平均显著降低,而Ghrelin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氯沙坦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减轻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Ghrelin继而抑制肾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史亚男胡志娟王利军董春霞冯珍刘冰
关键词:GHRELIN糖尿病肾病氯沙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