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脏
  • 2篇梭形
  • 2篇梭形细胞
  • 2篇梭形细胞癌
  • 2篇肿瘤
  • 2篇黏液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小管
  • 2篇管状
  • 2篇病理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影
  • 1篇性病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腺样囊性...
  • 1篇乳腺肿

机构

  • 4篇济宁医学院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刘建丽
  • 3篇张仁亚
  • 2篇任玉波
  • 2篇林凡忠
  • 2篇许俊龙
  • 2篇赵丽华
  • 2篇马洪军
  • 1篇王舟
  • 1篇朱鹏
  • 1篇王学春
  • 1篇梁桂华
  • 1篇刘飞飞
  • 1篇王旭
  • 1篇曾涛

传媒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例MTSCCa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17~82岁(平均53岁),临床症状不明显。组织学: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白色,肿瘤细胞形态呈双相(小管状和梭形细胞)或三相(小管状、梭形和脊索瘤样或黏液样)。其他组织学表现: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典型的透明细胞和乳头状或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显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肿瘤,组织学谱系在不断扩大,免疫组化表型及组织学形态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a)有重叠。
张仁亚曾涛刘飞飞任玉波M Joe Ma马洪军许俊龙赵丽华刘建丽林凡忠
关键词:肾肿瘤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癌基因p130Cas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癌基因p130Cas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112例胃癌组织进行p130Cas检测。结果p130Cas表达部位主要在癌细胞细胞浆,部分细胞膜及少数核膜也见表达,表达主要呈均质状;其表达强度与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随着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的出现以及临床呈期的加大,p130Cas表达强度明显增强,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χ2=11.9096,P<0.01;χ2=12.3401,P<0.01和χ2=19.5037,P<0.001)。结论癌基因p130Cas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及临床呈期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胃癌的侵袭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阻断胃癌扩散的新靶点。
王舟王学春梁桂华王旭刘建丽
关键词:P130CAS胃癌生物学行为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二例被引量:15
2006年
例1男,27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6d于2005年11月入院,辅助检查,CT示右肾中上极背侧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向肾外突出。大小5.2cm×5.7cm×5.0cm,边缘清楚,光滑,诊断,右肾中上极占位,良性病变可能性大,MRI扫描表现,右肾体积弱增大,上极见一类圆形弱短T1等,T2异常信号,边界清楚,
张仁亚任玉波马洪军许俊龙赵丽华刘建丽林凡忠
关键词:梭形细胞癌肾脏黏液性肾占位性病变管状低密度影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7年
曹正张仁亚刘保平刘建丽朱鹏
关键词:乳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