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娜
作品数:
13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高彦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张微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郦芒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李丙云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李媛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2篇
期刊文章
1篇
专利
领域
1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8篇
中毒
6篇
氟中毒
5篇
饮茶型
4篇
氟中毒病区
4篇
病区
3篇
凋亡
3篇
血清
3篇
细胞
2篇
亚砷酸钠
2篇
人群血清
2篇
酸钠
2篇
尿氟
2篇
细胞凋亡
2篇
小脑
2篇
民族
2篇
哈萨克族
2篇
哈萨克族人
2篇
哈萨克族人群
2篇
氟暴露
2篇
藏族
机构
13篇
哈尔滨医科大...
2篇
宁夏回族自治...
1篇
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13篇
刘晓娜
11篇
高彦辉
8篇
郦芒
8篇
李丙云
8篇
张微
6篇
刘洋
6篇
李媛媛
5篇
孙殿军
5篇
吴俊华
4篇
孙静
3篇
崔静
3篇
杨丹
3篇
李丹丹
3篇
秦鸣
2篇
张锦慧
2篇
孙振淇
2篇
姜丽欣
2篇
孙丽艳
2篇
孙洪娜
2篇
曲丽莎
传媒
12篇
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1篇
2022
1篇
2017
4篇
2016
4篇
2015
2篇
2014
1篇
2013
共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为一种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本发明的分子标志物可应用于辅助诊断2型糖尿病、辅助对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或预后状况进行评估或辅助研究2型糖尿病等方...
高彦辉
杨艳梅
范晨璐
刘晓娜
刘洋
姜宇婷
李丙云
孙洪娜
张美晨
郭宁
文献传递
人群外周血组蛋白乙酰化在氟骨症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高氟暴露是否会影响外周血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氟骨症患者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是否存在异常,尝试从转录修饰水平上研究氟骨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012年,在青海省果洛州藏族居住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哈萨克族居住地区,每个地区中选择2个县,并将每个县人口相对集中的3~4个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乡确定为调查点。在病区按照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和民族匹配原则,选取59例典型成人氟骨症患者和5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共118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饮用茶水(或酥油茶)样、即时尿样和2mL全血。采用便携式数字化x光机拍摄前臂、腰椎及骨盆关节X线片用于病情诊断: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茶水氟浓度和尿氟浓度:采用比色法检测全血样本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结果人群外周血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不同性别(男性:19.94mg/g;女性:20.05mg/g)和民族(藏族:17.73mg/g;哈萨克族:20.49m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64.5、-0.902,P均〉0.05),但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下降(r=-0.213,P〈0.05)。根据调查对象的日均茶水氟摄入量(0—3.25、〉3.25~8.05、〉8.05~12.33、〉12.33mg)和尿氟浓度(0-1.69、〉1.69—2.64、〉2.64~4.00、〉4.00mg/L)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不同程度的茶氟暴露组和尿氟暴露组人群外周血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21.12、20.05、19.94、35.0,24.42、18.13、19.80、28.90m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706、5.928,P均〉0.05)。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在对照组(19.43mg/g)和病例组(21.69m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9,P〉0.05)。不同程度病情人群(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外周血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9.43、21.32、35.95mg/g)比�
范智鹏
孙静
刘洋
李丙云
郦芒
刘晓娜
孙殿军
高彦辉
关键词:
组蛋白
乙酰化
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为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取生后5~7天Wistar仔鼠,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小脑皮层,0.25%胰蛋白酶消化、DNAI酶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两次差速贴壁后接种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内,相差镜下观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成长、发育变化及突触形成。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元。结果培养后第24小时,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贴壁,呈网状排列;第2~3天,神经元胞体由椭圆形变成圆形,轮廓逐渐清晰,细胞伸出突起,突起逐渐延长,细胞间通过突起连接,形成了稀疏的神经元突触网络;第4~6天,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细胞间通过广泛的突触联系,神经元清晰饱满,形成了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含NSE的神经元。结论成功地进行了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原代培养,该方法可为今后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细胞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姚洪菊
周令望
裴俊瑞
刘晓娜
王静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原代培养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与哈萨克族人群尿氟水平与氟暴露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饮茶型氟中毒人群茶水氟暴露程度与尿氟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达13县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哈巴河县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为调查点。其中,在青海省的调查点抽取6个藏族聚集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则抽取5个哈萨克族聚集村。对生活于当地的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饮用的茶水样,依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检测砖茶水氟含量,计算日均茶氟摄人量;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即时尿液样本,采用《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1996)检测尿氟含量;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摄片,拍摄部位为前臂、小腿和骨盆,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同时采用Spearman法对不同性别、年龄氟暴露程度与尿氟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调查445名16岁以上成人,其中藏族224人、哈萨克族221人。藏族Et均茶氟摄人量中位数为9.93mg,哈萨克族为9.57mg。藏族尿氟几何均数为2.26mg/L,哈萨克族为3.29mg/L。氟骨症总检出率为37.98%(169/445),其中藏族为45.54%(102/224),哈萨克族为30-32%(67/221)。民族、性别及氟中毒病情不同的人群总的日均茶氟摄入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23,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藏族男性40—49岁氟骨症人群与50—59岁非氟骨症人群日均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81、0.58,P均〈0.05),藏族女性60—69岁氟骨症人群日均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5);哈萨克族男、女性50~59岁非氟骨症人群日茶氟摄人量与尿氟水平呈正相关(r=0.57、0.61,P均〈0.05)。结论在青海省和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尿氟水平与砖茶氟暴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吴俊华
李丹丹
杨丹
秦鸣
李丙云
刘晓娜
郦芒
李媛媛
张微
高彦辉
关键词:
藏族
哈萨克族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藏族人群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的水平,为饮茶型氟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2012年,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达日县的6个藏族聚集村为调查地点。对生活于当地的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饮用的茶水样,根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标准方法检测砖茶水氟含量并计算日均茶氟摄入量;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清镁、铝、钙、铁、锌和铜离子水平;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数字化X线摄片,拍摄部位为前臂、小腿和骨盆,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192-2008)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共调查170人,其中氟骨症74人,非氟骨症96人。受检人群日均茶氟摄入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7.35(3.00,12.30)mg;血清镁离子含量为22.02(17.30,23.67)mg/L,铝离子为O.22(O.14,0.38)mg/L,钙离子为100.03(88.56,112.73)mg/L,铁离子为1.66(1.26,2.36)mg/L,锌离子为0.80(0.63,0.95)mg/L,铜离子为1.28(0.99,l.48)mg/L。男性血清铁离子含量为2.13(1.37,3.09)mg/L,高于女性[1.56(1.18,2.02)mg/L],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70岁人群血清中镁、钙、铜和锌离子含量分别为15.09(13.64,24.13)、68.67(58.67,97.24)、0.97(0.72,1.34)、Q54(048,0.74)mg/L,均低于〈40岁人群[21.67(20.08,2276)、98.71(90.77,113.97)、1.35(1.21,1.71)、O.78(O.73,1.01)mg/L],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6、2.99、3.01、3.34,P均〈0.05)。40~49和50~59岁人群血清中铁离子含量分别为1.77(1.45,3.02)、1.92(1.44,2.66)mg/L,均高于〈4
吴俊华
李丹丹
杨丹
秦鸣
李丙云
刘晓娜
郦芒
李媛媛
张微
高彦辉
关键词:
离子
亚砷酸钠对PC12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PCI2细胞(具有神经元特性的大鼠嗜铬瘤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NaAsO2[0(对照组)、2、5、10μmol/L]染毒24h,使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NaAsO2染毒后PC12细胞的PEDF及其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DF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8,P〈0.05),其中2、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PEDFmRNA表达(0.70±0.07、0.33±0.04、0.23±0.10)均低于对照组(1.15±0.11,P〈0.05)。Bax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5、10μmoVL组分另0为0.95±0.12、0.80±0.11、0.88±0.11、1.01±0.11,F=2.01,P〉0.05);Bcl-2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7,P〈0.05),其中2、5、10μmol/LNaAs02染毒组Bcl-2mRNA表达(0.65±0.03、0.49±0.04、0.57±0.09)均低于对照组(0.95±0.11,P均〈0.05);Bax/Bcl-2mRNA表达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其中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Bax/Bcl-2mRNA表达比值(1.80±0.72、1.82±0.36)高于对照组(1.02±0.24,P均〈0.05)。结论NaAsO2可能通过降低PC12细胞PEDFmRNA的表达来增加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mRNA表达.继而引起细胞凋亡。
崔晓慧
张微
李媛媛
孙丽艳
高彦辉
姜丽欣
曲丽莎
刘晓娜
张锦慧
吕春鹏
孙殿军
关键词:
亚砷酸钠
PC12细胞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凋亡相关因子
Fas/FasL途径在砷致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砷暴露大鼠大脑皮质中Fas、FasL、FAD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8、easpase3表达,探讨砷暴露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中、高剂量染砷组[分别饮用含5、10、50mg/L亚砷酸钠(NaAsO2)的溶液],每组10只。染砷3个月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大鼠,取大鼠大脑皮质,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阳性细胞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PCR)检测Fas、FasL、FADD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采用caspase试剂盒检测e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凋亡指数: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砷组分别为(15.50±9.85)%、(16.75±10.01)%、(36.75±14.73)%和(50.50±19.16)%,低、中、高剂量染砷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mRNA表达: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砷组FasmRNA表达分别为0.88±0.09、1.00±0.22、1.04±0.21和1.24±0.34,中、高剂量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asLmRNA表达分别为0.83±0.17、0.89±0.37、0.86±0.42和0.91±0.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8,P〉0.05);FADDmRNA表达分别为0.77±0.23、0.80±0.13、0.97±0.15和0.98±0.25,中、高剂量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砷组Fas蛋白表达分别为8.22±1.40、10.27±2.16、10.33±1.55和11.71±1.74,中、高剂量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asL蛋白表达分别为4.28±1.59、3.91±1.99、3.85±1.05和3.62±1.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1,P〉0.05);FAD
姜丽欣
孙洪娜
曲丽莎
王慧
刘晓娜
崔晓慧
吕春鹏
张锦慧
张微
高彦辉
孙殿军
关键词:
砷中毒
细胞凋亡
FAS/FASL
砖茶氟暴露对人群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饮用砖茶导致的高氟暴露对人群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青海果洛州藏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古族及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居住地区的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选取典型成人氟骨症患者73例,按照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性别和民族匹配无氟骨症对照73例。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前臂、腰椎及骨盆关节拍摄X线片,并采集调查对象饮用的茶水(或酥油茶)样、即时尿样和全血样本。茶水氟和尿氟含量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2006),血清BMP-2含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依据日均茶水氟摄入量、尿氟含量四分位数及不同程度氟骨症病情将被调查对象分别分为4组,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共调查146人,人群血清BMP-2含量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95、U=2148.50,P均〉0.05);人群血清BMP-2含量在不同民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36.28,P〈0.01),其中藏族人群血清BMP-2含量高于哈萨克族人群(中位数:109.91比73.96ng/L,P〈0.01),且藏族人群的尿氟含量显著低于哈萨克族人群(中位数:2.23比3.42mg/L,U=672.00,P〈0.01),但两组人群的日均茶水氟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7.05比7.69ng/L,U=674.00,P〉0.05)。不同程度茶水氟暴露组和不同含量尿氟组人群血清BMP-2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34、1.94,P均〉0.05)。茶水氟暴露和尿氟与人群血清BMP-2表达统计学分析无相关性(r=-0.037、-0.015,P均〉0.05)。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血清BMP-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85.76比98.18ng/L,Z=-1.78,P〉0.05)。不同程度氟骨症(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组)组间人群血清BMP-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
范智鹏
孙静
刘洋
李丙云
郦芒
刘晓娜
孙殿军
高彦辉
关键词:
氟
骨骼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清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不同民族人群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差异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不同民族人群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分布差异。方法在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的饮茶型氟中毒重点病区乡,对16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膳食调查和总氟摄人情况.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质谱法进行胛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TH含量。结果共有1175位受试者入选,其中蒙古族308位、哈萨克族295位、俄罗斯族155位、藏族381位、汉族36位。受试者全血的PTH基因分为AA.AG、GG基因型,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A、AG、GG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蒙古族分别为0.6%(2/308)、20.2%(62/308)、79.2%(244/308);哈萨克族分别为4.4%(13/295)、25.1%(74/295)、70.5%(208/295);俄罗斯族分别为2.0%(3/155)、33.5%(52/155)、64.5%(100/155);藏族分别为2.4%(9/381)、31.2%(119/381)、66.4%(253/381);汉族分别为5.6%(2/36)、13.8%(5/36)、80.6%(29/36)。不同民族之间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6,P〈0.05)。共检测1009份血清,其中蒙古族245份、哈萨克族282份、俄罗斯族105份、藏族345份、汉族32份,血清PTH含量分别为(16.36±2.48)、(14.30±3.76)、(15.22±3.92)、(13.26±3.66)、(15.42±1.12)mg/L,各民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5,P〈0.05)。AA、AG和GG3种基因型携带者(分别为27、270和712例)血清明H含量分别为(13.75±2.05)、(14.30±3.80)、(14.67±3.65)m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2,P〉0.05)。结论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不同民族人群血清中PTH含量不同,PTH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差异,但携带不同PTH基因型人群的血清�
孙静
刘洋
李丙云
刘晓娜
郦芒
崔静
刘洪序
孙振淇
李媛媛
吴俊华
张微
高彦辉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亚砷酸钠对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和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和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7~8d的Wistar大鼠20只,断头取小脑皮层,制备颗粒细胞悬液,以4×109个/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液,采用不同浓度NaAsO:E0(对照)、2、5、10μmol/L]进行染毒。培养24h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细胞凋亡:培养24、48h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结果培养24h时.对照和2、5、10μmol/L染砷组ROS荧光强度分别为421.32±53.52、1082.09±321.58、2223.02±1011.37、1366.87±102.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3,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91±5.63)%、(26.46±1.77)%、(43.65±14.45)%、(56.04±6.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69,P〈0.05)。培养24h时,对照和2、5、10μmol/L染砷组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分别为1.00±0.06、0.77±0.22、O.43±0.18、0.42±0.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35,P〈0.05);培养48h时,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分别为1.00±0.01、0.89±0.09、0.60±0.16、0.08±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843,P〈0.05)。结论随着NaAs02浓度升高,ROS和凋亡水平升高,而神经球蛋白mRNA表达明显降低,表明机体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保护性蛋白可能被消耗,推测砷所诱导的神经球蛋白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砷所导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李卓文
刘晓娜
安源
王静
关键词:
小脑
亚砷酸盐类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