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路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内科治疗
- 2006年
-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出现的6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超声多普勒显像,进行临床分析,记录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45例经超声引导下压迫法,15例超声引导下行腔内注入凝血酶方法,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冠脉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超声引导下压迫法和超声引导下行腔内注入凝血酶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学路光雪峰
- 关键词: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剂量为40 mg/d的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剂量为20 mg/d的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和血压的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时,高剂量的辛伐他汀临床有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
- 刘学路
- 关键词:辛伐他汀临床疗效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影响。方法将4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6例和对照组232例。在原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连续口服1个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尿蛋白与Scr比值(ACR),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P均<0.05);治疗1个月两组Scr、ACR较治疗前降低、e GFR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两组Scr、e GFR、A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心肾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对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 mg/d,但两种剂量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未见差别。
- 刘学路孟永黄胜华白文伟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白细胞介素6肌酐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术后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老年AMI合并CS患者PCI后联合应用IAB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老年A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未联合IABP的患者作对照组。比较IABP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IABP患者并发症、住院死亡率、30 d死亡率及死因。结果 IABP联合PCI在治疗AMI合并CS时,IABP植入前与术后1 h及24 h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均有显著上升(P〈0.05),平均动脉压Ⅱ有统计学差异(P〈0.05);IABP植入术后患者心率(HR)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是预后不良特征(P〈0.05,OR=9.634,95%CI 1.211~70.244)。结论 对老年AMI合并CS患者行PCI联合IAB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但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和30 d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机械通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性指标。
- 刘学路孟永
-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