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未发立体:冯从吾工夫论探析
- 2011年
- 本体与工夫的合一,是冯从吾哲学思想的中心内容,也是其工夫论的起点。对此,冯从吾以理学传统的体用不二方法,将本体与工夫统一起来,使工夫成为本体之用。同时为了保证本体的具体落实,真正做到承体起用、由用见体,冯从吾强调工夫应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展:一方面是要在心体、未发处做工夫,具体表现为静中体验未发气象,这是工夫的主轴,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则要在意念发动处做慎独与诚意的工夫。
- 刘莹
- 关键词:冯从吾工夫论慎独诚意
- 张载《东铭》与明清儒学的转向
- 2012年
- 与《西铭》相比,张载《东铭》在宋明理学史上曾长期被人忽略,这主要与程朱对《西铭》的高度推崇和《西铭》自身所体现出的价值意蕴有关。然而,自明中期始,学者对《东铭》的价值越来越重视,认为要达到《西铭》的理想境界,就必须从《东铭》所示之工夫入手,下学上达不可偏废。在明清儒者的诠释下,张载《东铭》的意义和与《西铭》的关系才重新被彰显出来。这种关注重心的转移,与中晚明以来思想界对工夫实践的强调是一致的。
- 刘莹米文科
- 关键词:《西铭》工夫
- 冯从吾与明代关中理学被引量:1
- 2012年
- 冯从吾是继吕柟之后明代关中理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在关中书院的讲学不仅重新振兴了自弘、嘉以来关中地区的讲学之风,而且由于其讲学以心学为主,注重对良知心体的体认,从而使整个明代关学呈现出一个由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发展转变过程。但冯从吾既处于晚明王学修正运动思潮中,而他本人亦对当时流行的"无善无恶"说和王学末流脱略工夫的做法极为不满,故又主张以宋儒之工夫来致良知。冯从吾这种会通朱、王,强调本体、工夫合一的方法奠定了清初关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 刘莹
- 关键词:冯从吾关学明代
- 惠能“思量自化”思想的哲学意义
- 2013年
- 惠能的禅把人们对于佛祖的崇拜转向对自身的崇拜,他认为自性本净,自性与佛性合而为一。《坛经》通过论证自性本净,人心"思量自化"给我们阐述了自性与佛性相即相离的关系,通过"思量"自化,消解了认识对象和自我的对立状态,体现了佛教在解决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采取的圆融无碍的态度及处事方式。而无住、无念、无相是思量自化的落实和顿悟成佛的修持法门,是对大乘佛教空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刘莹
- 关键词:自性《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