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鹰

作品数:119 被引量:58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腰椎
  • 34篇脊柱
  • 25篇颈椎
  • 24篇手术
  • 19篇融合术
  • 19篇退变
  • 19篇节段
  • 18篇椎间盘
  • 17篇颈椎病
  • 16篇后路
  • 15篇椎管
  • 15篇椎管狭窄
  • 15篇内固定
  • 14篇脊柱融合
  • 14篇脊柱融合术
  • 12篇术后
  • 12篇退行性
  • 12篇椎间融合
  • 10篇疗效
  • 9篇外科

机构

  • 116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市骨科医...
  • 2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116篇刘海鹰
  • 39篇王会民
  • 38篇朱震奇
  • 35篇王波
  • 26篇徐帅
  • 21篇钱亚龙
  • 20篇王凯丰
  • 18篇张健
  • 17篇金朝晖
  • 16篇缪克难
  • 15篇刘辰君
  • 10篇周殿阁
  • 9篇段硕
  • 7篇吕厚山
  • 5篇王伟炎
  • 4篇张恒维
  • 3篇王帮民
  • 3篇陈茁
  • 3篇易斌
  • 3篇许晓诺

传媒

  • 17篇中国脊柱脊髓...
  • 15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2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 1997年 9月至2 0 0 2年 6月经手术治疗的 3 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 4 7.9% ,疼痛缓解率 90 .6% ,假关节形成 1例 ,腔隙性脑梗塞 1例。平均随访 15个月 (6~ 5 7个月 ) ,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 ,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刘海鹰周殿阁王会民易斌王波金朝晖张健吕厚山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间融合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短期疗效,并对术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管狭窄症的4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7~69岁,平均43岁。患者均行椎管开窗减压及Wallis棘突间置入术治疗,手术节段:L3~4例,L4-5,38例,L5~S1 6例。通过随访术前、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影像学变化。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20±4)个月。ODI评分从术前46±10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4±7(t=12.765,P〈0.05),腰腿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8.1±1.6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1.1(t=21.881,P〈0.05)。6例患者于术后2~13个月出现椎间盘突出复发(6/48,12.5%),且均为L4-5,节段;3例接受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另外3例保守治疗,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Walli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总体上中短期效果满意,能够显著缓解腰腿痛症状,但仍存在术后复发等问题。
刘海鹰谷爱奇朱震奇周健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椎间盘移位椎管狭窄内固定器假体和植入物
脊柱手术深静脉栓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3年
曾忠友金才益刘海鹰
关键词:脊柱手术深静脉栓塞骨科血栓形成病理因素
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金属钛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8月到10月间15例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25例(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放置时间为21~60个月)行腰椎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及毛发中的钛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其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弓根螺钉数目及术后内固定物放置时间的长短均对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影响(P>0.05)。观察组患者中2例因钛合金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其血清及毛发钛浓度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明显改变。
朱震奇王波刘海鹰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术钛合金毛发
腰椎术后下腰痛的机制探讨及中药治疗方法被引量:10
2013年
腰痛病因有椎间盘源性、小关节源性、骶髂关节源性、肌肉源性、硬膜外瘢痕源性、骨质疏松源性、社会精神源性;中药治疗有风寒湿痹证、寒湿瘀血证、寒瘀气滞证、肾阳亏虚证、阳虚寒痰证、肾阴亏虚证、阴虚瘀阻证、湿热痰瘀证等。
王帮民刘海鹰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脊髓冲击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脊髓冲击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重物坠落的方法造成脊髓冲击性损伤。损伤12 h后,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静脉给予rh-EPO 100、500、1000 IU/kg。损伤后24 h、48 h、1周评估下肢神经功能。损伤后1周时处死动物,脊髓标本进行HE和Caspase-3组化染色,电子显微镜评估超微结构损伤。[结果]EPO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显示组织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冲击性损伤后12 h给予人红细胞生成素可减轻脊髓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继发性损伤,并可对抗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中等剂量EPO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适当选择。
王波姜伟刘海鹰陈定宝郑姝颖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脊髓损伤凋亡超微结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胸腔镜下胸椎间盘突出手术
2004年
刘海鹰
关键词:胸腔镜胸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脊柱外科胸外科
选择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技巧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95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平均7.8(5~13)年.临床疗效评价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顶椎旋转Nash-Moe分级、腰椎前凸角和胸腰交界区后凸角.结果 术前ODI评分平均(32.2±8.6)分,末次随访平均(11.1±6.8)分,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9±2.0)分,末次随访平均为(2.0±1.2)分,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为88.2% (84/95).末次随访时,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顶椎旋转Nash-Moe分级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腰椎前凸角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P<0.001);胸腰交界区后凸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DI评分减少程度与腰椎前凸角增加呈正相关(r=0.62,P=0.01).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断棒2例,冠状面交界区新发侧凸4例,L5~S1滑脱2例,L5~S1再狭窄5例,其中有11例患者行翻修手术.结论 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具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选择性节段行TLIF不仅提高了椎间融合率,并有利于进一步恢复腰椎前凸角度、矫正椎体侧方移位和不对称椎间隙,从而取得更好的三维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
朱怡刘海鹰王波王会民钱亚龙朱震奇缪克难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
后路椎间融合器在腰椎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后路再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技术要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腰椎后路再手术,手术顺序为腰椎椎管减压、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后路椎间融合器植入、经椎弓根内固定、腰椎横突间植骨术。定期随访,按Macnab法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效果。腰椎椎间融合效果按照Brantigan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涉及的23个椎间隙(L3-4 5例,L4-58例,L5-S14例)内植入27枚融合器,所有患者术后2周下地行走,出院时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5例术中硬膜破裂,缝合后未发生脑脊液漏。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88.2%的患者术前下肢的神经症状明显缓解,运动能力明显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评价手术效果,平均随访18个月(12-43个月)。Brantigan评定标准评价未见内固定失败迹象,术后半年腰椎融合成功,手术疗效始终稳定。结论后路腰椎再手术中使用椎间融合器既解决了神经卡压的问题,消除了椎间盘源性的疼痛,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及对线,同时又完成了腰椎的内固定以及前柱的融合,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王会民刘海鹰王波张健缪克难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腰椎再手术内固定器
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痛的原因,探讨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腰痛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和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年龄、术前腰椎失稳、生理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发生率;分析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下腰痛的随访结果。[结果]腰痛明显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平均年龄、腰椎节段性失稳率、腰椎前凸消失和退变性侧弯的比率高于间歇性跛行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PLIF术后腰痛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改善,退变性侧弯程度减轻,腰椎前凸恢复,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PLIF可消除腰椎管狭窄症的多种腰痛病因,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的较好术式选择。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缪克难金朝晖
关键词:后路腰椎间融合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