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军

作品数:484 被引量:3,802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3篇期刊文章
  • 146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5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6篇脊柱
  • 138篇颈椎
  • 136篇手术
  • 81篇脊髓
  • 76篇肿瘤
  • 58篇外科
  • 52篇疗效
  • 51篇手术治疗
  • 51篇颈椎病
  • 46篇椎间盘
  • 43篇术后
  • 43篇切除
  • 42篇细胞
  • 40篇脊柱肿瘤
  • 39篇腰椎
  • 38篇关节
  • 34篇脊椎
  • 34篇骨折
  • 31篇髓型
  • 30篇椎管

机构

  • 479篇北京大学第三...
  • 12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复旦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扬州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青岛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80篇刘忠军
  • 179篇刘晓光
  • 148篇姜亮
  • 141篇党耕町
  • 119篇韦峰
  • 82篇孙宇
  • 75篇陈仲强
  • 64篇于淼
  • 61篇马庆军
  • 44篇张凤山
  • 43篇潘胜发
  • 39篇吴奉梁
  • 33篇周方
  • 30篇周华
  • 28篇李危石
  • 27篇郭昭庆
  • 26篇周非非
  • 21篇王少波
  • 21篇孙垂国
  • 18篇于泽生

传媒

  • 119篇中国脊柱脊髓...
  • 26篇中华骨科杂志
  • 2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国矫形外科...
  • 13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中国微创外科...
  • 6篇家庭医药(就...
  • 5篇中华医学信息...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第7届长征脊...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2008国际...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24篇2018
  • 24篇2017
  • 37篇2016
  • 42篇2015
  • 38篇2014
  • 20篇2013
  • 20篇2012
  • 32篇2011
  • 30篇2010
  • 27篇2009
  • 27篇2008
  • 16篇2007
  • 32篇2006
  • 9篇2005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后方入路手术治疗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颈椎骨折
目的总结近年来采取单纯后路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病例,为进一步抬高这类别人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颈椎外伤病例26例,其中6例单纯采用后路手术固...
姬洪全周方田耘张志山孙宇刘忠军陈仲强党耕町
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脊柱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脊柱MM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5.5岁(34~78岁)。患者均有局部疼痛;伴有神经功能损害25例。26例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24例病理诊断为骨髓瘤,1例为淋巴瘤,1例为软骨组织;5例手术取得病理;5例通过骨髓穿刺涂片诊断。16例化疗(其中4例有难以控制的骨痛,神经损害轻或进展缓慢者辅以放疗,1例行骨髓移植),其中9例伴神经功能损害,7例脊柱不稳定(因骨质疏松严重或一般状况差而不宜手术);16例神经损害严重或进展迅速、脊柱不稳定者手术治疗(15例行化疗者中3例辅以放疗,1例行骨髓移植;2例行两次手术),其中14例伴神经功能损害,13例脊柱不稳定;2例放弃治疗;2例因失访而治疗不详。结果:32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1.5个月(2~108个月),20例存活,12例死亡,死亡者平均存活19.4个月(2~40个月)。化疗者6例死亡,1例失访,9例存活;存活者中3例伴神经功能损害,其中1例仅化疗,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2例放疗+化疗,神经功能均有改善;5例脊柱不稳定,4例仅化疗,其中1例压缩骨折进一步加重,1例行放疗+化疗,症状缓解,但无随访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化疗平均9.1个月后,病灶区未见明显成骨反应。16例手术者4例死亡,1例失访,11例存活,存活者中9例伴神经功能损害,其中77.8%(7/9)有神经功能改善;11例术前脊柱不稳定者,平均随访45.9个月,脊柱保持稳定;一期手术存活者有9例,3例前路,3例后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随访52个月(5~108个月),各手术入路患者临床效果相似。结论:CT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是确诊MM的安全、有效的手段。放疗与手术均可改善MM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脊柱不稳定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姜亮袁伟刘晓光柳晨刁垠泽韦峰刘忠军党耕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脊柱
重度青少年颈椎后凸畸形的前路矫正
刘忠军党耕町刘晓光姜亮韦峰
医院开展医学大数据应用初探被引量:4
2018年
阐述医院医学大数据的来源、特点以及在医学研究实践中的主要应用,指出医院医学大数据应用场景广泛,但同时面临众多问题与挑战,以期为医院医学大数据应用提供借鉴。
吴云霞刘忠军张振会李维张晨
关键词:大数据文本挖掘
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9例成人脊柱LCH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评估病变数目、部位、骨破坏形式、椎旁及椎管内情况、MRI信号及增强特点。结果 29例患者脊柱病变48处,其中颈椎26处、胸椎17处、腰骶椎5处;11例累及脊柱多节段。骨破坏累及椎体15例(15/29,51.72%),椎体和附件均累及14例(14/29,48.28%);34.48%(10/29)伴硬化边,13.79%(4/29)伴邻近骨硬化;75.86%(22/29)病变突破骨皮质;48.28%(14/29)合并椎体压缩,其中7例(7/29,24.13%)表现为扁平椎。T2WI呈等或低信号占57.89%(11/19),高信号占31.58%(6/19),混杂信号占10.53%(2/19);增强扫描94.12%(16/17)呈明显强化,5.88%(1/17)呈轻度强化。结论成人LCH好发于颈椎;骨破坏以椎体为主;可累及多个脊柱节段、呈连续或跳跃分布,扁平椎不少见、骨破坏周围的骨硬化对提示诊断有一定帮助。
张立华姜亮许翔宇袁慧书刘晓光刘忠军
关键词:脊柱成年人
寰枢椎结核的定性诊断和治疗选择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结核定性诊断的方法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寰枢椎结核患者22例,均获得组织学诊断。其中3例经口腔穿刺活检,17例行CT 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2例采用术中冰冻切片获得病理诊断。手术治疗13例:其中在 Halo-vest 架固定下行前路经口腔病灶清除植骨1例,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7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1例,后路寰枢椎问单纯植骨融合2例,颈后路枕枢钛板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2例。保守治疗9例:8例行 Halo-vest 架固定,1例行枕颌牵引。所有病例均辅以抗痨治疗12~18个月。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诊,随访18个月~7年,平均37个月。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完全恢复,X 线片见植骨融合,CT 片见病灶修复并有骨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寰枢椎结核,穿刺活检能获得定性诊断。有无寒性脓肿、病理骨折、寰枢椎脱位及脊髓压迫是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刘晓光王超刘忠军党耕町
关键词:结核寰枢关节活组织检查针吸HALO-VEST架
纵观全球脊柱肿瘤外科领域的治疗策略与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彻底性切除技术的改进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作为脊柱肿瘤彻底性切除的标志性技术——全脊椎切除也日益得到推广。上述变化使国内脊柱肿瘤的总体治疗水平和疗效获得显著提高。然而,发生于脊柱部位的肿瘤具有多种病理类型,且同一种病理类型脊柱肿瘤也分为不同的病变时期。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里,脊柱肿瘤手术治疗从理念到技术都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脊柱肿瘤临床治疗的状况显著改观,采用彻底性切除方式实施脊柱肿瘤手术,已使一些患者有更多获益。
刘忠军
关键词:脊柱肿瘤外科治疗外科领域病理类型全脊椎切除切除技术
“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11月~2013年2月因胸椎管狭窄症行"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的患者,共4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患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者29例,合并有颈椎OPLL患者30例。手术方式采用"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手术疗效采取改良胸脊髓病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其中远期预后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1~6.5年)。Hirabayashi改良率优良32人(66.7%),一般9人(18.7%),无变化7(14.6%)人。12例患者术后发生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5例为单侧肢体活动障碍,7例为双侧肢体活动障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在术后第2 d^6个月开始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JOA评分对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有显著影响(OR值0.145,95%CI 0.037~0.564)。[结论]"涵洞塌陷法"360°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虽仍有一定概率发生脊髓损伤加重,但长期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及以上,其远期预后满意,证明了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脊髓损害程度(JOA评分)与术后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发生相关。
王凯刘晓光祝斌于淼刘忠军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预后
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支架制备步骤和微弧氧化步骤,首先制备部分或者全部为相互连通孔隙的多孔金属支架,其中孔隙大小为300‑1800um;随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对该多孔金属支...
刘忠军修鹏蔡宏
文献传递
颈椎ACCF的技术与改进探索
2016年
经前路颈椎椎体切除与融合术(ACCF)是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与融合术以外最常用的颈椎前路手术技术。在过去20年中,圆柱状钛网是ACCF手术中最为普遍应用的椎体间植入物。将充填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钛网作为椎体被切除之后的替代支撑结构,成就了数以万计的手术,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
刘忠军
关键词:颈椎前路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切除融合术椎体间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