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喜财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疗效
  • 2篇手术
  • 2篇髋关节
  • 2篇疗效对比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跟骨
  • 2篇股骨
  • 2篇保守
  • 2篇保守治疗
  • 2篇META分析
  • 1篇垫块
  • 1篇跌倒
  • 1篇意外跌倒
  • 1篇手术疗法
  • 1篇手术内固定
  • 1篇手术内固定治...
  • 1篇盆骨

机构

  • 4篇汕头市中心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刁喜财
  • 3篇胡奕山
  • 3篇林本丹
  • 2篇库建斌
  • 2篇刘昕
  • 2篇胡岩君
  • 2篇郭新辉
  • 2篇罗勤瑜
  • 2篇郭予立
  • 2篇余斌
  • 1篇林庆荣
  • 1篇潘春球
  • 1篇吴源泉
  • 1篇林慰光
  • 1篇肖斌
  • 1篇熊学华
  • 1篇覃承诃
  • 1篇周来喜
  • 1篇曹阳
  • 1篇姜楠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金属垫块和颗粒植骨对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用对照法研究金属垫块和颗粒植骨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髋臼骨缺损并需行髋关节翻修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颗粒植骨组和金属垫块组,各22例(22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影像学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金属垫块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颗粒植骨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颗粒植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垫块组术后各区影像学评分均明显高于颗粒植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3个月以及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且金属垫块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颗粒植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垫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颗粒植骨组(P<0.05)。结论:与颗粒植骨比较,金属垫块在治疗髋臼骨缺损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髋功能,安全可靠。
郭予立胡奕山刁喜财林慰光郑康伟
关键词:髋臼骨缺损全髋关节翻修术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0.83%(17/24);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47%(34/38),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首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库建斌郭新辉曹阳刁喜财肖斌熊学华刘昕
关键词: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盆骨折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背景:跟骨是七块跗骨中最大的骨头,为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前窄后宽,几何形态复杂,其后下方为负重点,在人体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承担人体45%左右的重量。跟骨有4个关节面,其上方有三个关节面,即前距、中距、后距关节面。三者分...
刁喜财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疗法保守治疗META分析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手术组治疗后对穿鞋有影响的患者例数少于保守组〔RR=0.42,95%CI(0.26,0.68),P=0.0004〕,不能返回原工作岗位的患者例数少于保守组〔RR=0.46,95%CI(0.27,0.81),P=0.006〕,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保守组〔RR=1.47,95%CI(1.06,2.04),P=0.02〕;两组治疗后Bhler角变化程度〔MD=6.5,95%CI(-0.34,13.34),P=0.06〕、跟骨高度变化程度〔MD=1.0,95%CI(-2.47,4.47),P=0.57〕、行走距离受限患者例数〔RR=0.88,95%CI(0.57,1.36),P=0.56〕、患肢残留痛患者例数〔RR=0.73,95%CI(0.40,1.36),P=0.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在解剖结构重建及相关社会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综合考虑,手术治疗应是其最佳选择。
刁喜财覃承诃林庆荣胡岩君余斌姜楠
关键词:骨折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META分析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的CT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双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连续5年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住院并行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患儿53例,分别于整复前,整复后24h内,整复后12、24、36及48个月时,行双源16层螺旋CT髋臼轴位平扫及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面积进行重建和测量。结果①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②随访4年内,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第1年内增加面积最大,第4年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①16层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两者之间的立体位置关系,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与股骨头位置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②三维重建后测量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其测量值高于治疗前;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在第1年内变化最明显,是髋臼发育塑性的关键时期,4年内逐渐恢复正常。
库建斌郭新辉刁喜财刘昕
关键词:股骨头
汕头地区1437例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近5年来汕头地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据,分析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发病年龄、骨折类型和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分布,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髋部骨折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共纳入1 437例患者,其中男570例,女867例,股骨颈骨折1 159例,转子间骨折278例;性别比(男/女)0.66,其中股骨颈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61(439/720),股骨转子间骨折性别比(男/女)为0.89(131/147),不同类型髋部骨折的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患者发病年龄为(66.20±21.26)岁,其中男(56.74±24.01)岁,女(72.42±16.52)岁,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病年龄(64.45±21.98)岁,转子间骨折为(73.50±16.02)岁,骨折类型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髋部骨折四季均可发病,春季359例,夏季352例,秋季323例,冬季403例,男女发病(P=0.910)、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P=0.859)的季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汕头地区髋部骨折以女性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更为常见,不同性别及骨折类型的发病年龄存在显著差别,发病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刁喜财胡奕山林璜周来喜罗勤瑜林本丹余斌姜楠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流行病学
喀什部分地区2019年至2020年跌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喀什部分地区跌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894例跌倒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发生月份、跌倒高度、主要受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等。分析跌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894例患者中男性占72.3%(646/894),86.9%(777/894)的患者从1~6 m高度跌倒,年龄主要集中在15~59岁(74.3%,664/894)。家是跌倒的高发场所(60.2%,538/894),夏季(6~8月)发生跌倒的患者最多(32.3%,289/894)。21例(2.3%,21/894)患者死亡。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主要受伤部位、是否输血、I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面颈部受伤[OR=10.936,95%CI:1.177~101.627,P=0.035]、GCS评分≤12分[OR=5.640,95%CI:2.658~11.968,P<0.001]是喀什部分地区2019年至2020年跌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15~59岁男性是跌倒的高风险人群,6~8月为高发月份。头面颈部受伤、GCS评分≤12分的跌倒患者死亡风险高。
刁喜财吴源泉胡岩君刘思景张文娟魏胜梅吐尔地卡日·牙生陈勇林本丹潘春球
关键词:意外跌倒住院患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
目的:分析近5年来汕头地区髋部骨折发病情况,揭示本地区髋部骨折发病特点,为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汕头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并记录相关内容.收集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刁喜财胡奕山罗勤瑜郭予立林本丹
关键词:髋骨骨折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