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山 作品数:13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四川青川县青溪铜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 2012年 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含矿岩系为前震旦通木梁群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具有"上酸下基"的双峰式特点。通过对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矿区含矿火山岩层序、岩浆活动、后期构造运动等控矿因素与矿床形成的关系,结合已知矿床、矿点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点、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并与国际、国内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点进行对比,认为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属于"多因复成"的矿床。 王泰山 杨启军 李玉龙 胡继春 刘宝山关键词:铜多金属成矿带 成矿地质特征 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床形成 大地构造演化 青海省巴拉大才钨锡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2016年 巴拉大才钨锡矿点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南约160 km处;构造上位于甘德-玛多断裂与昆南断裂之间,木孜塔格-布青山混杂岩与玛多-玛沁增生楔结合部位;区内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笔者通过对巴拉大才钨锡矿点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及手标本、光薄片进行详细观察与鉴定,查明了区内主要矿化体特征、矿石成分,并通过对比国内及区内白干湖钨锡矿田,总结了巴拉大才钨锡矿点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点为受岩浆与构造活动控制的中高温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锡矿点(床)。 王泰山 张鑫利 雷晓清 李永登 刘宝山 徐贝贝关键词: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基于MAPGIS制作地质图的一些技巧 被引量:2 2010年 MAPGIS是一个功能强而又非常实用的制图软件,应用MAPGIS软件制作图件可使繁琐的重复性劳动大大减少。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应用实践,主要介绍了利用该软件中"无色"、"图层"在制作地质图中的经验和技巧。 孟红 赵海霞 曾小平 叶积龙 曹生秀 刘宝山四川省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2 2012年 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形成于晚元古代岛弧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沉积作用,后期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对矿区有叠加改造作用,使其具有多成因、多阶段性。本文通过对前震旦通木梁群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化学成分分析,类比同类型矿床,总结该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刘宝山 王泰山 孙庆 李玉龙 林艳海关键词:地球化学 细碧岩 石英角斑岩 块状硫化物 纳日贡玛含矿斑岩体形成机制及其成矿模式分析 被引量:17 2010年 通过系统研究纳日贡玛含矿斑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剖析了含矿斑岩体的形成机制及其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纳日贡玛含矿斑岩体与藏东玉龙含矿斑岩体同属一个成矿带,是喜玛拉雅运动第一幕(40~35Ma)的产物。斑岩体主体部分是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少部分为花岗闪长斑岩,围岩为中二叠世尕笛考组(P2gd)的玄武岩。含矿斑岩为同源岩浆经长期演化、多期侵位而形成的复式岩体,它们多沿区域性断裂呈串珠状断续分布。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以及各种裂隙是主要矿体的产出部位。岩体侵入后,由于热重力扩散作用和Cu、Mo元素化学性质的差异,导致成矿元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带性,并且显示出下部富钼、上部富铜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指导下一步勘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郭贵恩 马彦青 王涛 张永涛 叶继龙 刘宝山关键词:铜钼矿床 花岗斑岩 成矿模式 纳日贡玛 基于GIS和CF-Logistic回归模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青海湟中县为例 被引量:3 2023年 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方法,对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和工程岩组7个评价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与逻辑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每个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利用ROC曲线和AUC值对模型分类精度进行验证,最终得到AUC值为0.863,说明该方法对湟中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客观性。本文研究表明,高层、坡向、距河流距离和工程岩组4个因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来看,该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极高、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湟水河及其干流两侧低山丘陵地区,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地区。从评价因子的角度分析,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离河流500m的松散冲洪积岩层和软弱层状碎屑岩岩层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F-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能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张晓博 周萍 张焜 张兴 张兴 邓辉关键词:地质灾害 GIS LOGISTIC回归模型 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近年来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频发原因,以GF-1和GF-2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多源、多时相、多期次的遥感影像对比监测的基础上,基于地学知识的支撑,通过研究区已有地质灾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甄别、室内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等方法建立了详细、可靠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数据库,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模型,结合地质灾害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地质灾害发生、发展与地质环境、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区内共发现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点3188处,2009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地质灾害点233处。在地质灾害诸多形成条件中,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缓慢、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可见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诱发了地质灾害。 辛荣芳 李宗仁 张焜 张兴 张兴 刘宝山关键词:地质灾害 湟水流域 遥感监测 大数据发展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探讨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在各行各业中几乎都能看到大数据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大力发展,大数据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就如何能合理、科学地使用大数据所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将... 张晓博 付丽霞 刘宝山关键词:大数据 信息服务 文献传递 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瓦勒根金矿床地处西秦岭,是在西秦岭成矿带青海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金矿床。通过分析瓦勒根矿区地质背景、矿床(体)特征、岩(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认为金矿体主要产于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的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的沉积岩和中酸性侵入岩容矿岩石中,矿石由含金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在容矿岩石中构成,就位于断裂空间,严格限制在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床的形成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金矿床的形成受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3个要素共同制约。区域上与甘肃境内合作、夏河金矿化带相连,其成矿背景与枣子沟金矿、寨上金矿、大桥金矿、阳山金矿及南部玛曲-南坪金成矿亚带的大水、忠曲金矿一致,矿床成因特征非常相似,同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陈苏龙 马国栋 李玉莲 刘宝山 杨六成关键词:地质特征 一种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终端 一种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终端,包括主控芯片及与其连接的晶振、存储器、模拟量测量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RTC时间模块、电源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与其连接太阳能电池充电控制器,... 张焜 李宗仁 张兴 张晓博 辛荣芳 刘宝山 侯永浩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