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瑞晶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应激性
  • 3篇应激性溃疡
  • 3篇卒中
  • 3篇溃疡
  • 3篇急性
  • 2篇应激性溃疡出...
  • 2篇预后
  • 2篇神经阻滞
  • 2篇疗效
  • 2篇溃疡出血
  • 2篇急性卒中
  • 2篇并发
  • 1篇当归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机构

  • 6篇北京丰台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铁路局
  • 1篇北京铁路分局...

作者

  • 9篇冯瑞晶
  • 3篇宋宏杰
  • 2篇赵性泉
  • 1篇王默力
  • 1篇郭惠访
  • 1篇康妹娟
  • 1篇宋宝红
  • 1篇刘玉萍
  • 1篇李东莺
  • 1篇李东莺
  • 1篇王平
  • 1篇王平
  • 1篇王平
  • 1篇刘延青
  • 1篇刘延青
  • 1篇刘延青
  • 1篇张莹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1
2010年
应激性溃疡是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不清。多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二者兼有,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急性出血性早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变累及脑干时尤为突出。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可加重脑损害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对卒中预后影响较大。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者。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预后不良,应早期识别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积极预防及治疗。
冯瑞晶赵性泉
关键词:卒中应激性溃疡胃肠出血
早期应用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急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 bleeding,SUB)是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不清。多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二者兼有,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其发生可加重脑损害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对预后影响较大。早期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对改善愈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冯瑞晶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脑出血患者疗效观察奥美拉唑HEMORRHAGE
来比林镇痛复合液用于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刘延青康妹娟王平冯瑞晶李东莺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既往治疗急慢性神经痛,神经阻滞镇痛复合液多复合应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可导致诸多副作用,如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等。来比林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盐,过去临床多以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急慢性...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阻滞脊神经脊髓
TIA患者CDFI与TCD检查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7例TIA患者双功能彩色血流影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erebral doppler,TCD)结果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TIA患者内膜增厚发生率60.2%,斑块发生率54.1%,以多发斑块(39.1%)和稳定斑块(45.4%)为主,不稳定斑块仅30.4%。血管狭窄发生率47.8%,以多发狭窄(33.8%)和中重度狭窄(30.9%)为主。闭塞发生少(占13.5%)。>60岁组内膜增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60岁组,P<0.05。有血管狭窄组比无血管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低,血尿酸及收缩压均高,P<0.05。结论 TIA患者早期动脉硬化表现极为普遍,且随着年龄有增加趋势,血管狭窄与收缩压、血尿酸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综合CDFI和TCD有利于血管病变初筛,尽早合理调控血压、血尿酸、血脂防治TIA。
宋宏杰王默力冯瑞晶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病变
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与非大面积组(对照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死亡例数等的差异。结果 280例脑梗死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42例(15%);大面积梗死组女性比例、房颤(fibrillation atrial,AF)比例、出院NIHSS评分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冯瑞晶宋宏杰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预后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H)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93例,从发病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及GCS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UGH25例,发生率13.0%。发生UGH患者的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65岁、出血性卒中及脑损伤严重者(GCS3~8分)发病率均较对应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UGH与年龄、脑卒中类型及脑损伤严重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
冯瑞晶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急性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并发应灏胜溃疡出血(stress ulcer bleeding,SUB)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SUB的发生时间及临床特点,评价卒中并发SUB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急性卒中病例,调查其发病14天内suB情况,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改良的B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合并SUB和无SUB患者的90d预后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共入选2I6例急性卒中患者,诊断并发SUB患者40例,发生率18.5%;入住神经科加强医疗病房(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unit,NICU)(OR=23.582,95%CI:6.287-88.458)和丘脑部位卒中(OR=11.589,95%CI:4.5-28.828)是急性卒中并发SUB的独立危险因素;SUB多发生在卒中后7天内(92.5%);住院期间,40例并发SUB的卒中患者死亡20例(50.0%),未并发SUB的176例卒中患者死亡12例(6.8%),二者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57,P〈0.01)。90d随访,并发SUB组预后不良(mRS4-6分)者29例(72.5%),对照组176例患者中预后不良51例(28.9%),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475,P〈0.01).结论急性卒中的病变部位位于丘脑及入住NICU可作为急性卒中并发SUB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急性卒中并发SUB,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冯瑞晶赵性泉宋宏杰
关键词:应激消化性溃疡出血
当归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神经阻滞作用
2001年
陈旧性、慢性痛症可在门诊使用镇痛合剂Ⅲ号配方 0 .2 5%利多卡因 ,VitB1 2 50 0mg,当归 2ml混合液 ,作局部注射[1 ],已有报道硬膜外注射复方当归溶液治疗腰腿痛可有镇痛作用[2 ],目前许多单位把当归作为常规镇痛药复合局麻药 ,用于神经阻滞和 /或痛点阻滞治疗。但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有患者注射后出现局部刺激作用 ,注射后疼痛反面加重 。
王平刘延青冯瑞晶郭惠访刘玉萍
关键词:神经阻滞当归利多卡因联合用药
通迪胶囊与芬必得胶囊镇痛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将通迪胶囊与芬必得胶囊用于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镇痛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 10 0例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膝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通迪组和对照组 ,每组为 5 0例患者。通迪组口服通迪 0 .92 g/次 ,3次 /日 ;对照组口服芬必得 0 .3g/次 ,2次 /日 ,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 4天后、治疗 8天后的VA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结论 :通迪胶囊用于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和骨性膝关节炎的镇痛治疗有明显疗效 ,与芬必得胶囊镇痛作用相似 ,副作用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
李东莺冯瑞晶刘延青张莹王平宋宝红
关键词:通迪胶囊芬必得胶囊镇痛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