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耿淳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等中心
  • 2篇等中心照射
  • 2篇照射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头颈部恶性肿...
  • 2篇颈部
  • 2篇颈部恶性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放疗
  • 1篇低熔点铅
  • 1篇低熔点铅挡块
  • 1篇性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造影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耿淳
  • 4篇黄拔群
  • 3篇杨石山
  • 2篇龚朝晖
  • 1篇龚朝辉
  • 1篇董可
  • 1篇朱义辉
  • 1篇董忠谊
  • 1篇李青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医药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进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照射放疗技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改进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照射放疗技术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确诊头颈部恶性肿瘤 95例 ,头颈部用头枕面罩固定 ,低熔点铅挡块技术 ,等中心照射 ,一般肿瘤根治剂量 72 ( 70~ 80 )Gy ,非霍奇金淋巴瘤 5 0~ 5 5Gy ;预防剂量 5 6( 5 0~ 60 )Gy ,非霍奇金淋巴瘤 45~ 5 0Gy。结果 放疗后 1~ 2个月CT复查可评价的肿瘤完全消退率 5 8 5 7% ,明显消退率 3 2 86% ,正常组织急性放射相关性粘膜炎发生率 0级 5 6 84% ,1级 42 10 % ,2级 1 0 5 % ,随访 1~ 2年脊髓脑干晚期放射反应为 0。结论 改进的外照射放疗技术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照射更准确 ,局部控制率高 。
黄拔群杨石山刘耿淳龚朝辉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照射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副反应
EUS-FNA对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诊断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120例消化系统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EUS-FNA及活检病理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记录EUS-FNA与手术病理的一致性,比较EUS-FNA诊断的准确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记录影像EUS-FNA诊断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EUS-FNA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kappa=0.883,P=0.000)。EUS-FNA诊断消化系统恶性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3.82%、准确度为84.6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是影响EUS-FNA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24,95%CI=1.335~2.226,P=0.000)。结论EUS-FNA诊断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但其准确性受病变直径影响,尤其是对于直径<3cm的微小病灶,应仔细探查,准确定位。
刘耿淳刘耿淳余美梅吴坤唐滟黄拔群
关键词:EUS-FNA影响因素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面罩和适形铅挡块的制作及质控
2003年
我科自2000年开始用头枕和面罩固定头颈部,制作适形铅挡块,对位校验后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164例,制作适形铅挡块600多个,本文控讨面罩和适形铅挡块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龚朝晖杨石山黄拔群刘耿淳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面罩
应用CT结合钡餐造影确定食管癌靶区长度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应用定位CT与食管造影结合的方法,探讨食管癌病变两端在CT上的厚度,为在CT上准确勾画食管癌GTV长度提供依据。方法:接受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鳞癌病人64例,在模拟定位机下吞钡行食管造影,参考食管镜检查,确认食管癌病变两端长度,用铅珠标记,在相同体位固定下CT扫描,逐一测量铅珠标记点层面食管壁的最大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癌病变两端管壁厚度是1.06±0.40cm,95%可信区间0.99-1.13cm,病变起始端与病变末端管壁厚度分别是1.04±0.39cm、1.09±0.40cm(t=0.851,P=0.398)。胸上、中、下段食管癌病变两端管壁厚度分别为0.99±0.37cm、0.97±0.40cm、1.22±0.36cm(F=5.963,P=0.003)。食管癌长≤5cm、5-7cm、>7cm病变两端管壁厚度分别为0.95±0.34cm、1.16±0.40cm、1.05±0.41cm(F=2.851,P=0.062)。有外侵与无外侵食管癌病变两端管壁厚度分别为1.13±0.42cm、0.98±0.36 cm(t=2.094,P=0.038)。结论:应用定位CT与食管造影结合的方法,在CT上确定食管癌GTV长度,是解决目前CT对食管癌长度定位困难的较好方法,测量的食管癌病变两端管壁厚度值可考虑作为在CT上勾画食管癌GTV长度的参考依据。
黄拔群刘耿淳李青董可朱义辉董忠谊
关键词:食管肿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食管钡餐造影靶区
乳腺癌非独立准直器14野及半野等中心照射方法
2003年
黄拔群杨石山刘耿淳龚朝晖
关键词: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