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成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电子束抽运氩离子准分子跃迁小信号增益的测量被引量:1
- 2000年
- 对强流相对论电子束抽运氩产生的氩的第三谱带进行了研究。利用反射镜法对其小信号增益系数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建立了近距离探测的精确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小信号增益系数。
- 赵永蓬王骐高劭宏刘金成
- 关键词:电子束抽运离子准分子小信号增益激光
- 电子束抽运Ar_2^+离子准分子的动力学过程被引量:1
- 2003年
- 建立了电子束抽运下 ,Ar+ 2 离子准分子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给出了与电子束能量沉积和Ar+ 2 离子准分子形成有关的反应过程。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组 ,并对该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 ,得到了Ar+ 2 离子准分子的粒子数密度随时间的演变情况。根据粒子数密度的计算结果 ,求解了小信号增益系数 ,并将该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和实验结果的吻合 ,表明氩第三谱带中中心位于 2 40nm的谱区可能来源于Ar+ 2 离子准分子的跃迁。
- 赵永蓬王骐刘金成
- 关键词:激光技术动力学电子束离子准分子小信号增益
- ZnSe基片上制备二氧化钒薄膜及退火改变组分研究
- VO2作为相变材料在激光防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透过率,本文采用在红外波段透过率为70%的ZnSe做基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VO2薄膜.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VO2薄膜用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测试,并通过拟合...
- 田雪松刘金成李连江王骐
- 关键词:激光防护二氧化钒相变退火磁控溅射
- 文献传递
- ZnSe基片上制备二氧化钒薄膜及退火改变组分研究
- VO2作为相变材料在激光防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透过率,采用在红外波段透过率为70%的ZnSe做基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VO2薄膜。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VO2薄膜用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测试,并通过拟合来得...
- 田雪松刘金成李连江王骐
- 关键词:激光防护二氧化钒相变退火磁控溅射
- 文献传递
- 氩第三谱带中240 nm时间谱测量及动力学分析
- 利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装置,观察到了中心位于240nm的氩第三谱带,并利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240nm的光强随时间的演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0nm时间谱的宽度大于电子束的电流脉冲宽度.建立了电子束抽运氩离子准分子的动力学模...
- 赵永蓬王骐李岩刘金成
- 关键词:激光物理离子准分子电子束
- ZnSe基片上制备二氧化钒薄膜及退火改变组分研究
- 2006年
- VO_2作为相变材料在激光防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透过率,采用在红外波段透过率为70%的 ZnSe 做基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VO_2薄膜.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 VO_2薄膜用 X 射线电子能谱仪(XPS)测试,并通过拟合来得到 VO,V_2O_3,VO_2和 V_2O_5在薄膜中所占的比例。为提高4价钒的含量对薄膜进行了退火处理,根据薄膜中的钒氧的比例,采用了充氧加热退火,退火时间4h,退火温度450℃,退火真空度2.5×10^(-2)Pa,氧气流量6.5 sccm。4价钒含量提高到了接近60%,分析了退火对氧化钒薄膜中4价钒含量的影响。
- 田雪松刘金成李连江王骐
- 关键词:激光防护二氧化钒相变退火磁控溅射
- Ar的第三谱带260nm中心谱区光学腔效应的实验观察
- 2000年
- 采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横向抽运纯氩 ,在属于 Ar的第三谱带范围内的 2 6 0 nm的中心谱区观察到了光学腔效应 ,并指出同时具有陡前沿和强流相对论特点的电子束抽运是实现这一中心谱区光学腔效应的重要条件。
- 高劭宏赵永蓬刘金成王骐
- 关键词:离子准分子氩
- Ar的第三谱带240nm中心谱区与气压关系的实验观察
- 1999年
- 采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横向泵浦纯氩,获得了属于Ar的第三谱带范围内240nm中心谱区的光强随气压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强为3×105Pa时是产生这一谱区的最佳气压。
- 高劭宏赵永蓬刘金成王骐
- 关键词:离子团簇激光工作物质氩气压
- 电子束泵浦参数对氩第3谱带的影响
- 2003年
- 对电子束装置进行了调试 ,使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利用该电子束装置泵浦0 .3MPa的氩气 ,获得了中心位于 2 4 0nm氩的第 3谱带。在二极管电流和电压两个参数中保持一个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另一个参数 ,观察到氩的第 3谱带随二极管电压或电流的增加强度增大。
- 赵永蓬王骐刘金成
- 关键词:电子束二极管
- 氩第三谱带中240nm时间谱测量及动力学分析
- 利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装置,观察到了中心位于240 nm 的氩第三谱带,并利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240 nm 的光强随时间的演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0 nm 时间谱的宽度大于电子束的电流脉冲宽度。建立了电子束抽运氩离子准分...
- 赵永蓬王骐李岩刘金成
- 关键词:激光物理离子准分子电子束动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