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鸿莉

作品数:41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超声
  • 9篇彩色多普勒
  • 8篇超声检查
  • 8篇成像
  • 6篇三维超声
  • 6篇显像
  • 5篇多普勒超声
  • 5篇多普勒血流
  • 5篇血流
  • 5篇彩色多普勒超...
  • 5篇彩色多普勒血...
  • 4篇动脉
  • 4篇多普勒
  • 4篇多普勒血流显...
  • 4篇血流显像
  • 4篇移植肾
  • 4篇左室
  • 4篇彩色多普勒血...
  • 4篇成像特点
  • 3篇心动图

机构

  • 37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吴鸿莉
  • 30篇曹军英
  • 24篇蒋苏齐
  • 23篇王占江
  • 22篇蔡惠红
  • 10篇王巍
  • 6篇刘楠楠
  • 6篇张筠
  • 5篇关欣
  • 5篇杜欣
  • 5篇郑红光
  • 4篇于馨
  • 4篇侯明晓
  • 4篇刘聪
  • 2篇周微微
  • 2篇黄福贵
  • 2篇刘兰庄
  • 2篇高越
  • 2篇殷霞
  • 2篇蔡慧红

传媒

  • 7篇沈阳部队医药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6北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231例乳腺小肿块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小肿块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31例乳腺小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及频谱的分析,提供了对乳腺小肿块早期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依据。结果231例乳腺小肿块中,各类乳腺癌159例,占68.83%;良性肿瘤72例,占31.17%。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占11.2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蒋苏齐王占江陆静曹军英吴鸿莉王巍蔡惠红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小肿块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左室功能
2014年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等容舒张期加速度指标在左室功能评价方面的作用。方法对14只健康杂种犬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结扎即刻、结扎30min、120min、180min状态及再灌注即刻、再灌注60min、120min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计算测量左室心肌径向、圆周运动等容舒张期加速度,进行比较。结果缺血节段圆周和径向的等容舒张期加速度自梗死30分钟开始降低,并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低(P<0.05),再灌注后,梗死节段STI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二维STI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有价值信息。
刘楠楠吴鸿莉侯明晓周微微曹军英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加速度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应用芦黄参花胶囊和西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介素-2(IL-2)的含量和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芦黄参花胶囊和西药联合治疗提高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L-2、CD4+的含量和CD4+/CD8+的比值。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CRF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经芦黄参花胶囊和西药联合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并优于单用西药组。提高IL-2水平可能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关欣吴鸿莉杜欣
关键词:CRF白细胞介素-2细胞免疫
超声显像在胆管结石ERC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管结石逆行胆道造影(ERCP)取石碎石治疗中的作用,评价超声诊断在胆管结石ERCP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5年来行ERCP治疗的1324例胆管结石患者治疗前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在在治疗前均准确发现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为100%。并能确定胆囊结石,胆囊炎,胆道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为确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取石碎石治疗方案提供指佂和依据。治疗后监测治疗效果,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论超声诊断在(ERCP)取石碎石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王占江曹军英蒋苏齐吴鸿莉蔡惠红张筠
关键词:胆囊结石纤维十二指肠镜ERCP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的超声背向散射积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发展与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tedbackscatter,IBS)之间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80例(158只眼),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程度分为3组:糖尿病不伴DR组、单纯型DR组和增殖型DR组,正常对照组80例(160只眼),应用HPSonos5500超声诊断仪,分别测量受检者鼻侧、中部及颡侧的脉络膜IBS值,并计算校正IBS值(IBS%)。结果随着DR病变程度的加重,脉络膜IBS值(糖尿病不伴DR组31.21dB,单纯型DR组32.47dB,增殖型DR组33.86dB)和IBS%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脉络膜的IBS和IBS%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高,IBS技术是评价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刘聪夏稻子曹军英吴鸿莉于馨高越
关键词:超声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病变
无症状脾动脉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分析脾动脉瘤(SAA)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探讨CDFI对无症状SA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无症状SAA患者CDFI图像特征。所有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其中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 12例SAA患者中,单发8例,多发4例。其中,2例患者2个瘤体,2例患者3个瘤体,共18个SAA。18个SAA超声正确诊断15个,诊断准确率为83.3%(15/18)。SAA的特征性CDFI表现为:脾动脉有局限性扩张膨出,瘤内显示为红蓝相间的涡流或湍流彩色血流信号,瘤体越大此特征越明显。瘤体与相连的动脉干均为单向的收缩期正向动脉血流频谱,瘤颈处测及正负双向的血流频谱。CDFI见瘤口有高速血流射入瘤体,瘤体较大者可有附壁血栓形成。结论 CDFI能可靠、无创地显示SAA及瘤体内的血流变化,适合临床对SAA进行初步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
周环宇吴鸿莉何薇薇贾化平孙志英梁会泽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脾动脉动脉瘤
小肠癌表现为肠梗阻1例被引量:2
2007年
王占江蒋苏齐吴鸿莉曹军英蔡慧红
关键词:小肠癌超声检查
彩色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穿刺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3例肾脏病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查穿刺,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男336例、女287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10岁,平均年龄为35.28岁。病程7...
蒋苏齐郑红光曹军英吴鸿莉蔡惠红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成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成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成年人IM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VIP、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4年10月31日,筛选(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t(中药复方+CTX+Pred)治疗IMN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CT),(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中药复方+ACEI和/或ARB)治疗IMN的RCT,用ReviewManager5.2(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选出符合条件的12篇文献,包括698例IMN患者,其中试验组358例,对照组3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全部患者总体分析结果:①完全缓解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组相比,(OR=2.90,95%CI2.04~4.13),Z=5.94,P〈0.00001。②总有效率:(OR=3.61,95%CI2.47~5.30),Z=6.58,P〈0.00001。③不良反应率:(OR=0.26,95%C10.15~0.44),Z=4.90,P〈0.00001。(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与CTX+Pred相比,完全缓解率(OR=2.52,95%CI1.68—3.79),Z=4.46,P〈0.00001。总有效率(OR=4.13,95%CI2.53~6.74),Z=5.66,P〈0.00001。(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与ACEI和/或ARB相比,完全缓解率(OR=4.33,95%CI2.12—8.82),Z=4.03,P〈0.0001。总有效率(OR=2.92,95%CI1.58—5.39)。Z=3.42,P=0.000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MN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关欣邱辉吴鸿莉杜欣郑红光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西医结合META分析完全缓解率
右输尿管残端复发癌1例
2007年
王占江吴鸿莉蒋苏齐蔡惠红曹军英
关键词:输尿管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