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其章

作品数:101 被引量:446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保健协会资助项目江苏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下丘
  • 25篇下丘脑
  • 16篇镇痛
  • 16篇神经元
  • 16篇弓状核
  • 13篇中缝背核
  • 13篇下丘脑弓状核
  • 13篇背核
  • 11篇镇痛作用
  • 9篇伤害性
  • 9篇伤害性反应
  • 9篇昼夜节律
  • 9篇节律
  • 8篇针刺
  • 8篇视交叉
  • 8篇视交叉上核
  • 8篇细胞
  • 8篇蓝斑
  • 7篇氨酸
  • 6篇针刺镇痛

机构

  • 60篇苏州医学院
  • 40篇苏州大学
  • 11篇苏州中药研究...
  • 7篇昭和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嘉兴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扬州大学医学...

作者

  • 101篇印其章
  • 31篇蒋星红
  • 31篇俞光第
  • 26篇龚珊
  • 18篇郭试瑜
  • 15篇张惠琴
  • 14篇顾振纶
  • 13篇殷伟平
  • 11篇单立冬
  • 7篇端木肇夏
  • 7篇俞光弟
  • 7篇钱曾年
  • 7篇李金华
  • 6篇久光正
  • 6篇矫勇轶
  • 5篇郑克智
  • 4篇刘惠慈
  • 4篇徐广银
  • 4篇杨建平
  • 4篇惠国桢

传媒

  • 18篇苏州医学院学...
  • 11篇生理学报
  • 8篇苏州大学学报...
  • 5篇针刺研究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Curren...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神经科学
  • 2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4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8篇1998
  • 4篇1997
  • 7篇1996
  • 9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6篇198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中开设神经生物学必修课的思考(摘要)
2009年
蒋星红单立冬朱奇龚珊印其章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必修课本科生教学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integrin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restraint stress in rats被引量:1
2007年
Objective To search novel genes or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after restraint stress in rats. Methods We compared the hypothalamus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two different recovery patterns (fast recovery vs slow recovery) from restraint stress in rats using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the recovery pattern was determined by the decrement of plasma 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 (ACTH) and corticosterone levels during one hour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ess. A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was applied to validate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microarray data showed that most of genes were no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fast recovery group and slow recovery group. Among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 found that talin, together with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PPl-beta catalytic subunit (PP-1B) and integrin α-6 precursor (VLA-6) genes, were at least 1.5 fold upregulated in the fast recovery group, while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1 (F11r) was 1.5 fold down-regulated in the fast recovery gro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integrin signaling pathway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covery from restraint stress in rat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d a global overview of hypothalamus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the restraint stress in rats. The integrin signaling pathway seems to be involved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which deserves further study to clarify the integrin-mediated recovery mechanism after restraint stress.
高玉振郭试瑜印其章Xiang—Qin CUI久光正蒋星红
关键词:CORTICOSTERONE
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癫痫模型的制作及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为了探讨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癫痫模型的制作及意义,我们把双极电极插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慢性电刺激使大鼠达到点燃状态,观察其发作过程、行为改变并记录脑电图.结果发现29只接受刺激的大鼠,达到点燃的有24只,8.29±5.31次刺激出现5级痫样发作,10.87±3.44次刺激达到点燃,没有因抽搐发作而致死的点燃大鼠.脑电图记录到后发放时程在32.05~51.65 s之间.行为观察发现点燃大鼠比对照组易激惹.说明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便于从行为、脑电图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是研究人类癫痫机制、药物治疗和预防的良好工具.
包关水王浙东陈旭勤华颖印其章龚珊
关键词:脑电图癫痫病理模型
云芝糖肽对丘脑束旁核神经无痛诱发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以刺激大鼠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记录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为指标,观察云芝糖肽(PSP)对这种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并进行药理学分析。结果如下:1.PSP能明显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P<0.05)。2.纳洛酮(1mg/kg)能翻转PSP对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的抑制。3.注射5-羟色胺(5-HT)合成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PSP的抑制作用消失。以上结果说明了PSP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阿片能神经元系统和5-HT能神经元系统的调制而起作用的。
张惠琴邵立荣俞光第印其章顾振纶钱曾年
关键词:云芝糖肽束旁核中药神经元
中缝背核内微量注射海人酸(KAINIC ACID)对唇针镇痛效应的影响
1982年
我们以往的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原系统在唇针镇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解损毁5-羟色胺能神经原胞体集中的中脑中缝核,唇针镇痛效应降低;电刺激中缝背核,则唇针镇痛效应增高山。 电解损毁核团目前还是经常采用的研究脑功能的一种方法,但此法不仅损毁了所要研究的核团内的细胞体。
于烽生虞献民龚珊殷伟平印其章
关键词:中缝背核镇痛效应微量注射电解损毁海人酸
复方虫草精华对鼠类耐缺氧能力、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复方虫草精华的耐缺氧作用及其对大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影响。方法 小鼠 (虫草精华 16 0mg/kg·d-1、32 5mg/kg·d-1、6 5 0mg/kg·d-1) ,大鼠 (虫草精华 80mg/kg·d-1、16 0mg/kg·d-1、32 0mg/kg·d-1) ,连续灌胃给药 10d后 ,分别测定小鼠密闭性缺氧存活时间、大鼠窒息性缺氧脑存活时间以及外周血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3个剂量的虫草精华液灌胃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及大鼠的脑存活时间 ,增加大鼠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等。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沈新娥龚珊沈廉娟俞光第印其章
关键词:缺氧存活时间红细胞数血红蛋白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989年
已知下丘脑弓状棱(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棱(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阀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学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印其章
关键词:下丘脑弓状核针刺镇痛中缝背核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电生理学技术
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观察内源性和外源性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在昼夜周期的不同时相 (主观白天的CT4~ 8和主观黑夜的CT16~ 2 0 ) ,采用松果腺摘除 (PINX)和氨甲蝶呤 (MTX)抑制褪黑素 (MEL)合成的方法 ,分别去除内源性MEL的主要来源后 ,观察大鼠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变化以及侧脑室注射外源性MEL的作用。结果  (1)不管是主观白天还是主观黑夜 ,SCN神经元存在规则放电、不规则放电和簇状放电 3种形式的自发放电 ,摘除松果腺和抑制MEL合成 ,对这 3种放电形式未见明显影响 ;(2 )SC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在主观白天高 ,在主观黑夜低。摘除松果腺和抑制MEL合成后 ,放电频率昼高夜低的节律性消失 ,放电频率有所提高 ;(3)SCN神经元对外源性MEL起抑制反应 ,高亲和力 (ML - 1)受体拮抗剂luzindole能阻断这种抑制效应 ,而低亲和力 (ML - 2 )受体拮抗剂哌唑嗪 (prazosin)则不能 ,提示MEL的抑制作用是由ML - 1受体介导的。结论 松果腺作为大鼠昼夜节律组构中的一个调整器 ,分泌MEL并由ML - 1受体介导 ,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有抑制性的调节作用。
王金志俞光第蒋星红印其章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褪黑素昼夜节律LUZINDOLE神经元放电下丘脑
电针对关节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束旁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1995年
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作为病理性疼痛的实验动物模型,运用细胞外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关节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无明显差异;二者对伤害性刺激诱发的放电潜伏期和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放电持续时间各不相同(P<0.05),电针对这两个部位的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抑制时程各不相同。结果表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束旁核在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调制和电针镇痛过程中均发挥一定的作用。
徐广银端木肇夏殷伟平印其章
关键词:关节炎神经元束旁核PAG
介绍一种立体定位经耳摘除大鼠垂体的方法
1995年
摘除大鼠垂体最常用的方法是经耳负压抽吸法。通常经耳摘除垂体是徒手操作,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验。
矫勇益郭试瑜印其章
关键词:经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