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 作品数:51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视频号对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探讨——以卓越计划梯队中文刊为例
- 2023年
- 研究通过逐一调研梯队中文刊视频号,剖析视频内容展现形式以及互动次数,发现开通视频号的梯队中文刊数量少,发布的视频数量也较少。账号信息不完整,视频号运营者对内容策划不足,缺乏高质量的视频,与用户互动不足,传播效果有限。研究提出中文学术期刊要积极开展新媒体传播,完善视频号平台信息,树立科学有公信力的官媒形象,树立用户思维,组织策划高质量的内容,加速学术成果的传播,培养期刊的作者群体,吸引来稿,以期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刘莹龚超颖郭盛
- 关键词:稿源
- 一种测定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测定不同厂家生产的碳酸氢钠作为示踪剂;第二,将其分别加入到营养液中,营养液中碳酸氢钠浓度设置为10mM,pH为8.30;第三,将以上配制的溶液...
- 吴沿友杭红涛谢腾祥王瑞陆叶张开艳姚凯刘莹刘丛强王宝利
- 文献传递
- 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路径思考——基于“卓越计划”梯队中文科技期刊的调研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文章探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基础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梯队中文期刊的特征,思考如何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通过调研期刊网站和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全面了解梯队中文刊发文量、影响力、影响因子、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等情况,分析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因素。调研发现,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需要深耕国内科研沃土,坚持"内容为王",扩大期刊容量,承接优秀科研成果;树立期刊品牌,提高影响力;搭建交流平台,积极促进国内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期刊宣传,提高期刊显示度,提升服务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 刘莹彭越王滨滨
-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第二,依据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
- 吴沿友杭红涛赵宽邢德科梁铮谢腾祥李海涛刘莹
- 文献传递
- 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的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Sup>13</Sup>C的值;第二,测定微藻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Sup>13</Sup...
- 吴沿友邢德科刘丛强王宝利徐莹梁铮刘莹
- 文献传递
- 软件可信性属性及其度量研究
-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软件可信性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软件的可信性也就不再局限于安全性,而是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质量特性,但是相关研究都局限于独立的可信属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可...
- 张悦今张玲玲刘莹石勇
- 文献传递
- 地学类非SCI收录中文期刊质量提升途径——基于地学科技工作者对成果发表需求的现状调研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在优秀稿源大量外流的情况下,深入了解地学科技工作者投稿行为的倾向性,探索地学类非SCI收录中文期刊争取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地学科技工作者的投稿习惯,分析不同作者群体的需求,结合《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的办刊实践进行讨论,提出获取高质量论文的方法。【结果】作者投稿时普遍注重期刊的品牌、数据库收录状况、期刊影响因子,以及稿件评审、出版周期等因素。不同作者群体发表文章的目的明显不同,因此在选择发文期刊上有明显的倾向性。科技工作者普遍期待期刊的数字化,尤以微信等移动传播方式最为广泛接受。【结论】地学类非SCI收录的中文期刊特别需要加强约稿、组稿的力度,选择合适的组稿负责人是关键;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有助于期刊获得优质稿源。提高数字化程度、缩短出版周期和提高审稿质量,有利于期刊获得优质稿源。
- 刘莹刘莉
- 关键词:优质稿源问卷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栽种诸葛菜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种植诸葛菜的方法,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打种植孔;将石英砂装入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打好的种植孔内,将当年收集的诸葛菜种子,于9月中下旬按一穴三粒点播于种植孔内,上覆石英砂,每天喷洒清水至石英砂...
- 吴沿友赵红鹏陈迎赵宽邢德科杭红涛陆叶刘莹李海涛
- 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分别添加两种δ<Sup>13</Sup>C值差异悬殊的碳酸氢钠同时培养待测微藻,测定藻体δ<Sup>13</Sup>C值,利用两端元的同位素混合模型获取微藻利用来自于空气的无机碳...
- 吴沿友李海涛李潜谢腾祥刘丛强王宝利刘莹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分别添加两种δ<Sup>13</Sup>C值差异悬殊的碳酸氢钠同时培养待测微藻,测定藻体δ<Sup>13</Sup>C值,利用两端元的同位素混合模型获取微藻利用来自于空气的无机碳...
- 吴沿友李海涛李潜谢腾祥刘丛强王宝利刘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