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反演
  • 2篇电缆
  • 2篇海底
  • 2篇海底电缆
  • 2篇Τ-P域
  • 2篇储层
  • 2篇储层预测
  • 1篇道集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照明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统计
  • 1篇地质统计学
  • 1篇地质统计学反...
  • 1篇叠前
  • 1篇叠前反演
  • 1篇油田
  • 1篇照明

机构

  • 6篇中海油能源发...
  • 5篇中海油能源发...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海石油(中...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2篇史文英
  • 8篇张兴岩
  • 7篇方中于
  • 6篇但志伟
  • 3篇吴其林
  • 3篇潘冬明
  • 2篇刘涛
  • 2篇侯志平
  • 1篇张立霞
  • 1篇顾汉明
  • 1篇李三福
  • 1篇刘明珠
  • 1篇肖为
  • 1篇许自强
  • 1篇李添才
  • 1篇钟明睿
  • 1篇杨平华
  • 1篇孙雷鸣
  • 1篇薛涛
  • 1篇覃殿明

传媒

  • 4篇西部探矿工程
  • 3篇石油物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Applie...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B道集优化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做好AVO反演重要的前提是有一套高保真、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地震道集资料,然而偏移后的道集由于受速度误差、噪音干扰以及各向异性的影响,CRP道集远道往往发生畸变,出现上翘或下搭等现象,这会降低有效信号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严重制约了AVO反演的可靠性。尝试以SOB(频谱一致性处理)为核心的道集优化处理,主要解决NMO拉伸畸变造成的不同偏移距角道集子波不匹配问题,提高AVO反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在实验区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侯志平吴其林史文英刘金鹏刘涛
关键词:叠前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2016年
面对海上地震资料频带有限、测井稀少且分布特殊的问题,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A油田为例,研究了用于储层精细描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技巧,客观评价其识别效果。最终证明了在提高地震分辨率和合理选取变差函数的基础上,可以取得符合油藏研究精度的地球物理反演结果,推进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在海洋环境下的应用。
史文英但志伟严浩雁张兴岩
关键词:海洋油气开发分辨率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储层预测
共炮检距矢量域海底电缆数据规则化技术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受采集因素制约,实际海底电缆地震数据覆盖次数是不均匀的,需要进行规则化处理。海洋地震数据的规则化处理通常在共偏移距数据体上进行,会丢失方位角信息,如果使用扇区划分的方式保留方位角信息,则面临覆盖次数不足的问题。海底电缆数据方位较宽,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规则化,为此将海底电缆数据划分成共炮检距矢量数据体进行数据规则化,共炮检距矢量数据体是在offset-x和offset-y两个方向按照矩形划分的数据体,这种划分方式在限定偏移距和方位角范围条件下定义了地下面元的一次覆盖。相对于共偏移距数据体和分扇区划分,共炮检距矢量体面元内覆盖次数更均匀,方位角更接近,对共炮检距矢量数据体进行面元中心化处理,能有效保留方位信息,同时插值精度更高。乌石工区三维海底电缆数据COV插值实际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海底电缆数据插值的可靠性。
张兴岩潘冬明李列袁全社李林史文英
关键词:海底电缆共炮检距数据规则化
双方位匹配处理技术及其在涠洲12-2油田工区的应用
2017年
涠洲12-2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到高度成熟的勘探、开发阶段,现有地震资料满足不了开发的精度要求,需要对工区内地震重进行处理。工区内涉及多个年度的原始地震资料,不同年度的地震资料在振幅、相位、频率特征都存在较大差异,在拼接处理前需要进行匹配处理,使用均方根振幅能量匹配技术、子波域匹配滤波技术对其进行匹配拼接,在涠洲12-2油田工区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后续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波李列邓勇刘建英张兴岩史文英
关键词:匹配滤波数据拼接
基于τ-p变换的直达波与折射波衰减方法研究及应用
2015年
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中,直达波与折射波能量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信息;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直达波与折射波对其他类型信号的干扰。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切除,但切除的同时也切除掉了远偏移距的浅层信息;针对切除法的弊端,近年来开始利用直达波和折射波的线性特征,采用滤波法来衰减直达波和折射波,这种方法在衰减掉直达波与折射波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远偏移据的有效信息,但是采用直接滤波法容易产生较多的噪音、假频进而影响保护下来的有效信息的信噪比;为了更有效地衰减直达波和折射波,采用Taup变换将有效信号滤除,仅保留直达波和折射波信息,然后采用自适应减法,从原始数据中减去直达波和折射波信息;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衰减掉直达波和折射波,保护远偏移距信号,在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兴岩方中于史文英但志伟孙雷鸣
关键词:Τ-P变换直达波折射波
海洋地震资料子波零相位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深水地震资料,研究了海上气枪震源子波的混合相位特征及海浪引起的粗糙海平面对子波特征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地震初至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及零相位校正技术;利用谱比法提取等价常数Q值,对不同Q值统计平均并结合测井资料约束方法提炼最佳Q值,然后,利用改进的Hale算法进行反Q相位校正。南海北部实际资料应用分析表明,该零相位化技术提高了目的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明显提升了井震对比的相关度,提高了反演的精度,为后续的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资料。
王守君方中于史文英张兴岩刘明珠
关键词:谱比法
三维射线法和波动方程法照明分析评价海上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面向目标的地震照明技术为三维地震采集论证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三维射线法和波动方程法照明技术的响应特征,来评价复杂工区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射线法照明过度依赖构造高点,照明能量呈星状分布,受小尺度的构造、模型速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波动方程法照明刻画了整体能量分布状况,对模型速度变化的容忍度较大,适用性较强.同时这两种算法均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可广泛适用于南海复杂工区的地震采集论证工作.
李列谢玉洪顾汉明柴继堂但志伟史文英李三福雷涛覃殿明薛涛
关键词:地震照明射线法
多属性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储层为例
2016年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yp/y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刻画出研究区2370层砂岩分布特征,整体呈北厚南薄的展布。以地震振幅、分频属性及叠前反演属性为基础,利用多属性反演技术分析统计了各属性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优选出密度、Vp/Vs、地震导数、LR、vp、25~30Hz地震分频6种属性为储层物性识别参数,综合预测研究区2370层储层滨岸砂坝砂体孔隙度发育特征。多属性反演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东北部、西部,厚层的滩坝储集砂体的孔隙度发育,普遍在18%以上;而在中部和东部,受滩间、坝间泥岩与滩坝砂的叠合区影响呈条带状分布,孔隙度为10%-18%。预测结果与同期钻井的钻后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成功率在75%以上。多属性反演技术在研究区的储层预测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也具有借鉴意义。
吴其林方中于许自强史文英陈利侯志平刘涛
关键词:储层预测珠江组珠江口盆地
浅水区海底电缆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水层多次波是海底电缆(OBC)地震数据中发育最多、能量最强的多次波,尤其是在水深小于100m的浅水区,其对数据品质影响很大。提出了一种浅水区OBC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该技术使用水体模型驱动,在τ-p域进行波场延拓,模拟出OBC地震数据的水层多次波模型,然后采用多道均衡匹配滤波技术对多次波模型和地震数据进行匹配,最后从地震数据中减掉多次波。分别使用理论模型和实际OBC地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技术能有效压制浅水区OBC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提高OBC地震数据的品质。
张兴岩潘冬明史文英但志伟方中于李列袁全社
关键词:海底电缆浅水区Τ-P域
基于宽频鬼波压制的90°相位转换技术在识别海上中深层复杂叠置砂体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90°相位转换快速高效识别油气储层的方法已经在油气地震勘探界广泛接受,但地震储层的调谐厚度与储层实际厚度匹配良好是该技术应用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大大限制了该技术在中深层中低频、高速砂泥岩地层中的应用。尝试采用宽频+逆散射级数法的鬼波压制处理结合90°相位转换技术,破解该技术在中深层应用瓶颈。通过利用上述技术在南海L地区中深层的2880层复杂叠置砂体识别实验,应用效果良好,较好分辨2880层3套孤立砂体横向分布和接触关系,并为该区下一步油田开发提供了依据。这套组合技术的应用不仅对该区油田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拓展了90°相位技术在中深层目的层勘探层的应用,为海上中深层地震资料上快速识别复杂叠置砂体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史文英吴其林方中于李添才张兴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