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茹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偃22抗条锈性生理特性的研究
- 为明确小偃22高感保产的生理机制,以利用其进行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以及为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接种小偃22和高感对照品种铭贤169采用LI-6400型光合系统仪分别对小麦发病旗叶的光合作用...
- 刘倩茹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小偃22抗条锈性生理特性
- 文献传递
- 小偃22受条锈菌侵染后的光合生理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小偃22是陕西省主栽小麦品种之一,具有一定的耐条锈病性。为了明确小偃22耐条锈病性的生理机制,为利用生理指标变化进行耐病性小麦品种的鉴定提供依据,以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小种接种小偃22和对照品种铭贤169,用LI-6400型光合系统仪分别对小麦发病旗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受条锈菌侵染后,小偃22和铭贤169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与健叶相比均有所变化,表现为光合速率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有所升高。小偃22病叶的水分代谢较健叶的变化幅度小于铭贤169,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幅度与铭贤169差异明显,说明小偃22感病后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蒸腾速率,起到一定的生理补偿作用,以降低条锈菌侵染造成的危害,进而起到较好的抗病保产效果。
- 刘倩茹李强王亚红王芳刘恒田月娥王保通
- 关键词:小麦小偃22条锈病光合生理
-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及主栽小麦品种抗性基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9
- 2009年
- 为了解陕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以及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白粉病基因状况,分别从关中和陕南地区的23个市、县采集白粉病标样,利用3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进行苗期毒力频率测定。同时在6个不同生态区对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的成株期抗病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V1、V2、V3a、V3b、V3c、V3d、V3f、V5、V6、V8、V17、V2+Ta、V4+8、V1+2+19、V"Era"苗期毒力频率均在60%以上,成株期Pm3d、Pm5、Pm"Era"、Pm7、Pm21、Pm4+8在2个生态区表现感病。由此推断,陕西省优势毒性基因谱为V3d、V5、V"Era"、V4+8。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13、Pm2+Mld、Pm4b+Mli、Pm"XBD"成株期在不同生态区均表现抗病,且苗期毒力频率很低,应在小麦抗病育种中加以有效利用。陕西省主栽小麦品种抗病基因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武农148、远丰175、远丰139可能分别含有Pm8、Pm21、Pm17等抗病基因,其他6个品种抗病基因尚不明确。
- 史亚千王保通李强吴兴元王芳刘恒田月娥刘倩茹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毒性结构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