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藩

作品数:26 被引量:328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带鱼
  • 11篇渔业
  • 5篇东海带鱼
  • 5篇休渔
  • 5篇海带
  • 5篇伏季
  • 5篇伏季休渔
  • 4篇带鱼资源
  • 4篇鱼资源
  • 4篇种群
  • 3篇渔获
  • 3篇渔获量
  • 3篇渔业资源
  • 2篇形态性状
  • 2篇性状
  • 2篇渔汛
  • 2篇渔业管理
  • 2篇渔业生产
  • 2篇渔业现状
  • 2篇种群鉴别

机构

  • 11篇浙江省海洋水...
  • 8篇浙江海洋学院
  • 6篇浙江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浙江省计算技...

作者

  • 26篇刘子藩
  • 15篇周永东
  • 11篇徐汉祥
  • 4篇张洪亮
  • 4篇贺舟挺
  • 3篇徐开达
  • 3篇薛利建
  • 2篇丁耀平
  • 2篇严利平
  • 2篇程家骅
  • 2篇俞连福
  • 2篇陈卫忠
  • 1篇郑元甲
  • 1篇黄克勤
  • 1篇仲霞铭
  • 1篇潘国良
  • 1篇薄治礼
  • 1篇熊国强
  • 1篇胡芬
  • 1篇刘勇

传媒

  • 8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浙江水产学院...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海洋水产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与分布被引量:9
2012年
于2006年4月和7月在大潮水期间对韭山列岛大青山、南韭山和积谷山的三个断面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采样,共鉴定出岩相潮间带生物96种,其中软体类41种,甲壳类24种,藻类16种,环节类8种,腔肠类5种,棘皮类2种。韭山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2556.82g/m2,平均栖息密度高达21579ind/m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0391,其中日本藤壶为绝对优势种,优势度高达2.5896。与同属于高盐度的浙江省其它开敞性岛屿比较,韭山列岛积谷山岩相潮间带的底栖动物种类数略少于舟山的花鸟岛和温州的北麂岛,而远远多于台州的大陈岛和宁波的北渔山。韭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与生物量随水平、垂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水平分布主要受海浪和海流冲击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与分带有关,波浪及潮汐等环境因子影响上界,生物种间竞争影响下界;季节变化与温度、底栖生物的繁殖有关。本次调查的资料为有效评价保护区岛屿潮间带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贺舟挺张洪亮徐开达刘子藩
关键词: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
东海区伏季休渔渔业生态效果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4
1999年
以1990 ~1998 年我国东海区的海洋渔业统计资料和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1995 ~1998 年伏季休渔对东海区渔业生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群体得到了有效保护;经济幼鱼的渔获比例及其资源密度指数有所提高,幼鱼群体养护效果也较明显;渔获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值具有转好的趋势;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量明显增加;渔业资源的种间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年渔获产量明显增加,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有所提高。
程家骅严利平林龙山俞连福刘子藩周永东汤建华仲霞铭
关键词:伏季休渔渔业生态
东海带鱼补充群体数量预报及冬汛渔获量预报的改进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对东海带鱼补充群体数量与气象、水文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东海带鱼补充群体发生数量预测方程和改进后的新的冬汛带鱼渔获量预报方程,预测和预报结果经检验后表明有较高的精度,对东海带鱼资源的评估研究和渔政管理、渔场生产安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刘子藩徐汉祥周永东
关键词:带鱼环境因子
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被引量:17
2007年
根据2002—2003年东海区带鱼年龄鉴定资料,并引用以往的带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结果,作为估算带鱼死亡系数和建立动态综合模型所需的有关参数值估算的依据,从而运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分析了在现行渔业条件下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和带鱼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变更渔业利用情况对带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渔业下(tc=0.5a,F=2.61/a),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能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87%,年产量增加29%,渔获平均体重增加42%;带鱼资源的利用虽处于捕捞过度状态之中,但尚能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资源结构利用不合理之处是捕捞大量的幼鱼群体,渔获个体依然过小,渔获平均体重仅为75g/ind.;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R)随tc变化的影响大于随F的变化,建议在维持现有伏季休渔制度下,应逐渐降低捕捞强度,并以提高起捕规格放大网目尺寸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首选的渔业管理目标,应是较为现实的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严利平胡芬李圣法刘勇周永东刘子藩
关键词:带鱼伏季休渔资源利用
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被引量:49
2003年
根据1986-2000年对东海和南黄海渔获带鱼的生物学基础调查,利用世代分析方法计算了东海带鱼的资源数量,分析了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状况,同时研究了环境与带鱼补充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捕捞压力的增大,东海带鱼的最小成熟体长、产卵亲体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组成进一步缩小,个体繁殖力提高而卵径变小;实行伏季休渔后,东海带鱼的补充群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亲体的补充量比伏休前增加45%~60%,证明了伏季休渔的生态效益;带鱼补充群体数量与亲体数量、海中温度、伏休时间成正比。目前东海带鱼的亲体数量仍显不足,应进一步减少对带鱼的捕捞强度。
徐汉祥刘子藩周永东
关键词:带鱼资源数量个体繁殖力卵径
东海区主要捕捞品种渔业资源动态研究
郑元甲徐汉祥汪伟洋汤建华曹正光陈卫忠宋海棠张壮丽高银生赵利华俞连福刘子藩王友喜沈德华程家骅
该课题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列题,属水产基础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内容为:(1)东海区主要经济种类带鱼、小黄鱼、马面鲀、鲳鱼、马鲛鱼、鲐鲹鱼、头足类和虾类资源数量、组成和变化趋势的研究。(2)东海区其他重要经济种类数量、组成和...
关键词:
关键词:渔业调查水产资源近海渔业
浙江沿岸张网渔业中主要经济幼鱼发生量与当年渔汛的关系
周永东徐汉祥刘子藩
关键词:渔汛
浙江蟹笼渔业现状的探讨被引量:15
2007年
蟹笼渔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捕捞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东海区和浙江省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着重介绍了浙江蟹笼渔业渔具的规格及特点,近年来浙江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蟹笼作业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分析研究了蟹笼渔船的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构成,并对当前浙江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管理建议。
贺舟挺刘子藩周永东
关键词:蟹笼渔业海洋捕捞
东海区大黄鱼渔业资源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被引量:51
2007年
根据近几年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对东海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渔业状况、种群结构、生殖特性及种群洄游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东海区大黄鱼渔业投入的捕捞力量和强度过大,已远远超过了大黄鱼资源的承受能力,大黄鱼资源量快速衰减,过度捕捞使东海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形不成大黄鱼渔汛,渔业部门虽然制订了许多资源保护措施,但至今大黄鱼仍属东海区资源严重衰退的鱼种;大黄鱼群体组成呈现低龄化、小型化趋势,群体优势年龄组和优势体长组分别由20世纪70年代的4~7龄(220~350 mm),减小到90年代以后的1龄(140~160 mm),且初次生殖年龄提前。
徐开达刘子藩
关键词:大黄鱼渔业资源种群结构洄游分布
东海区带鱼限额捕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根据历年带鱼资源的调查和监测资料,运用数理模式和以往带鱼研究成果,计算了东海区带鱼的资源量、可捕量、最大持续渔获量,分析了资源状况,确定了东海区带鱼的总许可渔获量,探讨了东海区实行带鱼限额捕捞的可行性。
徐汉祥刘子藩周永东
关键词:带鱼资源可捕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