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韬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小鼠体内Th1/Th2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通过复制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动物模型,检测接种后小鼠体内Th1/Th2平衡改变,对感染后小鼠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96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鼻内接种途径建立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接种二磷酸蔗糖(2SP)无菌缓冲液。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3,5,7,14,21,28和42d,各处死6只动物,收集标本。观察记录肺组织病理,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h1和Th2细胞,计算Th1/Th2比值。结果感染肺炎衣原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表现多为局灶性肺炎,14d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增多,并伴不同程度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对照组相比,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24h,可见小鼠血清IL-4水平升高,第3d时浓度达到最高(24·38±2·52)pg/mL。持续至第7d,而后恢复到基线水平。血清IFN-γ在接种后24h即达到峰值(23·00±5·15)pg/mL,此后浓度逐渐下降。对照组小鼠Th细胞功能上以Th1细胞占优势,接种肺炎衣原体后Th1/Th2比值明显降低,细胞分类向Th2细胞漂移。第3d时,Th1/Th2比值降到最低值。实验组小鼠在感染后所检测42d内,所有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细胞分类向Th2细胞漂移。宿主肺部炎症病变加重与早期Th1细胞免疫活性受到抑制有关。与外周血IFN-γ/IL-4比值相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IFN-γ/IL-4,更能代表Th1/Th2极化状态。
- 刘远韬施毅印洁邵宏涛董静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小鼠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TH1/TH2
- 肺炎衣原体再次感染小鼠的模型建立及免疫状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 背景:肺炎衣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衣原体感染是世界普遍性的,文献报告全球成人肺炎衣原体相关抗体血清阳性率达50%~80%。肺炎衣原体原发感染于呼吸道,呼吸道外的慢性感染灶很广,如血管壁、脾、外周血单个核细...
- 刘远韬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社区获得性肺炎免疫反应酶联免疫吸附
- 文献传递
- 初次及再次感染肺炎衣原体Icr小鼠局部的免疫反应
- 2009年
- 目的:肺炎衣原体(Cpn)是一种常见的人类呼吸道致病菌,感染多为持续或慢性感染,机体感染后可引起以细胞免疫(CMI)为主的免疫反应。文中使用Icr小鼠建立初次及再次感染Cpn的动物模型,研究小鼠肺部及脾脏在初次及再次感染Cpn后的炎症机制及CMI反应。方法:初次感染(PT)组鼻内接种Cpn 105IFU/只。再次感染(ST)组4周后重复接种同样剂量的Cpn。对照组接种PBS0.05ml/只。在预设时间点处死小鼠后取肺及脾,分离出肺单核细胞及脾的淋巴细胞。用Cpn刺激,体外培养3 d。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测定IL-4、IL-10、IFN-γ。结果:体外CMI显示用Cpn刺激后在PT组小鼠肺中出现一个较弱的增殖反应,并无IFN-γ的分泌。在ST组的肺及脾中则均引起以IFN-γ为主的细胞因子的分泌(P<0.01)。IL-4在2组小鼠肺中的测定基本为0。IL-10在PT组肺中无表达,在ST组中稍有升高,平均为0.4 ng/ml。在ST组脾中IL-4及IL-10均在35 d后有升高趋势,与PT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h1型CMI引起的IFN-γ产生和淋巴反应增加是再次感染的特征。
- 邵宏涛施毅刘远韬印洁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免疫反应小鼠
- 肺炎衣原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刘远韬施毅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抗原原核生物
- 初次及再次感染肺炎衣原体Icr小鼠的局部免疫反应
- 目的研究Icr小鼠初次及再次感染肺炎衣原体(Cpn)后肺部及脾脏细胞免疫的功能改变。方法初次感染(PT)组小鼠鼻内接种Cpn 105IFU/只。再次感染组(RT)4周后重复接种同样剂量的Cpn。对照组接种2SP0.05 ...
- 邵宏涛施毅刘远韬印洁宋勇
- 文献传递
- 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肺组织TLR2、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模型,探讨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肺脏组织Toll样受体(TLR)2、4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对照组接种二磷酸蔗糖(2sp)缓冲液,再分别按预定的处死时间1、3、5、7、14d各分为5小组,取肺脏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肺组织TLR2mRNA、TLR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肺炎衣原体后,引起TLR表达明显变化。其中TLR2mRNA表达水平在3、5、7、14d其密度值(0.849±0.107、0.981±0.104、0.926±0.116、0.905±0.046)显著高于对照组(0.375±0.149、0.340±0.069、0.314±0.074、0.302±0.010,P<0.01),并在第5天达到高峰;而TLR4mRNA表达水平在第1、3、5、7、14天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TLR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在TLR2上表达变化,TLR的变化增强了机体非特异免疫能力,并随着肺炎衣原体感染程度的加重与减轻,TLR2mRNA的表达变化上调或下降。
- 董静施毅宋勇印洁刘远韬吕镗锋朱美英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