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人员介入检查和治疗后穿刺部位的护理
- 1996年
- 1 临床资料 飞行人员23例,为1992年6月~1995年8月入院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1.2±9.7岁,总飞行时间2087±194h,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者12例,除外冠心病者1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右侧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鞘管外径为7F 19例,8F 4例。术后拔除鞘管后,手压止血,确认抬手后不出血时,局部采用宽胶布加压包扎,700g沙袋压迫于包扎处。
- 刘京璇李彩霞张红
- 关键词:护理学介入检查导管插入术穿刺术飞行人员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18)F-FDG PET显像——附17例PET与CT、MRI和EEG对照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对18FFDGPET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初步体会作一介绍。方法18FFDGPET检查共计17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FDG)10mCi后40分钟进行脑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其结果与同期的CT、MRI、EE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10例癫痫发作间歇期病人中,40%的病例18FFDGPET显示病侧局部脑叶葡萄糖代谢即FDG摄取低下(较正常健侧皮层放射性计数降低20%以上),50%的病例脑叶葡萄糖代谢正常;脑梗塞、脑外伤后软化灶18FFDGPET均显示为局部脑叶葡萄糖代谢明显下降或缺损,其余多发性硬化、多发小脓肿、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内葡萄糖代谢正常。结论初步的临床应用显示。
- 李立伟马璐娜金泉刘京璇
- 关键词:氟18脱氧葡萄糖中枢神经系疾病PET
-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技术的初步体会
- 2000年
- 金泉李立伟马潞娜刘京璇
- 关键词:心肌门控血池显像发射型计算机有机锝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显像
- 全文增补中
- ^(18)F-FDG PET显像对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价值被引量:9
- 2000年
- 马潞娜金泉李立伟刘京璇高和白丽
- 关键词:肺癌组织学类型^18F-FDG放射性核素显像
- 肝癌经动脉栓塞化疗后FDGPET显像的临床价值——附10例FDGPET和CT结果对照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FDGPET在中晚期肝癌栓塞化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 ,并着重比较FDGPET与CT在判断介入治疗后局部肿瘤坏死及残留状况方面的互补作用。方法 10例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 ,术前CT或MRI示肿瘤短轴均大于 4cm ,经栓塞化疗后 6~ 10个月同期行FDGPET和CT检查 ,并采用双盲法将FDGPET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例CT扫描结果显示 ,4例肿瘤内碘油分布密集 ,3例肿瘤内碘油分布稀疏 ,3例肿瘤内碘油短期内排空 ;PET显示其中 6例肿瘤内碘油分布稀疏或碘油短期内排空者局部肿瘤内及周边区域均有FDG明显浓聚的病变 ,4例肿瘤内碘油分布密集者 ,FDGPET均显示肿瘤边缘部位可见到不规则的放射性分布浓聚现象。结论 中晚期肝癌栓塞化疗后病灶边缘部分多有肿瘤存活或残留 ,但CT检查不能准确判断这一现象 。
- 李立伟金泉马璐娜刘京璇
- 关键词:肝癌栓塞化疗FDGCT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18)F-FDG PET代谢显像
- 1999年
- 李立伟马璐娜金泉刘京璇
-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F-FDG
- 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护理被引量:30
- 1997年
- 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护理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100036)李彩霞刘京璇随着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的开展,PTCA术后再狭窄则显得日益突出,其发生率约10-43%。而冠脉内支架(Stent)的机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膜撕裂和即刻弹性收缩...
- 李彩霞刘京璇
- 关键词:冠心病内支架护理
- 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18)F-FDG PET显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02年
- 李立伟金泉马璐娜刘京璇
-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18F-脱氧葡萄糖直肠癌^18F-FDGPET显像
- 结节性甲状腺肿摄取^(99m)Tc-MDP 1例报告
- 2004年
- 金泉李立伟马璐娜王骁刘京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结节性
- PET在肿瘤影像诊断中与CT、MRI的相互关系——附28例^(18)F FDG PET与CT、MRI结果对照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 本文着重探讨18FFDGPET与CT、MR影像诊断技术在肿瘤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治疗后随访中的互补作用。方法 对28 例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同期进行18FFDGPET、CT和MRI检查,其中21 例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和/或MR影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27 例肿瘤中,18FFDGPET 显像结果与CT、MRI诊断相符20 例( 占74% ),18FFDGPET 显像进一步肯定或明确CT、MRI的结论7 例( 占26% );另1 例临床、CT和MRI均误诊为乳腺癌术后脑转移病例,经18FFDGPET 显示为脑梗塞;PET影像上,恶性肿瘤病灶均表现为局部18FFDG明显浓聚;CT和/或MR 影像上,20 例肿瘤有局部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等的侵犯,以及肿瘤瘤内出血、坏死和瘤周水肿等,但PET 均不能显示。结论 虽然18FFDGPET 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是18FFDGPET仍不能取代CT 和MRI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结合PET、CT 和MRI多种影像结果分析,才能为临床提供有关肿瘤病变的解剖细节和功能异常改变的综合信息。
- 李立伟刘京璇金泉
- 关键词:氟18PETCTMRI肿瘤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