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石
  • 4篇肾镜
  • 4篇经皮肾镜
  • 3篇肾结石
  • 3篇肾镜取石术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取石
  • 3篇取石术
  • 3篇截石位
  • 3篇经皮肾镜取石
  • 3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尿道
  • 2篇细胞
  • 1篇多通道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造口

机构

  • 9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9篇刘云
  • 8篇贾洪涛
  • 6篇李云飞
  • 5篇张少锋
  • 5篇罗茂华
  • 4篇甘为
  • 4篇张少峰
  • 4篇季辉华
  • 4篇谢胜
  • 3篇甘伟
  • 3篇孙成亮
  • 1篇刘绪堃
  • 1篇王天宝
  • 1篇张正龙
  • 1篇陈胜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斜仰截石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斜仰截石位行PCNL治疗肾输尿管结石患者68例,其中肾结石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0例。结石最大径平均(2.1±1.6)cm。结果本组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采用单通道64例,双通道4例。平均手术时间(88.0±36.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0±70.5)ml。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89.7%(61/68),残留结石7例,其中4例二期手术取尽结石,3例行ESWL治疗。术后严重出血3例,行输血治疗;高热2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无胸膜、结肠等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截石位行PCNL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季辉华张少峰贾洪涛刘云孙成亮李云飞
关键词:肾造口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体位
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附31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2012年应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急诊31例后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半年至2年,3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再次通过尿道内切开术治愈。结论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刘云张少锋贾洪涛甘为谢胜罗茂华李云飞
关键词:后尿道断裂尿道狭窄
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6月,采用斜仰截石位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36例,其中肾结石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7例,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患者取斜仰截石位,垫高患侧肩和臀部使身体倾斜30°~45°。超声引导经腋后线12肋下或11肋间穿刺肾脏建立通道。采用气压弹道碎石行1次或分次清除结石。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一期PCNL清除结石,1次碎石成功率为86.1%。5例复杂性肾结石因残石行二期清石。平均手术时间为(96±19)min。无肠道或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斜仰截石位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操作方便,有利于患者生理状态下的呼吸、循环及碎石块的冲出和麻醉监测,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贾洪涛张少峰孙成亮李云飞刘云季辉华甘伟谢胜罗茂华
关键词: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B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1例(81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均在B超引导下均建立了多通道,其中双通道56例,三通道5例。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住院时间9~30 d,平均10.5 d,术中平均出血量120 mL,结石总清除率为96.7%。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
刘云张少锋贾洪涛甘为罗茂华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多通道
肾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漏诊4例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肾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例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1例超声CT、IVU术前提示肾盂肿瘤,1例行PCNL术中发现肾盂肿物,活检示肾盂鳞癌,2例术后病理证实鳞癌。术后3例获得随访,1例6个月后死亡,2例存活2~5 a。结论本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漏诊率高,诊断较困难。
罗茂华张少锋贾洪涛甘伟谢胜刘云
Snodgrass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我院应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61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阴茎体型56例,阴囊型5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一期手术治愈55例(90.2%),余6例发生尿瘘,其中1例尿瘘重新留置导尿管后治愈,冠状沟处漏尿3例,吻合口漏尿2例,6~12个月后行尿瘘修补术治愈。结论 Snodgrass手术一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操作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
刘云张少锋贾洪涛甘为刘绪堃
关键词:尿道成形术尿道下裂小儿
应力环境对PDU中膀胱起搏细胞的密度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无力(PDU)中膀胱起搏细胞(ICC)的密度及应力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丙酸睾丸酮联合尿动力学方法建立PDU豚鼠模型(n=23),以同质前列腺增生(BPH,n=6)及正常豚鼠(n=20)作为对照,然后将三组膀胱制作冰冻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C数目变化。进一步通过体外流体应力培养ICC,结合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动态观察应力环境对ICC生长数目的影响。结果:PDU膀胱组织中ICC数目[(0.28±0.52)%]与正常对照组[(5±0.36)%],及BPH组[(5.4±0.42)%],比较明显减少,其中以二聚体ICC减少更为显著,它与单体ICC比例在PDU组(6.13±1.4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1.55±9.67)%,P<0.05]和BPH组[71.52±8.95)%,P<0.05]。体外ICC生长密度与流体应力的作用时间呈负相关(r=-0.714 9),去应力环境后的培养持续时间与ICC密度呈正相关(r=0.815 7)。结论:PDU中存在ICC密度分布异常,ICC数目减少与应力环境的作用时间有关,提示尽早消除膀胱中的应力环境可能有助于恢复PDU中的ICC密度。
李云飞张少峰甘伟张正龙季辉华陈胜王天宝刘云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逼尿肌良性前列腺增生
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中,除1例因肿瘤致尿路梗阻放弃治疗,余均经治疗后肾包膜下积液治愈。结论:肾包膜下积液病因以梗阻性为多见,解除梗阻后可治愈;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肾包膜下穿刺引流术因创伤小,是首选方法,对穿刺引流术治疗后复发病例,可选择手术治疗。
刘云张少锋贾洪涛甘为谢胜罗茂华李云飞
关键词:肾包膜下积液输尿管梗阻穿刺引流术
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平均年龄(47±15)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16例。结石最大径1.5-3.0 cm,平均(2.0±1.0)cm。该体位摆放完成后患者整体成一斜向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先行URSL,将结石击碎成若干较大碎石块,结石或碎石块上移达接近肾盂水平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 F或24 F,用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3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患者无因体位不适终止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75±25)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1.6%(33/36),残留结石3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尽结石1例。术后高热2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截石位URSL联合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季辉华李云飞张少峰贾洪涛刘云孙成亮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输尿管上段结石仰卧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