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俊
-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1的作用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明确新型除草剂SIOC0171的作用特性,本文采用常规生测方法对该药剂的吸收传导性、环境温度对除草活性的影响、施药适期和后茬作物安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C0171可以通过胚芽、胚根、根、茎、叶各部位吸收进入植物体内,除叶片和芽吸收后向下传导性弱外,其他部位吸收后均能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15~35℃环境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药效影响较小;施药适期为水稻5叶期以上,杂草1~4叶期;同时发现,当土壤中药剂残留量小于0.002mg/kg时对后茬作物油菜安全,小于0.01mg/kg时对小麦安全。
- 徐小燕陈杰台文俊刘燕君唐庆红
- 关键词:水稻田
- 新化合物SIOC0426 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 SIOC0426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制的具有很高除草活性的嘧啶苄胺类新化合物。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综合评价,认为SIOC0426在 75 g a.i./hm2剂量下,具有良好的芽后早...
- 台文俊徐小燕刘燕君唐庆红陈杰
- 关键词:生物活性除草剂
- 文献传递
- 醚苯磺隆·异丙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田间小区定量喷雾,定期取土及室内温室盆栽的方法,评价土壤中醚苯磺隆·异丙隆残留对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4种主要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预测药剂的安全间隔期。试验结果表明:醚苯磺隆·异丙隆在2100ga.i./hm2的田间推荐最高剂量的倍剂量处理下,对后茬作物大豆、棉花的安全间隔期为3个月,对玉米、直播水稻的安全间隔期为2个月。
- 傅荣幸徐小燕台文俊刘燕君陈杰
- 关键词:异丙隆后茬作物
- 一种用于棉花田除草的活性组合物及其除草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棉花田除草的活性组合物,含有N-苯基-[2-氯-6-(4,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苄胺和乙草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棉花田除草剂。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组合物和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除草活性高,作物安全性...
- 陈杰台文俊徐小燕彭伟立黄松其刘燕君
- 文献传递
- 新型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2的作用特性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常规生测方法研究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2的吸收传导性、耐雨水冲刷性、施药适期和温度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等。结果表明,SIOC0172可以通过胚芽、胚根、根、茎、叶各部位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以向上传导为主;SIOC0172药后不同时间淋雨处理的玉米鲜重抑制率为85%~98%,具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该药剂最佳施用时期为杂草1~4叶期和水稻5叶期以上,施药适期较宽;温度变化对该药剂活性的影响较小,在15~35℃温度范围内的ED50值为0.50~1.01mg/L。表明SIOC0172内吸传导性好、不同环境条件下药效发挥稳定和使用时期较长。
- 徐小燕陈杰台文俊刘燕君郁季平
- 关键词:水稻田
- 除草活性化合物ZJ2528的室内生物活性被引量:3
- 2008年
- ZJ2528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田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玉米田选择性较高,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和马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3和1.7,对阔叶杂草反枝苋和芥菜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5.2和7.3;该化合物的杀草谱较广,26种供试杂草中,有4种对其高度敏感,9种敏感,6种中度敏感,7种一般敏感;该化合物的最佳使用适期为杂草芽前和芽后至2叶期;该化合物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杂交玉米品种安全性最好,甜玉米其次,而糯玉米对该化合物较为敏感。
- 徐小燕陈杰台文俊刘燕君郁季平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新除草剂S1OCO426生物活性评价
- SIOC0426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共同创制的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除草剂。几年的试验评价认为,SIOC0426具有良好的芽后早期除草活性,对棉花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棉花与马唐和反枝苋之间选...
- 台文俊徐小燕刘燕君唐庆红陈杰
- 关键词:除草剂生物活性除草活性
- 文献传递
- 新型除草剂SIOC0171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 SIOC0171是嘧啶苄胺类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先导结构具有国际原创性。化学名称:4-[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6-氯苄氨基]苯甲酸异丙酯,该化合物是上海有机所于2001年合成,经过室内除草活性筛选和作物...
- 徐小燕台文俊刘燕君唐庆红陈杰
- 关键词:除草剂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N-(2,5-二氯苯基)-6-氯-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被引量:1
- 2009年
- 以2,5-二氯苯胺、6-氯水杨醛和4,6-二甲氧基-2-甲砜基嘧啶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化合物N-(2,5-二氯苯基)-6-氯-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分析确证。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稗草、马唐、狗尾草以及双子叶杂草反枝苋、芥菜具有较好的芽后除草活性,在有效剂量75g/hm2下其抑制率达到80%~100%;对棉花安全,在有效剂量225g/hm2下未产生明显药害,在棉花和棉田杂草反枝苋之间的选择性系数为24.93。初步表明该化合物在棉田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 许勇华吕强台文俊唐庆红陈杰
- 关键词: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
- 羟酰胺缩合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本发明是一种羟酰胺缩合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制备除草剂的用途。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I式,其中:R<Sup>1</Sup>,R<Sup>4</Sup>=氢、羟基、巯基、硝基、卤素、C<Sub>1</Sub>-C<Sub>8<...
- 吕龙吕强唐庆红付群梅王学跃台文俊吕沛刘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